劉秀最特殊的同學:光武帝請他做官,他隱姓埋名,甘做農(nóng)夫
光武帝劉秀在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在太學學習,結(jié)識了不少同學。后來,劉秀登基稱帝,建立東漢王朝,他的那些同學也大多飛黃騰達了,比如說鄧禹,位居云臺二十八將之首,食邑四個縣??墒?,在劉秀的這些同學中,也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人,他不僅拒絕出來做官,而且隱姓埋名,甘愿在家種地,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光武帝的同學
此人名叫嚴光,字子陵,是會稽余姚(浙江余姚)人。根據(jù)史書的記載,嚴光“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兩人雖然說是同學,但嚴光的年齡要比劉秀大很多,兩人應該是忘年交。25年,劉秀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之后用武力統(tǒng)一了天下。嚴光得到這個消息后,并沒有找劉秀去“敘舊”,而是“變名姓,隱身不見”。
劉秀知道嚴光是個賢明的人,于是派人在全國范圍內(nèi)尋找。沒過多久,齊國傳來消息,“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劉秀懷疑這個人就是嚴光,立即準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劉秀先后派出三批使者,最終才將這個人請到了洛陽。朝廷對這個人非常重視,“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因為此人就是嚴光。

二、嚴光拒絕做官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好友,他派人給嚴光送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迫于典司”,不能第一時間拜訪,希望能在天黑之后,親自來向表達歉意。嚴光沒有說話,把信札扔給使者,口述了一封回信,“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边@封信充滿了對侯霸的諷刺。侯霸將這件事告訴了劉秀,光武帝笑著說道:“狂奴故態(tài)也?!?/p>
當天,劉秀親自去拜訪嚴光。嚴光沒有出來迎接,仍然躺在床上,于是劉秀來到了嚴光的臥室。光武帝撫摸著嚴光的腹部說道:“子陵,你就不能出來輔佐我嗎?”嚴光還是閉著眼睛,過了很長時間后才說:“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無奈地說道:“子陵,我竟然不能讓你作出讓步?”

三、歸隱深山,耕讀為生
后來,劉秀又將嚴光請到了宮中,兩人“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劉秀問道:“朕何如昔時?”嚴光答道:“陛下比當年稍微進步一點。”之后兩人同榻而眠,嚴光把腳放到了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報“客星犯御坐甚急”,劉秀笑道:“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劉秀讓嚴光擔任諫議大夫,結(jié)果遭到了嚴光的拒絕。
之后,嚴光來到了富春山地區(qū),在此地耕田、釣魚、讀書,成為了一介農(nóng)夫,后人將嚴光釣魚的地方取名“嚴陵瀨”。公元41年,劉秀再度征召嚴光做官,嚴光仍然沒有前往。多年后,嚴光死于家中,終年80歲。光武帝劉秀聞訊后感到悲傷,“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嚴光是隱士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功名富貴,寧愿耕田讀書。
參考資料:《后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