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符合我對“打牌番”的預期。
對影之詩動畫的期待僅僅是希望它能夠講好一個故事,所以對動畫能夠達到什么高度、什么質量沒有抱有太大期望,能夠看得開心消磨時間便是我追這部番的意義。
在影之詩動畫第一集出來的時候,我當時就寫下評論:作為“打牌番”,動畫中打牌橋段的把握太過“平”了,主要表現就是在打牌過程十分套路化和模板化,就算是主角有新卡片也像是一個眾所皆知的事情,沒有一種“驚喜感”,難以挑起觀眾情緒。還有便是在打牌過程中省略了一些回合,增加了觀眾的理解成本——這種新的“打牌番”節(jié)奏設計,可能一開始會很難適應。不過我當時也認為,如果這個就是影之詩動畫的節(jié)奏,那我身為一個只想消磨時間的觀眾,我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它,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和觀影習慣來適應該動畫的節(jié)奏。
而第二集是沿用了第一集的打牌模式,即跳過一些回合,留下重點內容。到這里我是初步認定這部番打牌節(jié)奏就算是確定了下來,剩下的就是我好好欣賞這部番??上г诘诙臅r候,本該喚起游戲玩家共鳴的游戲原聲BGM一響起,不僅沒有挑起我的情緒,反而還讓我感到了一些違和。在我的個人的認知中,影之詩游戲的BGM 一直是“充滿史詩感”、“為沉浸戰(zhàn)斗服務”的,這樣的BGM ,用在游戲里合適,但是用在番劇里卻不一定行。影之詩動畫是一部“少年熱血番”,而充滿史詩感的BGM 并不能完全和番劇的敘事節(jié)奏相契合,再之,BGM應該為故事服務吧,而這部番最主要的“打牌”部分,它的節(jié)奏卻是跳躍的、省略的,這一點也是令我覺得BGM違和的重要原因。
好在第三集,或許是巫師職業(yè)需要更多的文本進行詳解,這一集在“打牌”的處理上相比前兩集稍有放緩,使得觀眾有更多的時間成本去理解,而且在本集中,BGM的雖然還是游戲原聲,但是BGM響起時卻能夠和故事的敘事節(jié)奏相契合,沒有了第二集給我的違和感?;乜催@整一集的故事,故事 起承轉合 都繞不開“影之詩”或者說“打牌”,在我的標準里,就故事節(jié)奏而言,它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打牌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