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一篇立命之學(白話文)
了凡四訓 第一篇立命之學(白話文)
? ? ??

?了凡四訓(白話文)(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原作者:?明朝袁了凡先生第一篇立命之學
一、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我童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要我放棄學業(yè)(科舉),改學醫(yī),她認為學醫(yī)可以養(yǎng)活生命,也可以救濟別人。并且學術有成,也可償父親的心愿。后來我在慈云寺,碰到位老人,一臉長須,相貌非凡,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我就恭敬向他作禮。這位老人向我說:「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可進學,為何不讀書呢?」我就把原因告訴他。并請問老人姓名,那里人,家住何處。老人說:「姓孔。云南人。得有『邵子皇極數(shù)』正傳,命該傳你?!褂谑俏揖徒右桌先嘶丶依飼鹤?,并將情形告訴了母親。母親要我好好的招待他老人家,并屢次試驗老人的命學理數(shù),竟然不管巨細都非常靈驗準確。因此我就動了讀書的念頭,并由表兄介紹在郁海谷先生館下拜學??紫壬嫖彝扑阄易⒍ǖ臄?shù)說:「你做童生時,縣考應考得第十四名;府考應考得第七十一名,提學考應考得第九名?!沟矫髂辏蝗幙荚?,名數(shù)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終身的吉兇。他說:「那一年考取第幾名,那一年應當選為四川省一個縣的知縣,在任上三年半,便該辭職回鄉(xiāng)。到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丑時,應壽終正寢,可惜沒兒子?!刮覍⑦@些話一一記錄,并謹慎記住。從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的推算所料。惟獨算我的廩米,領到九十一石五斗,方才出貢。那知我吃到七十一石米時,學臺〔相當于教育廳長〕就批準我補了貢生。因此我就懷疑孔先生推算的,有些不靈了。沒想到后來果然被學臺駁掉,不準我補貢生。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看到我在考場中的備選試卷??畤@道:「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上給皇帝的奏折一樣。像這樣有大學問的讀書人,怎可讓他埋沒到老呢?」并吩咐縣官替我呈文,正式升補貢職。經(jīng)過幾翻波折后,總計所領之廩米,又確是九十一石五斗。從此我更相信:「升官發(fā)財、遲速有時、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咕蛯θ松磺卸嫉粺o求了!
二、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當貢生后,按規(guī)定到北京國子監(jiān)讀書。在京城一年中,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后回南京國子監(jiān)讀書。未進國子監(jiān)前,先到棲霞山拜訪云谷會禪師。與禪師對坐一室,三日三夜,連眼睛都沒閉上。云谷禪師就問我說:「凡人所以不能成圣成賢,都因為被雜念及欲望所纏。你靜坐三天,不曾見你起一妄念,以何緣故呢?」我回答說:「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榮辱生死,皆有定數(shù),怎么想也不能改變,所以就老實不想了!」云谷禪師笑說:「我原以為你是個了不得的豪杰,那里知道,你只是個凡夫俗子!」我問禪師此話怎解。云谷禪師說:「一個平常人,不能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有這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束縛了;既被陰陽氣數(shù)束縛,怎可說沒數(shù)呢?雖說數(shù)一定有,但只有平常人,才會被數(shù)所束縛。若是一個極善的人,數(shù)就拘他不住。因為極善的人,盡管本來數(shù)里注定吃苦;但他做了極大的善事,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苦變成樂,貧賤短命,變成富貴長壽。而極惡的人,數(shù)也拘他不住。因為極惡的人,盡管本來數(shù)里注定要享福;但他若做了極大的惡事,這大惡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變成禍,富貴長壽,變成貧賤短命。你二十年來,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數(shù)轉動分毫,反被數(shù)把你拘住了。一個人被數(shù)拘住,就是凡夫。這樣看來,你不是凡夫,是什么呢?」我問云谷禪師說:「照你說來,究竟一個人的命運,能改變得嗎?」云谷禪師說:「『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佛教經(jīng)典里說:『求富貴就得富貴,求兒女就得兒女,求長壽就得長壽?!贿@都不是亂講的?!赫f謊』是佛家大戒,佛菩薩怎會說假話來欺騙大眾呢?」我聽了之后,心中還不明白,又進一步問:「孟子說過,凡是求起來就可得到的,這是說在我心里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若不在我心里的事,那怎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說道德仁義,那全是在我心里的,我立志要做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自然我就成為一個有道德仁義的人,這是可以盡我之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貴,那不是在心里頭的,是在身外的。要別人肯給,我才可得。若別人不給,我怎樣可求得呢?」云谷禪師說:「孟子的話說得不錯,只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大師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人只要從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自然就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因為有仁義道德的人,大家一定會喜歡他,敬重他的。所以功名富貴,不必去求,旁人自然就給他了。為人若不反躬自省,從心而求,而只好高騖遠,祈求身外的名利,則用盡心機,也只會內外皆空?!?/p>
三、天作孽猶可違
云谷禪師又問:「孔公算你的終身命運如何?」我就從實詳述了過往的經(jīng)歷。禪師說:「你認為自己應該得功名?應該有兒子嗎?」我查察過去所為想了很久才說:「我不該得科第,也不該有兒子。因為科第中人,大多有福相,而我相薄福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煩重,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這些都是無福之相,怎么當?shù)昧斯?!」 俗語說:「地穢多生物,水清常無魚?!刮液脻嵆神?,就變成一個不近人情的人了,這是無子一因。脾氣暴躁,缺乏養(yǎng)育萬物之和氣,這是無子二因。仁愛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只愛惜自己名節(jié),不能舍己為人,這是無子的三因。其他還有多話耗氣,好酒損精,好徹夜長座不看養(yǎng)護元氣等……,都是無子之因。云谷禪師聽了說:「豈但只有科第不應得,恐怕不應得的事情,還多哩!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財富,或享百金財富,或者應該餓死,是取決于各人心性業(yè)力所造成。明白的人,都曉得這是個人的努力及境遇不同所致,可是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上去了,說是命里頭注定的了。其實啊,上天只不過是順水推舟,推我們一把罷了。譬如,善的人自己能夠積德,天就會像正在生長的東西那樣,下些雨露去滋潤他,幫助他得到應該得的福報。惡的人自己盡管造孽,天也不過像要倒的東西那樣,降些風雨去吹倒他,讓他得到應該得的禍罷了。傳宗接代的事也一樣,但憑各人積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子孫可傳;有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孫以護;只有兩、三世功德者,也有兩、三世子孫以保;而那些絕嗣者,那是他的功德極薄之故,恐怕罪孽?積得不少哩!」云谷禪師接下去說:「不過,既然你能說到自己種種的短處,就表示你已經(jīng)曉得自己的不是了。將不發(fā)科甲與沒兒的原因盡量改掉,化吝嗇成施舍,化偏激為和平,化虛偽成虔誠,浮躁改成沉著,驕傲改成謙虛,懶敗改為勤奮,殘忍化為仁慈,刻薄改為寬容,珍惜自己,與人為善。從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己經(jīng)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天剛剛出生;能做到這樣,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個義理的身命了。血肉物質之身,尚且有一定的數(shù);而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動上天的道理。太甲篇說:「天降給你的孽,或者可以避開;而自己作了孽,就要受報應,不能愉快心安地生活了。」詩經(jīng)也說:「人應常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合不合天道。求禍求福,全在自己?!箍紫壬隳?,不得科第,沒兒繼后,雖是上天注定,但還可改變。只要擴充德行,廣積陰德,這是自己所做的福﹙旁人不能奪走﹚,怎么能不會享得呢?易經(jīng)一書。專談趨吉避兇的道理,若說命運不能改變,則吉又如何?。績从秩绾伪??易經(jīng)第一章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福及子孫,你相信嗎?」
四、持念咒語感應開智慧
從此我猛然頓悟,拜領受教。將往日一切大小過失在佛前表白懺悔。先求登科第,還誓作三千善事,以報天地祖宗養(yǎng)育之恩。云谷禪師并指點我,將每日所行的一切善事惡事,記在功過簿上,就是極小的善事惡事,也必要記上,如有過失,則須功過相抵。并教我持念「準提咒」,加上佛菩薩的力量,以期有所應驗。禪師又說:「畫符咒的專家曾說:『一個人若畫符不如法,會被鬼神笑的。』,畫符有一種秘密的方法傳下來,只是不動念頭罷了。當執(zhí)筆畫符時,不但不可有不正的念頭,就是正當?shù)哪铑^,也要一齊放下。把心打掃得清清凈凈,沒有一些雜念,有了一些念頭,心就不清凈了。到了念頭不動,用筆在紙上點一點,這一點就叫『混沌開基』。﹙因為完全的一道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畫起,所以這一點是符的根基。﹚從一點起直到畫完,沒有一點別的念頭,那末這道符,就很靈驗了。不但畫符不可夾雜念頭,凡是禱告上天,或求改變命運,都要從沒有妄念上用功夫。」孟子講立命之道說:「短命同長壽沒有分別」,乍聽之下覺奇怪;因為短命長壽相反,且完全不同,怎說是一樣呢?要曉得一個『妄念』完全沒有時,譬如小孩在胞胎里時,那曉得短命長壽的分別呢?」〔等出胞胎,漸有知識,有了分別的心;此時前生所做的善業(yè)惡業(yè),都要受報應了,那就有短命長壽的分別了?!尺M一步而言,豐歉、貧富、貴賤、窮通……等也只是心存欲念后才起分別,正因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對現(xiàn)實,不能以靜心處理順境,以善心安于逆境,因此生死就變成嚴重的二面。一切吉兇禍福,毀譽是非,窮通貴賤,也就困擾著世人,而弄得心神不寧,永無寧日。孟子所說:『修身以俟之』這句話,是說自己要時時刻刻修養(yǎng)德行,勿造一點過失罪惡。若是命能改變與不能改變,那是積德求天的事。說到修字,那身上有一些些過失罪惡,都應像治病一樣,把過失罪惡要完全去掉。說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返然會變好。不可以有一絲一毫非份之想,也不可讓心里念頭亂起亂滅,都要完全把它斬掉斷絕;能做到這種地步,己經(jīng)直到先天不動念頭的境界了;到這種功夫,那便是世間受用的真正學問。禪師接著說:「你現(xiàn)在還不能做到『不動心』的境地。你倘能念『準提咒』,不必用心記或數(shù)遍數(shù),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念到極熟時,自然會口里在念,自己不覺在念,這叫持中不持;在不念時,心里不覺的仍在念,這叫不持中持。念到這樣,就我、咒、念打成一片,自然不會有雜念進來;那末念的咒,也沒有不靈驗了。」
五、賢達之人能安命
我起初的號叫學海,但從那一天起改號叫了凡;因為我明白立命之道,不愿再同凡夫一樣也。從此以后,就整天小心謹慎,自己也覺得與前大不相同。從前盡是糊涂隨便,無拘無束;到了現(xiàn)在,自然有種小心謹慎和戰(zhàn)兢戒懼的景象。雖在暗室無人處,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討厭和毀謗我的,也能安然接受,不與他人計較爭論了。到了第二年參加考試,孔先生算定得第三名,卻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預言開始失靈了。到了秋期舉人考試,也出乎孔先生的推算,而考中了。然而冷靜檢討,還是感覺修養(yǎng)勉強,譬如行善而不徹底,救人而心存疑慮,或身行善而口不擇言,或平時操持守節(jié),而醉后放蕩不拘,將功抵過形同虛度,因此己已年發(fā)愿,到了己卯年,歷時十多年,才行畢三千善事。隔年回鄉(xiāng)后,即到佛堂回向。并再發(fā)求子之愿,許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贖此生之過。至辛巳年(僅經(jīng)過一年),就生了你,取名天啟?!∥颐孔鲆患剖?,都會隨時用筆記下;你母親不會寫字,所以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鵝毛管,印一紅圈在日歷上。如送食物給窮人,或買活的東西放生,都會記圈。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個紅圈呢!就這樣繼續(xù)行善積德,只用了二年的時間,三千善事就完滿達成了。又請性空和尚等,在家里做回向。到那年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進士的愿,并許下做一萬件善事的大愿。經(jīng)過了三年,我就考中了進士,當了寶坻知縣。從此就備置筆記本于公事桌上,名「治心篇」。交待看門人,不論善惡之大小,也一定要記在治心篇上。到夜里,在庭中擺了桌子,穿了官服,仿照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你母親見所行善事不多,經(jīng)常擔憂的說:「以前在家鄉(xiāng),互相行善,三千之數(shù)很快就完成?,F(xiàn)居衙門里沒有什么善事可行,何日才能達成一萬善事之愿呢??」有一夜里我偶然做夢,見到一位天神。我就將一萬條善事不易做的緣故,告訴了天神。天神說:「就只是你減錢糧這件事,一萬條善事,已經(jīng)足夠抵充圓滿了?!乖瓉韺氎婵h的田租甚高,每畝本要收銀二分三厘七毫,我就把全縣的田地整理一遍,減收至一分四厘六毫,這件事確是有的,但亦覺得奇怪。怎么這事會被天神知道,并還疑惑只這件事怎可抵得一萬件善事。那時恰巧幻余禪師從五臺山到寶坻縣來,我就將夢里的事向他請教。禪師說:「只要真誠為善,切實力行,就只一善也可抵萬善了。何況全縣減租,萬民受福。」我聽了禪師之話,立刻把我所得的薪俸捐出,請禪師在五臺山齋僧一萬人,并把齋僧功德回向??紫壬阄业拿轿迨龤q,應有災難。我雖沒祈天求壽,那年竟然一些病痛都沒有。現(xiàn)在已六十九歲了。書經(jīng)上說:「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沒一定的。」又說:「人的命沒有一定,是靠自己造的?!惯@些都不是假話。從此我深知:「凡是說人生禍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說禍福憑心定,賢達能安命者,必是圣賢毫杰?!沽?、謙謙君子道可得你的命運將來不知道會怎么樣。就算命中該榮華富貴,還是要常當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順當吉利時,還是要常當不稱心如意想。就算眼前豐衣足食,還是要當沒錢用,沒有屋住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聲名,人人看重,還是要常當做低微想。就算你學問高深。還是要常當做粗淺想?!策@六種想法,是從反面來看問題,能這樣虛心,道德自然增進,福報自會增加?!持v到遠,應要想把祖宗的德行,傳揚開來;講到近,應要想父母若有過失,要替他們遮蓋起來?!泊颂幷f孟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大義。〕講到向上,應要想報答國家的恩惠;對下,應要想造一家的福。對外,應要想救濟旁人的急難;對內,應要想預防自己的邪念與邪行?!策@六種想法,都是從正面來肯定問題,能常如此存心,必成正人君子。〕一個人必須要每天都知道自己所犯的過失,這才能天天的改過。自以為心安理得,沒錯可改,這樣就沒有進步了。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在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yè)不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就這樣耽誤了一生。云谷禪師所說的立命之道,實在精深至遠,至真至正的道理。希望你要仔細研思,還要盡心盡力去做,切不可把大好的光陰白白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