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內(nèi)在自我和經(jīng)典情話: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

???《兩地書》系作者魯迅與景宋(許廣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間的書信合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魯迅信六十七封半),由魯迅編輯修改而成,分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版次。
????第一輯:北京的通信(1925.3.11—1925.7.30);師生身份談?wù)撆畮煷蟮氖?/p>
????第二輯:廈門、廣州間的通信(1926.9—1927.11);生活瑣事
????第三輯:北京、上海間的通信(1929.5.13—1929.6.1);生活瑣事;成為夫婦后的通信
??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
????1、記錄二人情感發(fā)展的歷程、真相
??????“我們以這一本書為自己紀(jì)念,并以感謝好意的朋友,并且留贈我們的孩子,給將來知道我們所經(jīng)歷的真相,其實(shí)大致是如此的?!?/p>
??????“《兩地書》其實(shí)并不像所謂‘情書’,一者因?yàn)槲覀兺ㄐ胖?,?shí)在并沒有什么關(guān)于后來的豫料的;二則年齡,境遇,都已傾向了沉靜方面,所以決不會顯出什么熱烈?!?/p>
????2、對封建包辦婚姻的批判
??????“我年十九,父母給我討老婆。于今數(shù)年,我們兩個,也還和睦??墒沁@婚姻,是全憑別人主張,別人撮合:把他們一日戲言,當(dāng)我們百年盟約。仿佛兩個牲口聽著主人的命令:‘咄,你們好好的住在一塊兒罷!’”——《隨感錄四十·愛情》
????3、對人生的感觸
??????走“人生”的長途,最易遇到的有兩大難關(guān)。其一是“歧路”,……其二便是“窮途”了,聽說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卻也像在歧路上的辦法一樣,還是跨進(jìn)去,在刺叢里姑且走走。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荊棘毫無可走的地方過,不知道是否世上本無所謂窮途,還是我幸而沒有遇著。
??????| 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因此又常遲疑于此后所走的路:(一)死了心,積幾文錢,將來什么事都不做,顧自己苦苦過活;(二)再不顧自己,為人們做些事,將來餓肚也不妨,也一任別人唾罵;因此又常遲疑于此后所走的路:(三)再做一些事,倘連所謂“同人”也都從背后槍擊我了,為生存和報(bào)復(fù)起見,我便什么事都敢做,但不愿失了我的朋友。
??????| 救世心態(tài),但又認(rèn)識到黑暗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滌蕩
??????| 魯迅是一種韌性的戰(zhàn)斗,“背著因襲的重?fù)?dān),肩住黑暗的閘門”,對黑暗有深重的體會和認(rèn)識——“我自己對于苦悶的辦法,是專與襲來的苦痛搗亂”
??王得后《<兩地書>研究》:“沒有比《兩地書》及其原信更豐富更深刻更細(xì)致入微地表現(xiàn)了魯迅的個性和心理特征的了。”——該書表現(xiàn)了魯迅內(nèi)在生命、思想變化
??細(xì)讀《兩地書》的意義
????1、有助于了解魯迅在重要轉(zhuǎn)折時(shí)期的四星
????2、了解魯迅作為健全的現(xiàn)代人的精神世界、戀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