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層真的不堪嗎?
不知道又從哪兒傳出來個“歷史層最弱”的言論,極其抽象(惱火) 說歷史層弱是因為他解放最早,效果給得也比較保守,各方面都摻點,但都不突出,很快隨著上面樓層的解放歷史層就不好用了。而說他強是因為月計留的伏筆,可以在通關游戲后獲得最高比例的強度補正。這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游戲末期玩家解鎖了大量高質量書頁,可以完全彌補歷史層天然欠缺的恢復和威力,專注于歷史層的獨有機制;二是樂團解鎖了大量絕活,殘光的強度密碼解鎖,開始穩(wěn)定發(fā)力,不再負面大于正面。 某些前期書頁的要命副作用在后期可以被絕活抵消,這一點和受縛憤怒、過度充能很像。 殘光真正實力在于它是一個無限疊加的狀態(tài),而且疊加起來其實真不算 太慢 ,你就算不會大佬們疊殘光的技術,也又不是非要疊到200層500層才叫強度,再說疊上200層真的就是神擋殺神,平推都市了。一個20層的殘光配合忠誠就已經能炸出比較優(yōu)勢的強壯層數,而且這種程度的殘光還容易讓貪食奶回來,可以多次使用。正常用可以這么用,殘光傀儡線也可以用,aoe殘光也可以用,嫌高費啟動慢,你可以用蘭舞,還是那句話,大多數遇到的啟動障礙,都能優(yōu)化設計找到它的解法,破解效率難題很有成就感,這才是殘響樂團和歷史層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說真的,圖書館這十層沒有弱的,每層都有每層的打法?,真沒必要非要評價一個誰強誰弱。依打法不同,評價標準也不一樣,不好評價,沒法評價。只是根據一個模糊的印象,給出數值膨脹的語言層和科技層是t0罷了。總類層宗教層體系割裂但是加成顯著,自然層啟動繁瑣;文學層歷史層藝術層在常規(guī)打法里加成不多,但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強度撐場子。 看見語言層科技層無腦說t0,見著個樓層就論強度,看見別人玩什么層就說你這玩得太弱了,恐怕也是一種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