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如何與精神疾病患者相處?
親人有精神疾病,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也許你很疑惑,好端端的人為什么會得這??;
也許你很無助,不知該如何更好的幫助他;
也許你很恐慌,不知生病的他什么時候又會暴怒和失控;
也許你很疲憊,照顧他耗費太多的精力和金錢;
也許你很抓狂,經(jīng)常感慨“跟他這樣相處下去,我自己都快崩潰了”。
事實是,家屬學會與精神疾病患者和睦相處,不僅關系到患者病情的康復,也關系到他們自身的身心健康。那作為家屬,又該怎樣做呢?好心情健康小編專門為大家做了這期《家人如何與精神疾病患者相處?》
首先要明白患者需要什么?
家人對于生病的患者而言極為重要。
他們往往希望家人能夠給予陪伴、理解和支持。
他們不希望聽到家人喋喋不休地責備、謾罵和嘮叨,也不希望看到家人對自己不在意的態(tài)度。所以,很多時候家人的言語、行為和態(tài)度,往往會影響患者的康復。
家屬與患者相處的6點建議
1.?學會正確看待精神疾病
家屬應主動學習一些精神疾病相關的知識,了解疾病的常見癥狀。只有這樣,才能在患者出現(xiàn)某些情緒或行為時,作出正確的處理:
當患者比較煩躁,不想與人說話時,家人盡量不要打擾他,讓他安全的獨處比你任何言語的關心或安慰更有用。
當患者情緒激動、生氣甚至暴怒時,家人不要直接與患者爭辯,正確的做法是“涼拌”,在確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家屬可以先不理睬他,待患者情緒平靜下來再溝通。
當患者情緒低落時,家人可以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及耐心傾聽,讓他感受到家人的關愛。
2.?在相處中讀懂患者的一言一行
家屬要關注患者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慢慢學著摸清他們的脾氣、喜好,通過眼神、表情、神態(tài)甚至一些無意識的動作讀懂他們的內心,不要等到情緒爆發(fā)出來或言語表達出來的時候,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另外,家屬盡量不讓患者獨處,尤其是精分的患者,要警惕他們有可能在幻聽的支配下實施自殺行為。
3.?學會贊賞
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說,最排斥的是對他們百般挑剔,給他們設置很多條條框框,要求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家人。患者會視這樣的家人為“仇人”一般,相處起來很不愉快。
為了不讓患者把自己當“仇人”對待,你可以多關注一下患者身上的“閃光點”,當患者表現(xiàn)不錯時,適時的給予肯定,這樣不僅能讓患者變得自信,而且相處起來更融洽,還能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
4.?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
家人因日復一日的照料患者而背負沉重的身體、心理及社會壓力,容易感到無助、沮喪、失望甚至心生怨念,這些負面情緒容易誘發(fā)或加重家庭氛圍的不和睦。而一個不和睦的家庭又是疾病的不良刺激因素,不利于疾病的康復。
因此,在對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上,應該是家庭所有成員一起分析,尋找患者的發(fā)病誘因,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員不良的溝通模式,創(chuàng)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
5.?鼓勵患者參加社交活動
對病情較輕或處于穩(wěn)定期的患者,家屬應鼓勵他們去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當患者完成某項任務時給予鼓勵,以增強他們的生活信心,提升價值感。
鼓勵患者回到親朋好友的社交圈中,與人多交流傾訴,有助于患者的情感表達,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和安全感。
鼓勵患者學習感興趣的課程或培養(yǎng)一些愛好,如健身、攝影、繪畫、烘焙、舞蹈等。
家庭成員也可以選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逐漸引導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這個過程中,有些患者反應會比較慢,作為家屬不要著急,要允許患者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盡量多傾聽而不是講大道理。
6.?家屬要避免以下行為
●??認為精神疾病是一種很可恥的病,刻意回避精神疾病這個話題,這樣做會給患者造成困擾,認為自己不被家人所接受。
●??說帶有傷害性的話語,如「你是不是有病啊?」、「你看世界多美好啊,你怎么就想不開呢?」等。
●??逼迫生病的家人做決定或是做事。
寫在最后
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和患者之間的和睦相處,其實并不難,主要取決于家人是如何看待患者,以及想要為患者做什么。這個過程即便再辛苦再困難,也要好好生活,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與患者共同迎接康復的曙光!
參考文獻:
[1]?Labrum T, Zingman MA, Nossel I, et al. Violence by Person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Toward Family Caregivers and Other Relatives: A Review. Harv Rev Psychiatry. 2021 Jan-Feb 01;29(1):10-19.
[2]?甘照宇. 雙面人生——雙相情感障礙解讀.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8: 049-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