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中國父母家庭教育必修
2023-02-10 13:58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體內容放在我的首頁動態(tài)介紹了

對孩子的心理進行投入,這種投資是無價的。
“3歲前的孩子需要依戀,家長應該及時地滿足其生理需要;
3-12歲的孩子需要規(guī)矩,家長應該堅定地對其說“不”;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選擇權,家長應該耐心地將其當作朋友.....”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fā)現:
人在成年后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yǎng)育方式密切相關,“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里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yǎng)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0-3歲是孩子與家人一對一依戀關系的建立時期,這種依戀不斷積累直至12歲。
依戀是情感的起源,當幼兒與某人形成依戀關系后,與依戀對象在一起時他會感到愉悅;難過時,只有依戀對象的出現,幼兒才會感到安慰。
依戀得到滿足時會非??鞓泛头潘?,當人處于放松狀態(tài)時,看外界的事物就會非??鞓贰?br>
在現實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這樣令人痛心的案例:
“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傷害家長的行為,不用問,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養(yǎng)育長大的,情感聯系并沒有形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