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40歲,間斷胃病,已十余年,最近半年,饑時胃脘痞悶疼痛,得食則緩,胃中灼熱,食
2022-10-30 17:07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一男40歲,間斷胃病,已十余年,最近半年,饑時胃脘痞悶疼痛,得食則緩,胃中灼熱,食少吐酸,腹脹,大便不爽,喜暖畏寒,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滑無力。肝郁化火,氣滯血瘀,久病入絡(luò),治宜理氣化瘀通絡(luò)。方用金延香附湯加減主之。
處方:金鈴子,香附,元胡,枳實,大腹皮,黃連,吳萸,香櫞皮,煅瓦楞,白芍,柴胡,良姜。
上方加減連服20余劑,胃痛消失,大便暢通,飲食正常,臨床治愈。
瘀久入絡(luò)的瘀血型重癥,我常以自己配制的猬皮香蟲湯進行治療,藥用炙刺猬皮、炒九香蟲、炒五靈脂、金鈴子、延胡索、制乳香、制沒藥、香附、香櫞皮、佛手等品。
本方以炙刺猬皮、炒九香蟲為主藥。
刺猬皮味苦性平,無毒,入胃與大腸二經(jīng),有逐瘀滯、疏逆氣的作用,能祛瘀止痛,活血止血,《本草綱目》上記載其能治胃脘痛、腸風(fēng)下血、痔瘺下血等癥;
九香蟲味咸性溫、無毒,能通滯氣、壯元陽,對肝胃氣滯疼痛及痞滿脹痛均有良效。兩藥合用,祛瘀血,通滯氣,止痛止血,效果良好。
再配五靈脂、金鈴子、延胡索、乳香、沒藥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之品,是為了加強療效。
本方在臨床中,治療嚴(yán)重的瘀血型胃痛,如胃竇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胃痙攣、消化道出血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療效。
如兼脹者,加大腹皮、枳殼;兼熱者,加山梔;陰不足者,加沙參;便結(jié)加酒軍;出血多者可加蒲黃、三七粉、烏賊骨、阿膠珠等化瘀止血。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