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暴斃王不是它?除了漂亮什么優(yōu)勢都沒有!肆養(yǎng)圖鑒第 157 個物種 | 孔雀針蜥


孔雀針蜥??Sceloporus malachiticus
科:角蜥科?Phrynosomatidae
屬:針蜥屬?Sceloporus
分布:墨西哥,中美
壽命:3?~ 5 年
體長:15 ~ 25 厘米
習性:日行,半樹棲
適宜溫濕度:20 ~ 30 度,略偏潮濕
保育級別:非保育物種
原來孔雀針蜥有個如此漂亮的親戚
第一段先從孔雀針蜥的強棱蜥屬開始說起,想直接看這個物種介紹的爬友可直接跳到第二段,

孔雀針蜥屬于強棱蜥屬的一員,這個屬也被稱為針蜥屬,無論是哪個屬名都是為了形容這屬蜥蜴尖銳的鱗片。
但這屬蜥蜴除了鱗片外,還有很多共同點。我們挑主角孔雀針蜥有的特點來列:1.分布于美洲大陸,2.雄性艷麗雌性暗淡,3.像孔雀針蜥那樣生活在高海拔的強棱蜥多采取卵胎生。
除了上述 3 點,還有一些食蟲性日行性不太有特殊性的不一一列舉了。
從這些共同點中能看出很多孔雀針蜥的特質(zhì),強棱蜥屬中的其他小伙伴也都一樣,但誰讓我們的孔雀針蜥這么有名呢,很多特點變得好像都是單物種特有似的。
接下來看看這個屬的一些“知名”成員。
sceloporus poinsetti?巖針蜥(黑領(lǐng)強棱蜥),算是出現(xiàn)度比較高的?sceloporus?屬蜥蜴。

和孔雀針蜥不同,它棲息在偏干燥的環(huán)境中。卵胎生,成年雄性會有非常明顯的藍下巴和兩肋。


Scopororus cyanogenys?藍針蜥,市場上很偶爾能看到的?Sceloporus?屬成員。習性和巖針蜥接近,棲息在偏干燥巖石地帶,白天出來捕獵昆蟲。

它是?Sceloporus?屬中的大家伙,體長能到 36 厘米,是美國分布的最大針蜥。并且有過人工飼養(yǎng) 7 年以上的記錄,壽命比孔雀針蜥長(雖然養(yǎng)過的人寥寥無幾)。

體型大固然好,無奈顏值不如孔雀針蜥能打。

Sceloporus acanthinus?博氏針蜥,曾經(jīng)作為孔雀針蜥的一個亞種,經(jīng)過反復爭論研究,成為一個獨立種。


Sceloporus minor?北部藍巖強棱蜥*(Northern Blue Mountain Lizard),分布地和孔雀針蜥接近,足以稱的上?sceloporus?屬中的吳彥祖。


對達叔個人來說,藍是個特別的顏色,原生種體色是大面積藍色的爬寵物種,總能給人驚鴻一瞥的感覺,像是藍巖鬣蜥、藍樹巨蜥、電藍守宮、鈷藍箭毒蛙,還有一種迪克森環(huán)頸蜥的小肥龍品種。(除了這小肥龍外,其他幾種都是高保育物種,可遠觀不可褻玩)



不同的個體背部兩側(cè)會帶有橙黃色塊斑,不同的個體區(qū)域大小不同,也有全藍個體。但這到底是地域差異,還只是蜥蜴年齡變大后都會變成全藍,還未可知。

和?Sceloporus?屬的傳統(tǒng)一樣,雌性蜥蜴平平無奇。雄性負責帥,勾搭妹子處處留情,雌性就負責生。
“Emerald swift”移動的祖母綠
重新聚集孔雀針蜥,它分布在中美、墨西哥地帶,棲息在海拔 400 公尺以上森林當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地面活動捕食,偶爾上樹(或高處)活動,夜間休息。根據(jù)生存環(huán)境和習性,孔雀針蜥怕干燥怕過度高溫,而且不太需要高箱(具體如何布置環(huán)境,后文細說)。

體型上,孔雀針蜥大概 15 厘米到 25 厘米之間,屬于一種中小型的蜥蜴。并擁有三到五年的壽命。

剛剛同屬共同點時,漏說了一點,這些針蜥的鱗片大都呈現(xiàn)一種金屬光澤。成體的雄性孔雀針蜥在合適的溫濕度環(huán)境下,從頭到軀體顯現(xiàn)金屬綠色,尾巴顯現(xiàn)金屬藍綠色。
而且孔雀針蜥會隨著不同的情況變化綠色的鮮艷程度。

第一次從快遞中拆出這個物種,
可能會心想“這墨綠的一坨,一般般吧”
而當我們把環(huán)境布置好
把它放入一會之后

“awsl”
它就像存在在潘多拉星的奇幻物種一樣
滿滿的綠色隨著它對環(huán)境的適應
仿佛要溢出來一樣
但這份華麗的轉(zhuǎn)變獨屬雄性,這點和公孔雀一樣。雌性秉承一貫樸素的顏色,下圖看下公母的區(qū)別。

當氣溫比較低的時候,公個體會褪色,
購買一對時,放在飼養(yǎng)箱里加溫就可分辨出公母

雄性身體尾巴顏色會變,下巴腹部都會出現(xiàn)湛藍
雌性身上還會有特殊的黑斑點
飼養(yǎng)環(huán)境
孔雀針蜥喜歡環(huán)境四個字“高溫高濕”。
高濕不必多說畢竟是雨林物種,高溫是因為它們很喜歡日光浴,但溫度超過閾值又很容易掛掉,所以它們的高溫環(huán)境應該是一個有高溫熱點且有很大的環(huán)境溫度范圍(說人話就是必須要庇蔭處),還必須要 UVB 照射的環(huán)境。

維持濕度的辦法很簡單,如果資金充裕建議直接上自動噴淋設(shè)備(或者人工加霧),如果囊中羞澀每天手動噴壺加濕一到兩次(因為每天還有打理環(huán)境喂食,其實每天用噴壺噴兩次處理起來時間沒加多少),無論哪種設(shè)備,淺水盆都建議放置。

墊材選用保濕型,類似樹皮、腐植土、椰土、無菌蘭花土等等,記得要鋪厚點,厚度差不多是所養(yǎng)蜥蜴軀體厚度的兩倍,孔雀針蜥有鉆墊材的習慣,滿足下物種天性,讓它們更有安全感。

濕度這個指標過猶不及,太高的話整體衛(wèi)生狀況就難保證了。維持在 70 % 左右,并有噴淋(無論自動手動)就行。
溫度直接看數(shù)值,可以短時間低于絕不能一刻高于。白天環(huán)境溫度 26 ~ 30 度之間,熱點溫度不能高于 35 度。夜間最低溫度 21 度。

剩下的就是記得在環(huán)境中設(shè)置一些攀爬處和躲避處。發(fā)揮想象力,把環(huán)境布置的漂亮點,它們同樣會以華麗的體色和活躍來回報飼養(yǎng)者。
別瞎喂
食性上,其實孔雀針蜥是雜食動物,它們也會吃原產(chǎn)地的水果、花朵、樹葉等等。只是昆蟲類食物占的比重更大。
別看孔雀針蜥體型小巧,貌似弱不禁風,其實它們的食欲非常強,到手后第一時間就會開食。但這個時候,反而是最要小心的,它們的腸胃可食欲那么強,沒有適應環(huán)境前就吃大量食物,很容易造成吐食。

這還是一只剛出生沒多久的幼體
循序漸進,第一天進入環(huán)境不必馬上投喂,往后慢慢增加投喂的量。像面包蟲這類外殼幾丁質(zhì)特別高難消化的飼料昆蟲,初期就不建議放入食譜了,后期適應環(huán)境后,也要控制住量。
第一推薦的食物是大小合適的蟋蟀。鈣粉維生素莫忘。
適合遠觀的爬寵
孔雀針蜥算半個純觀賞性爬寵:神經(jīng)質(zhì),移動起來電光火石。

上一個被達叔冠以觀賞性爬寵的是橙頭刺尾鬣(已收錄到達爾文計劃里,可通過名字查詢),孔雀針蜥的移動被形容成電光火石,那橙頭刺尾鬣的速度就是閃電本體,它不止神經(jīng)質(zhì)還非常機警,幾乎不在有人盯著看的時候進食。被它們從面前閃逃幾次,就可以打消互動的念頭了。
那對比來說,孔雀針蜥就好多了。它們一見到吃的,就什么都忘了。如果你運氣好,抽到一只膽子特別大的 SSR 級孔雀針蜥,還是可以體會到比較好的互動的。

繁殖
繁殖方面,它是卵胎生的物種,雌性會直接生出小寶寶。一胎通常 5 ~ 7 只。據(jù)說一胎最多會生 15 只。




延時鏡頭,剛出生就好活躍
考慮到這個物種,成年雄性的領(lǐng)土意識非常強。如果考慮一缸養(yǎng)多只的話,推薦一公多母的配置,還可以體會繁殖的樂趣。

更 多 該 物 種 文 章
文丨達叔
編丨達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