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唐朝的官員品級,“舔靈”曾泰的升官速度到底有多快?
本鬼在前文《<神探狄仁杰>的曾泰從湖州縣令調任永昌縣令為什么是升官?》中介紹了,曾泰從湖州縣令調任永昌縣令在唐朝是升官,由正七品上一下子升到了正六品上。根據(jù)唐朝的官員品級再結合《神探狄仁杰》系列的劇情,曾泰的升官速度應該是劇中人物的第一名。

首先要說明的是,《神探狄仁杰》系列的創(chuàng)作靈魂人物是導演兼編劇錢雁秋,只有錢雁秋參與的《神探狄仁杰》才是真正的《神探狄仁杰》。至今為止,錢雁秋參與的《神探狄仁杰》共有四部:神一、神二、神三、神斷。其他所謂的“神探狄仁杰”的劇情,本文不予考慮。

從《神探狄仁杰》第一部到《神斷狄仁杰》,曾泰的仕途為:湖州縣令——永昌縣令——衛(wèi)尉卿——涼州刺史——江淮都察使——洛州刺史——蔥山道、流沙道黜置副使。根據(jù)唐朝的官員品級,湖州縣令是正七品上,永昌縣令是正六品上,衛(wèi)尉卿則是從三品的高級官員。

衛(wèi)尉卿雖然是從三品的高官,但實權并不大,主要負責朝廷的宴席和儀仗。而且曾泰這個衛(wèi)尉卿好像沒有真的在衛(wèi)尉寺干過,更像是為了崇州大戰(zhàn)而特別授予的加銜,以便曾泰與三品四品的將領和官員打交道。因此曾泰表面上是衛(wèi)尉卿,但實際上就是狄大人的首席秘書。

涼州大概相當于如今的甘肅省武威市,在唐朝屬于中州,涼州刺史的品級是正四品上。雖然比從三品的衛(wèi)尉卿低了一級,但涼州是絲綢之路的“河西都會”,地位類似于如今的深圳。曾泰當涼州刺史期間的實權是遠大于他當衛(wèi)尉卿期間,而且曾泰在涼州刺史任上的表現(xiàn)很好。

江淮都察使在唐朝屬于使官系統(tǒng),而唐朝的使官是沒有品級的臨時職務,曾泰這個江淮都察使是以狄仁杰為首的邗溝翻船案調查組得成員。因為武則天當時已經(jīng)覺察到江淮地區(qū)的官員都有點問題,所以江淮都察使曾泰可以提調江淮各州縣政務,實際權力也就比狄仁杰小。

洛州就是武周的都城洛陽,洛州刺史也就是洛陽最大的地方官,是從三品的高級官員??梢哉f出任洛州刺史意味著曾泰在有品級的地方官里已經(jīng)當?shù)筋^了,再往上升就得進中央乃至當宰相了。而蔥山道、流沙道黜置副使也是沒品級的使官,但權力比江淮都察使更大了。

綜合來講,從比狄仁杰賞識的那天起,曾泰在幾年的時間里從七品縣令一躍成為官居三品的神都父母官,這種升官速度在唐朝絕對算得上是“火箭式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