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航天合作繼續(xù)!聯(lián)盟MS25飛船依然搭載1名美國航天員

北京時間2023年9月15日23:44,搭載3名航天員的“聯(lián)盟MS-24”載人飛船由“聯(lián)盟2.1a”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3小時后飛船對接于國際空間站“黎明號”(Rassvet)實驗艙,國際空間站迎來本年度最后一個航天員乘組。
?

此行,“聯(lián)盟MS-24”載人飛船搭載了來自俄羅斯和美國的3名航天員,分別是奧列格·科諾年科(俄)、尼古拉·丘布(俄)、勞拉·奧哈拉(美)。乘組當中,航天員勞拉·奧哈拉由美國基于與俄羅斯簽署的“交叉飛行”協(xié)議選派,乘坐“聯(lián)盟MS-24”實現(xiàn)天地往返,在軌期間與美國航天員團隊共同工作。
?
即便是在關系急劇惡化的現(xiàn)階段,俄羅斯和美國依然保持了載人航天合作,因為國際空間站主要由這兩個國家支持組建和運營,二者缺一不可。接下來,俄美“交叉飛行”協(xié)議還將繼續(xù)執(zhí)行。
?

2024年3月,“聯(lián)盟MS-25”載人飛船將搭載新的3人組前往國際空間站,乘組包括俄羅斯航天員奧列格·諾維茨基(Oleg Novitskiy)、白俄羅斯航天員瑪麗娜·瓦西里夫斯卡婭(Marina Vasilevskaya)以及美國航天員特雷西·C·戴森(Tracy C. Dyson)。此行,奧列格·諾維茨基和瑪麗娜·瓦西里夫斯卡婭僅在空間站停留12天即搭乘“聯(lián)盟MS-24”飛船返回地球,特雷西·C·戴森的任務周期為6個月,將駐留至2024年9月。
?
特雷西·C·戴森(Tracy C. Dyson)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阿卡迪亞(Arcadia),1993年獲得加州大學富勒頓分?;瘜W理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chemistry),1997年獲得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博士學位(doctorate in chemistry)。
?

1998年6月,特雷西·C·戴森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拔為航天員,先后執(zhí)行了2次飛行任務,總計飛行時間超過188天。2007年,戴森作為任務專家搭乘STS-118“奮進號”航天飛機執(zhí)行了其首次飛行任務。在執(zhí)行任務期間,乘組成功地在空間站“骨干”上安裝了右舷-5桁架部段和一個新的陀螺儀。2010年,戴森擔任23/24遠征隊的飛行工程師,進行了三次應急太空行走,在空間站外停留了22小時49分鐘,幫助拆除和更換了兩個外部氨循環(huán)回路(external ammonia circulation loops)之一的發(fā)生故障的泵組(pump module),這兩個回路為內(nèi)部和外部設備提供散熱。
?
戴森曾就職于美國航天局休斯頓約翰遜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的任務控制中心,擔任航天飛機和空間站運行的航天器通信員(Capsule Communicator,CapCom)。她還擔任過各種空間站任務的首席指揮官(lead capcom),并負責波音公司“星際航班”(Starliner)任務運營團隊的指揮骨干團隊的培育。戴森的其他技術任務包括領導太空行走資格培訓流程的開發(fā),她幫助完成了2017級美國航天局宇航員的培訓。
?

“聯(lián)盟MS-25”任務是戴森第3度出征,任務期間將進行數(shù)百項實驗。戴森將繼續(xù)使用燃燒集成支架(Combustion Integrated Rack)研究火在太空中的傳播和變化;通過拍攝地球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星球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從而為長期的載人地球觀測研究做出貢獻。
?

可以預見,隨著國際空間站的繼續(xù)運行,俄羅斯與美國的載人航天合作還將持續(xù)下去,“交叉飛行”也將持續(xù)進行,畢竟作為國際空間站項目的兩大支柱,俄羅斯和美國缺一不可。
?
作者:大白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