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勞動節(jié):穿過秦嶺終南山隧道,游覽柞水溶洞國家地質(zhì)公園
2007年4月30日,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第三天,我上高中二年級的時候,爸爸開著新買的夏利車,帶我、媽媽、姥姥和小舅,以及一只可愛的小狗。穿過剛建成不久的秦嶺終南山隧道,前往商洛市柞水縣的溶洞國家地質(zhì)公園游覽——

清晨,從咸陽市出發(fā),開車駛上高速公路,繞過西安市區(qū)之后,很快就進入秦嶺終南山隧道。當時,這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隧道,總共行駛25分鐘左右,出南口便是柞水縣了。上午10點多,穿過縣城以后,繼續(xù)向南行駛,我們才到達柞水溶洞景區(qū)。

這里位于柞水縣城南邊17公里的石甕鎮(zhèn),包括佛爺洞、風洞、百神洞、天洞、云霧洞等眾多的溶洞,被譽為“北國奇觀”和“西北一絕”。我們游覽的天佛洞,由天洞和佛爺洞連接而成,為“柞水溶洞群”的佼佼者。
?
正值五一黃金周,這里的游人很多,到處都是水泄不通。門票40元,學生20元,姥姥年滿70歲,可以免費游覽。進入景區(qū)大門后,還沒有走幾十米,姥姥害怕高,便原地休息。我們繼續(xù)向上,沿著陡峭的臺階,攀登了100多米,才到達溶洞的入口處。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天洞,位于海拔805米的呼應山腰。進洞以后,步步而上,大有登天之勢,所以得名“天洞”。據(jù)說,這里有玉瀑廳、蓮花池、龍宮、驚魂道、羅漢堂、觀庵草堂等景觀,段落清晰,形象單純。漫步其中,伸手就可以觸及到周圍的鐘乳石。
?
在黑暗的溶洞內(nèi),沿著修建的道路,跟著擁擠的人群,緩慢地向前移動。在狹小的空間里,見縫插針地欣賞,想拍攝一張照片,都要努力避開人群,或者排很長的隊伍。因此,走馬觀花,感覺很不好。


過去,天洞和佛爺洞是各自獨立的景區(qū)。后來,根據(jù)地質(zhì)學家分析,兩座溶洞相互連接,經(jīng)過改造之后,便融為了一體。如今,整理照片的時候,我已經(jīng)很難分辨哪個是天洞?哪個是佛爺洞?因此,只能在這里粗略地展示了!
?
但是,在我的記憶里,天洞和佛爺洞的交界處非常狹窄。在一處名為“龍宮”的大廳內(nèi),還有一塊石頭很像一條龍,大家都爭先恐后地跟它合影,我也騎著龍拍攝了一張照片。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它并非自然形成,只是人工雕刻的塑像而已。


佛爺洞有上、中、下、底四層溶洞,包括7個大庭堂和23個小庭堂。過去,在溶洞內(nèi),放置兩尊佛像,所以得名“佛爺洞”。民國八年(1919),佛像被當?shù)厝税嵋频桨偕穸?。如今,不知道那兩尊佛像還在嗎?
?
這里的溶洞大小各異,比天洞更加令人震撼。大庭堂平坦開闊,如同佛教寺院一樣;小庭堂典雅秀麗,極具蘇州園林神韻。當時,進入大庭堂內(nèi),耳旁傳來“轟隆隆”的聲音,以為發(fā)生地震或者山崩了!定下神來,我們發(fā)現(xiàn),竟然是播放的錄音。


走出溶洞,來到出口,轉(zhuǎn)眼已經(jīng)快兩個小時。在停車場上,打開車門后,里面非常熱,小狗躲藏到車座底下。昨天晚上,給它喂食,可能吃得太多,一路狀態(tài)很差。
?
在柞水縣城吃過飯后,我們沒有繼續(xù)走高速,而是從公路回咸陽市。旅途之中,沿著風景秀麗的盤山公路,領(lǐng)略秦嶺南北的自然風光,經(jīng)過牛背梁自然保護區(qū)、廣貨街、秦嶺分水嶺、石羊關(guān)等地。
?
這是我和家人第一次自駕翻越秦嶺山,陽光燦爛,心情愉快??吹矫利惖木吧S時可以停下來,在水邊嬉戲,在路邊休息。最后,駛出灃峪口,離開秦嶺山?;氐郊乙院?,睡到晚上11點。從此以后,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和家人開車翻越秦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