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臉被賣了嗎?
?有報道顯示,一些電商平臺正以0.5元一份出售匹配了身份信息的人臉數(shù)據(jù),與此同時,幫助不法分子將照片活化的工具和教程也僅僅售賣35元。“燃財經(jīng)”通過調查,證實了這個黑色產(chǎn)業(yè)鏈的存在。如此嚴重的信息泄露,到底該誰負責?第三方公司在采集、利用、儲存、傳播中人臉信息時該如何規(guī)范,販賣交易個人信息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又觸犯了哪些法律條款?
*你的臉只值5毛錢
1) 前不久媒體曝光的黑產(chǎn)從業(yè)者更是在淘寶、閑魚上以人臉數(shù)據(jù)0.5元一份、“照片活化”網(wǎng)絡工具及教程35元一套在售賣,“要的話五毛一張打包帶走,總共兩萬套,不議價?!庇匈u家透露,自己所售賣的人臉信息來自一些網(wǎng)貸和招聘平臺。
2) 不法分子拿到公民的照片和身份信息后,利用“照片活化”工具就可以執(zhí)行搖頭、點頭、眨眼等動作,由此來騙過一些人臉識別驗證方式。這個曾經(jīng)被認為安全的個人信息驗證方式,正遭遇嚴重的質疑。
*人臉信息丟失,后果多嚴重?
1) 如果第三方只有人臉信息,用處不太大,但如果匹配了身份證信息,危害就非常大,這中間的難點在于跟身份信息關聯(lián)。
2) 不法分子一旦有了身份證信息和照片,冒用別人的身份去辦理網(wǎng)貸、注冊軟件或網(wǎng)站、解鎖支付軟件、精準詐騙等,可以無障礙做很多不法的事情。
3) 不同于一般的賬號、手機號,人就一張臉,人臉信息被盜取只能去整容換臉了,否則被盜取了經(jīng)匹配的人臉信息后,你每天出門就相當于腦門上頂著信用卡在走路,是很危險的。
*誰該為人臉信息泄露負責?
1) “這種出售人臉信息黑產(chǎn),主要是用作精準詐騙或刑事犯罪的,按照刑事法律的規(guī)定,明知道是用作犯罪依舊出售的,屬于典型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一般出售50條就構成刑事犯罪了?!?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表示。
2) 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圣也指出, 隨意買賣人臉信息明顯違法,不僅構成民事侵權,也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拘留或罰款。嚴重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應受刑事處罰。
3) 事實上,在合適的規(guī)范之下發(fā)展人臉識別技術是應該的,人類總要進步,要探索在合適的方式下發(fā)展,怕的是不成熟的技術廣泛應用。如果真的能識別活體,這個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得到解決。
4) 個人之外,企業(yè)也該加強技術管控和審核力度,選擇多重驗證方式,不能僅僅看外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