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一生都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的活著!
明穆宗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從小因為母親不受寵,父親嘉靖也不喜歡他,一直再父親哪里存在感比較低,一直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的活著。
公元1549年,嘉慶帝的第二子也就是太子去世,本來按照順序,三子朱載坖最有可能被立為太子,但是無奈嘉靖皇帝實在不喜歡他們母子,所以遲遲不商議立儲君之事。

編輯
相比朱載坖,嘉靖皇帝更喜歡四子景王朱載圳,朱載圳在父親面前很是高調(diào),但是嘉靖皇帝卻越看這個兒子越喜歡,反而朱載坖唯唯諾諾,謹小慎微,要更加招致嘉靖皇帝對他的厭惡。
1665年,朱載圳英年早逝,這下朱載坖沒有對手了,方儲君也成了板上釘釘?shù)氖铝?,雖然被立為太子,但是下絲毫沒有改變朱載坖的性格,再父親面前依然卑微的活著,就這樣直到嘉靖皇帝去世。

編輯
朱載坖三十歲那年,嘉靖皇帝駕崩了,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年號隆慶。
他上任之初,立刻重用了與張居正,徐階為首的幾個大臣。又改正了一些前朝的弊端,并聽從張居正等人的建議,與蒙古俺答議和,并廢出了海禁,允許平民老百姓通過海道販賣東西,增加收入,隆慶皇帝的這一系列舉措,被歷史稱之為“隆慶開關(guān)”。
隆慶皇帝開端雖好,但他在明朝的存在感還是較低,他比起30年不上朝的,老爹和28年不上朝的兒子萬歷,他的名氣確實比他們小得多。

編輯
在位時間較短
隆慶皇帝的名氣,可以說比不上明朝的任何一位皇帝,一是他在位時間較短,在位只有6年,36歲就因病去世,雖然上任之初也做過一些實事,但都是一些小事,沒有影響深遠的事情,所以在這16位皇帝中,他似乎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在位期間沒有什么影響深遠的事情。
明朝的16位皇帝,有幾位的在位時間也不長,比如在位四年的建文帝,在位八年的朱祁鈺,在位三十天的朱常洛。但是這幾位皇帝的存在感都比隆慶皇帝要高。

編輯
因為他們在位期間,都發(fā)生了影響深遠的事情,比如建文第期間朱棣發(fā)動的“靖難之役”朱祁鈺在位期間其兄朱祁鎮(zhèn)發(fā)動的“奪門之變”還有朱常洛的“梃擊案”和“紅丸案”。明宮三大案,朱常洛就占據(jù)兩個,盡管在位30天,但還是比較出名的,而隆慶皇帝雖然在位六年,但是一直平淡如水,平淡的幾乎讓人忘記這個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