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兩年,清華才是歸宿|清美視傳考研經(jīng)驗分享

本科: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
報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
初試總成績:355
? 手繪|125
史論|96
日語|71
?政治|63

“等考完研,我一定要好好總結(jié)這段備考時光,到時候肯定有很多話想說。”當初備戰(zhàn)考研的時候,我曾無數(shù)次這么想??蓻]想到這段考研時光從8月一直持續(xù)到5月,過去想說的話,想分享的感悟,正漸漸淡去,變得模糊起來。不過好在,我有每日記手賬的習慣,寫這篇經(jīng)驗前,我又再次回顧了過往。過去的日子已經(jīng)變成一頁頁紙張,在翻閱間,它們在記憶里被拾取,被串聯(lián)。
“我真是死腦筋!”、“我應該規(guī)劃多點時間學習專業(yè)!”“死記硬背真耽誤了不少時間!”
“還有這么多沒看,我肯定考不上?!?/p>
......記憶里,我有太多的懊悔與自我懷疑。?
我的備考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完美至極,大家在看這篇經(jīng)驗時,請獨立思考,理性借鑒。
再讀一次書吧

我不是應屆生,2017年大學畢業(yè)后就去日本求學了。不過遺憾的是,最終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于是,2019年留學簽證到期,只好回國。當時,由于受到了考學失敗的打擊,一度認為自己不適合讀研,不適合研究,只適合工作。陷入偏執(zhí)的我,帶著迷茫參加了工作。但是工作并沒能幫我消解疑慮,在日本求學期間遇到的困惑、最終失敗的原因、“研究”的真諦、對于未來的迷茫和焦慮,讓我再次有了“讀研”這個念頭。“讀研能幫我求真解惑?!币彩腔谶@個主要原因,我決定再為自己爭取一次讀書的機會。在此,也非常感謝在我猶豫該不該繼續(xù)讀書時,幫我找到信心給我鼓勵的老師、朋友,感謝繼續(xù)支持我讀書的父母。如果沒有這些支持,當時極不自信的我肯定沒辦法做出決定。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你不繼續(xù)考日本的研究生呢?(復試的時候,一位老師也問了我這個問題。)其實,選擇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的考慮:
目前日本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與我不匹配。
日本研究生錄取方法和歐美國家的不一樣,不是申請制,而是考試制。另外,日本的大學院(研究生院)是導師制,一位老師一年大概收2-3名學生,你能不能考上,所選導師有極大話語權(quán)。最后,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你需要拿出一份研究計劃,這份計劃需要有明確的研究方向、研究課題,要具有研究意義,同時,這份計劃要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要讓導師認為自己有能力幫助到你的研究,你的研究也能幫助到導師的研究。(研究生階段不再是被動向老師學習,而是與老師平等對話、互相成就。)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jié)的日本考學特點,而我目前還未能找到這樣的研究課題(之前考學失敗和這應該也有很大關系),因此考日本的研究生并不適合我目前的情況。
清華美院研究生培養(yǎng)計劃更適合我。
我了解到清華美院第一年是專業(yè)課,而且還是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專家授課,這讓我非常心動,我認為這能幫助我進一步探索研究課題,學習研究方法,有助于我個人專業(yè)水平提升。另外,清華美院以頂尖學府清華大學為依托,綜合大學的背景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科交叉、跨界合作。再加上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有部分老師在日本研修過,我也希望能有機會和他們就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清華美院考研科目是我的強項。
選擇學校時,對自己進行理性分析非常重要。對自己的長板短板要有清晰的認識。比如,我已經(jīng)很久沒看英語了,8月才決定考研,選擇考英語肯定不太妥當,而日語是我的強項,因此,我只在能考日語的學校中做選擇。而專業(yè)考試方面,主要是基于我對清華美院的史論考試科目感興趣,以及我在手繪科目具有一定基礎優(yōu)勢這兩方面原因。
清華美院在北京。
我認為環(huán)境非常重要,好的環(huán)境能讓你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北京是國家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在這里能接收到前沿的訊息,有更多機會參觀藝術、設計展覽,有更豐厚的研究資源、學習資源......
綜上,我認為選擇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學習方法

政治
跟了徐濤的強化網(wǎng)課,徐濤老師風趣幽默,講課深入淺出,我很喜歡他,所以整個政治復習過程我也十分愉快。教材方面,我用的也是《徐濤核心考案》、《沖刺背誦筆記》、《形式與政策》,題庫用的是《肖秀榮1000題》、《肖四》、《肖八》。由于時間分配不科學,最后肖八沒有全部做完,沖刺階段基本都是在背肖四的論述題了。在政治方面,我覺得自己花了很多無用的時間,效率不高,最終成績也很一般,只有63分。我認為在復習時間不充沛的情況下,應該還是以真題、模擬題為主。大量刷題,再加背誦,可能效果會更好吧。說實在話,我題目消化的不夠好,刷題量也不夠,花了大量時間背誦知識點,上視頻課,但最后考試考查的并不僅僅只有對知識點的記憶程度,還有對題目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點活用能力。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輕視了做題。
日語
日語:選擇考日語的同學可能已經(jīng)有一定的日語基礎了,也可能已經(jīng)通過了日語能力水平考試二級或一級。我在考研之前就已經(jīng)通過了N1,再加上有兩年的日本留學經(jīng)歷,日本人餐飲店打工經(jīng)歷,考研日語是所有科目中最讓我放心的一門。不過就算通過了N1也不能太大意,因為考研日語更像是用日語考語文,題型和日語能力水平考試的題型有很大差別,比如多了翻譯和作文,少了聽力。另外對文法的考察更為細膩,閱讀題更加刁鉆,這都需要重視!我建議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先做一套真題感受一下,然后根據(jù)自己情況制定計劃。
我當時也是在了解了考研日語題型后,針對自己情況制定的計劃:閱讀是我的強項,但文法我掌握得不夠細;作文部分雖然能有邏輯地行文,但缺乏文采;沒有接觸過翻譯題。分析完優(yōu)劣勢后,我將學習重點放在文法、作文、翻譯部分,而單詞部分需要每天記憶一直到考試前。
具體說來,我是這樣學習的:
單詞部分,《明王道考研日語藍寶書》每天背誦2~3天的詞匯量,記憶方法就是傳統(tǒng)的紙筆抄寫記憶法,而且要多反復,這樣才能記得牢(“一笑而過”英語名師周思成的單詞記憶法,藍寶書前言部分也有講詞匯書使用方法)。
文法部分,《明王道綠寶書》—?這本書是專門針對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的題庫,講解詳細。另外,我還用到了在日本語言學校上學時的課本《TRY!新日語能力考試語法》N3-N1(網(wǎng)上有中文版),一共三本書,我每本都過了3遍。
作文翻譯,報名了“明王道”的作文和翻譯兩項專項課,老師除了講解各個題型外,還會發(fā)一些資料,上課過程中也需要完成作業(yè),當時我的翻譯作業(yè)已經(jīng)能打到13分,作文最高一次分數(shù)是20分。(初試日語成績?yōu)?1分,其實我本來的目標是80分,但是最后作文有點跑題,再加上時間分配不合理,差點沒寫完。最后我的作文應該只有12分左右吧,拖了整體后腿,真是對不起作文老師還有背過的那些作文。)
復試日語,復試前我已經(jīng)將一些基本問題背得滾瓜爛熟了,(比如自我介紹、家鄉(xiāng)、興趣愛好、考研原因、個人優(yōu)缺點等等),但是面試時,老師并沒有問。可能是因為老師對我在日本的經(jīng)歷很感興趣吧,他問的也是和我日本經(jīng)歷相關的問題,我當時一下子慌了,一時間可能用中文我都不知道說什么。但我還是強裝鎮(zhèn)定地迅速理好思路,把自己想的組織好語言說了出來,可能說的不是那么流暢,但也算是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了。
史論
史論方面我想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死記硬背書上的原話,要學會融會貫通,將書本上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話。我在學習史論時,也走了不少彎路,比如看書整理筆記的時候,直接抄錄書上的原話,這讓我最后背誦的時候倍感煎熬。這種煎熬讓我發(fā)覺可能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因此我轉(zhuǎn)換了一種思路,開始根據(jù)往年題目,自己試著回答問題。(這種方法是從微信公眾號“高冷冷”學到的,這是一個陪伴我度過考研最煎熬階段的公眾號,公眾號內(nèi)容涵蓋學習方法、心理治療、個人成長等方面,強烈推薦?。┻@種出題考自己的方法,能訓練我們的答題思維,增強我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答題過程可以翻書,也可以在網(wǎng)上查找答案,或者看相關紀錄片,這么一來,不僅能掌握更多知識,還能拓寬思考的維度。
大部分人用的史論學習書籍,應該是這三本:《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由于我用了“自問自答”學習法,除了以上三本書外,我還參考了張夫也老師的《世界現(xiàn)代設計簡史》、李立新老師的《中國設計藝術史論》。
不過,我最后的史論分數(shù)為96分,也沒有很高。但憑借平時的知識積累以及活用知識的能力,我還是扛住了這次史論改革。由于現(xiàn)在清華美院越來越注重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對專業(yè)相關問題的敏感度,題目與前些年相比,更加靈活了,所以之后的考生,一定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從前的題庫以及三本史論書上,要廣閱讀、深思考、長積累。我認為我能順利通過史論考試這驚險的一關,與我在日本準備考學論文時的大量閱讀也有一定聯(lián)系,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書呀~
手繪
這對于我而言是最為驚險的一科。因為我在這上面花的時間比較少,平時就是積累元素、臨摹字體,所以這部分可能沒有太多經(jīng)驗值得大家借鑒,最后能通過,我想應該得益于大學階段相關訓練還有平時的積累吧。今年的考試題目跟以前比也有很大的不同,考了素描和“保護朱鹮”設計方案。我沒有帶素描用鉛筆,只有一支自動鉛,畫素描時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筆芯斷過好多次,有一次換筆芯還因為我手抖,鉛筆芯全掉了出來,好在繪畫基礎還比較扎實,素描畫得我認為還不錯。至于設計方案,我花了30分鐘想方案,畫草圖。我個人不太喜歡套題,不喜歡背元素,喜歡原創(chuàng),重視創(chuàng)意。所以在構(gòu)思草圖的時候,我會先在草稿紙上把想到的關鍵詞全寫出來,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剔除所有大多數(shù)人會想到的方案。最后我畫了一張抽象畫,將朱鹮頭部的紅色與鮮紅的花朵進行同構(gòu),表達鮮活生命與警醒的內(nèi)涵。但也正由于我花了太長時間在構(gòu)思上,最后繪制正稿的時間會不太夠,我差點沒涂完色,畫得也不夠細膩,這也是考試過程中的一大遺憾。手繪考試的全過程對我而言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驚險又刺激。大家一定要合理把握時間,平時多模擬練習,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手速和提升抗壓能力??纪曛?,我感覺自己沒戲了,手繪可能會不合格。最后查成績,發(fā)現(xiàn)自己有125分,感到十分驚喜。可能老師很欣賞我的創(chuàng)意吧~哈哈哈,其實我個人也很喜歡我那張創(chuàng)意海報,除了畫的沒那么細膩以外,點子確實還可以。
所以,我認為自己可能勝在設計基礎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方面,而手速是我的短板,是需要繼續(xù)提升的部分。從這次手繪題型改革可以看出,過去套題背模板的應試方法不再適合備考清華美院,大家應該有意識的鍛煉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審美:多看國內(nèi)外優(yōu)秀設計年鑒、學會鑒賞設計作品、多看國內(nèi)外優(yōu)秀設計網(wǎng)站、優(yōu)秀設計師個人網(wǎng)站、多參觀藝術和設計展覽。
復試

這年復試很特別,受疫情影響,采用了網(wǎng)絡復試的形式。另外,對作品集也有了新要求:A4規(guī)格、不超過30個頁面。復試細則出來前,我就已經(jīng)開始做作品集了,但由于這個新要求,之前的方案必須推翻,從頭再來(之前我打算做本正方形的作品集,作品數(shù)量也比較多。)但是新要求也有好處,能讓作品集更精簡?;谛乱?,我改變了之前“突出自己什么都會”的設計方案,根據(jù)自身特點和興趣方向,挑選了四個作品組成作品集。作品集的編排不是隨意將作品照片排好這么簡單,作品思路的說明、作品圖片的呈現(xiàn)形式、說明信息的可視化等等都是作品集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作品集裝幀也十分重要,我選擇的是裸脊蝴蝶裝,因為這種裝幀能讓30頁書看起來厚重一些,作品呈現(xiàn)也會更好。由于疫情期間不方便,我最終選擇委托網(wǎng)店打印作品集,但當時我怕時間來不及,我選擇了兩家店,一家做騎馬釘(保險),一家做蝴蝶裝。好在兩家速度都很快,我終于在規(guī)定日期前將作品集寄到了學校。(蝴蝶裝的5本我忘記拍照留念了,這里展示的是騎馬釘?shù)?本)

面試
首先,我針對夢清老師總結(jié)的問題整理了一份自己的答案。然后就是不斷地自己考自己,檢測自己時,我還用手機錄像,練習對著鏡頭說話。
這次面試的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需要結(jié)合PPT,PPT我改了很多個版本。(這里要感謝我的老同學—嚴謹認真的陳同學,耐心地給我修改建議。)結(jié)合我的修改經(jīng)驗,我認為自我介紹需要重點注意三點:①有邏輯、分點說:我分別從學習經(jīng)歷、科研經(jīng)歷、實踐經(jīng)歷、讀研規(guī)劃四方面展開介紹。②字號要大,信息精簡。③PPT風格最好和作品集風格一致。④圖文并茂:可以放些自己的生活照片、證書。
現(xiàn)場面試的時候,我還是挺緊張的,只是可能看起來還比較從容。但也是因為緊張,我回答問題時語速比較快,還出現(xiàn)了突然卡殼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慌,想想怎么回答完整題目就好。)但整體來看,面試氛圍還是很融洽的,無論中途遇到什么困難,我都笑嘻嘻地面對,可能這一點給老師也留下好印象了吧。(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畢竟剛考完,我也覺得自己完了,因為當時想的都是自己哪里沒做好什么的。)最后,還有一個關鍵點,面試回答問題一定要利用好結(jié)構(gòu)化思維,私以為在這方面我做得還可以。(比如總分總結(jié)構(gòu),這樣能使你的思路更清晰,老師也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
考研心得

我認為考研最難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和自己搏斗。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都是常有的需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克服的心理障礙。在這里,我不建議大家一決定考研了,就馬上與外界隔絕,放棄社交、健身與娛樂。學習固然重要,但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有情感需求,有消極情緒也是正常的,大家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了。考研期間我除了最后趕工作品集外沒有熬過夜,基本上都是11點前睡,6-7點起。8月到9月我還和研友(也是發(fā)小)一起相約早起跑步。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身心狀態(tài)是支撐我們學得更持久、學得更高效的前提,所以大家要學會好好關愛自己的身心健康呀~多和家人、朋友、老師溝通,堅持運動,感到疲憊的時候就好好休息一下,心理方面感到焦慮甚至抑郁的時候一定要主動自救,看看心理方面的書籍或者看看我之前推薦的公眾號“高冷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別和別人比,相信自己的選擇,不斷超越自己,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學習就好。?
最后,要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研友、朋友同學,還有夢想清華老師們的幫助~感恩。
寫在最后
林晨的經(jīng)驗分享讓我們感觸最深的
是她
在對為什么考研這一問題的思考上
考研的決定是林晨同學
在旅日兩年的挫折和歷練
從
對“研究的真諦”的反思
“讀研能幫我求真解惑”
到
對自我能力的認知
以及未來求學遠景的思考下
所做出的慎重嚴謹?shù)臎Q定
這也給身處迷茫,困惑的同學們一啟示
當你也猶豫不決于考研和工作的岔路口
糾結(jié)于哪所學校,哪個專業(yè)
不如停下來
思考讀書的意義
反觀自身的能力和期待
縱觀學科發(fā)展
把握時代的脈搏
唯有如此
才能做出無悔的選擇
才能邁出更堅定的步伐
再次祝賀林晨醬?圓夢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