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成功著陸,完成了哪些任務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北京時間
2022年4月16日0時44分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
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
刷新了中國航天員
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神舟十三號乘組凱旋歸來
“出差”半年
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是怎么度過的?
完成了哪些任務?
航天員帶回哪些“天宮特產(chǎn)”?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tǒng)項目技術副經(jīng)理邵立民表示,采用快速返回方案讓飛行控制方面的節(jié)奏更加緊湊,前后銜接更為緊張,因此給飛控人員帶來更大壓力,但并不影響飛船本身的軟硬件配置。對神舟十三號飛船來說,最大的考驗是長期飛行后安全返回。
這是神舟飛船首次在軌停靠6個月。“延長??繒r間,可以壓縮發(fā)射次數(shù),減少發(fā)射和返回帶來的風險,并降低工程成本。”邵立民說,但是航天器飛行時間越長,發(fā)生故障的概率越高,而且地面無法完全模擬在軌環(huán)境,要確保飛船的壽命可靠性,必須通過在軌驗證,這樣不僅更科學,也讓科研人員更有底氣和自信。
在整個返回過程中,航天員主要負責物資的轉(zhuǎn)移和安裝,并不需要對飛船進行特殊的操作和維護。邵立民介紹說,神舟飛船沒有航天員參與,也能夠獨立控制飛行,航天員主要解決地面無法操作的事情,比如轉(zhuǎn)移需要帶回地面的貨物,關上艙門,穿好壓力服,將自己固定在座椅上。
談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將帶回哪些東西,邵立民說,“這就很多了”,比如航天員的在軌記錄、他們拍攝的視頻照片、實驗樣品、一些空間站的設備等,“我們目前還處于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有些情況跟預期不一樣,所以需要航天員帶回地面進行分析?!?/p>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