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 “夏至”和“冬至”
◎賴肇鏞

《江西日?qǐng)?bào)》2000年4月19日第6版《二十四節(jié)氣釋義》一文中,對(duì)“夏至、冬至”是這樣解釋的:“表示夏天和冬天來到。又因夏至日白晝最長(zhǎng),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代又分別稱之為日長(zhǎng)至和日短至?!?/p>
釋義中有兩處值得商榷:一是把“至”解釋為“來到”,不妥。“至”在這里是“極”之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夏至、冬至指的是夏、冬兩季晝夜時(shí)間長(zhǎng)短之極。二是“夏至日白晝最長(zhǎng),冬至日白晝最短”,也不準(zhǔn)確。夏至這天北半球晝最長(zhǎng),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冬至這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zhǎng),南半球亦相反。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0年第9期《一針見血》欄目。)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