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奫燦/Yunchan Lim】“音樂是為了治愈才誕生的”(220629)
翻譯:白思特
【僅供學(xué)習(xí)交流,禁止一切形式的轉(zhuǎn)載、復(fù)制、摘抄、截圖】?

Q:面對紛至沓來的關(guān)注,你應(yīng)該有點疲于應(yīng)對吧。現(xiàn)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A:我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最想做的是看新樂譜,或者干脆休息,也想盡快學(xué)習(xí)新的曲子,早日把它搬上舞臺。
Q:你在獲獎之后說過“非常心煩 很慌亂”,這樣的獲獎感言非常與眾不同。你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A:因為我在報名比賽的時候完全沒想過能獲得這樣的獎項,而且我知道我自己存在著許多不足,能得到這個獎讓我非常心煩,很慌亂。而且我從現(xiàn)在就得開始為日后的演出做準備,所以并沒有特別高興。
Q:不少人都認為你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xié)奏曲會成為傳說。你應(yīng)該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練習(xí)這首曲子,而且想必也花費了不少時間。你在這個過程中都學(xué)到了什么?
A:其實拉赫馬尼諾夫被稱為“俄羅斯的巴赫”,(他的作品中)不僅有旋律以及和聲,還有上、中、下三種旋律、最下面的低音部分和專屬于每個人的聲音,所以我為了不錯過每個樂句、每個音節(jié)而付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給我的教導(dǎo)是:探討、反復(fù)探討、反反復(fù)復(fù)的探討,這種像削骨一樣的努力是音樂所必須的東西。

Q:你曾經(jīng)在之前的采訪里說過你想進山里彈琴。
A:其實那句話不是我真的想進山里彈琴的意思。因為其實音樂畢竟也是商業(yè)性的東西,我從小一直相信我只是喜歡音樂才開始彈琴的,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看到了很多很現(xiàn)實的東西,才知道音樂還是和商業(yè)性分不開的。我說自己想進山里彈琴是為了表達我想拋下一切,一直和音樂在一起的心情。
Q:你對鋼琴的初印象是什么?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經(jīng)歷又是什么呢?
A:我心里一直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叛逆心理。常常是老師讓我彈某首曲子,如果它沒法從音樂方面打動我,或者我不喜歡它,老師就會說:“這個對你來說太難了”或者“你很難理解”。但我下一周回課的時候仍然會把這首曲子帶上,因為我一直有一種想要挑戰(zhàn)的想法,小時候這種感覺是最強烈的。其實我已經(jīng)不記得我第一次摸到鋼琴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感覺了。我曾經(jīng)在非常尊敬的幾位(鋼琴家)的采訪里讀到,他們覺得鍵盤的聲音很神奇,那是一種人類能夠感受到的、非常偉大的感情,但我其實沒有那種記憶。“我想表達的東西能夠通過鋼琴傳達出來”,這一點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Q:聽說音樂家在演奏的時候除了聽覺以外,還通過其他五種感覺來感受聲音。你除了聽覺以外還會怎樣感受音樂呢?
A:其實我在彈琴、還有站在舞臺上感受到的是,其實鋼琴聲音是用心來聽的,其實我說的話可能很難讓人相信,我在彈鋼琴的時候會現(xiàn)在心里想象那種聲音,接下來演奏的話,那種聲音常常會出現(xiàn),雖然通過耳朵判斷也有版主,但其實我覺得由心而生的東西是最重要的。
Q:許多音樂家即使每天花大量時間練習(xí),也很難對自己的水平感到滿足。能夠讓你不斷把手放在鍵盤上的動力是從哪里來的,讓你重新開始練習(xí)的理由又是什么?
A: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心里來的,我最大的動力就是比如,因為有非常偉大的音樂存在著,這個存在本身就是我一直能夠堅持下去的原動力。而且其實音樂家獨自練習(xí)的時候是很孤單寂寞的,但很多人在明知這點的情況下,還一直愿意為我加油,我才能像現(xiàn)在這樣(彈琴),

Q:音樂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A:其實音樂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溝通,在人類無法通過語言交流的時候,能通過音樂交流,在人類不想表現(xiàn)最痛苦的考驗、或者正在經(jīng)歷最深刻的痛苦時,音樂會從那里誕生。比如貝多芬,還有太多的作曲家都是在考驗和痛苦中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偉大的作品,這是我們大家都能明白的一點。其實我用這些例子只想說明,音樂最終還是為了溝通而生的,從痛苦中誕生的音樂能夠治愈痛苦。我不想像其他人在采訪中用很簡單的方式說“我想通過音樂給大家?guī)戆参俊薄R魳氛娴氖菑耐纯嘀姓Q生的,所以如果我能通過音樂上的交流讓聽眾從中獲得到某些東西,我就非常滿足了。
Q:有很多觀眾都很喜歡你,你想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怎樣的印象?
A:我最喜歡的鋼琴家之一尤里·葉戈羅夫說過,他希望在自己離世后,能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在音樂上富含詩意的、一直為音樂而活的人。我也是這么希望的。
Q:有人認為你以后不需要再參加比賽了。你以后的短期、中期、長期計劃是什么呢?
A:其實,雖然我今天有可能馬上就會死掉,或者下星期會死,但我希望能夠演奏每位作曲家留下的重要作品,比如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平均律,還有貝多芬的奏鳴曲、莫扎特的奏鳴曲等等,這些就是我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
Q:你提到了哥德堡變奏曲。你之前說過,希望你的第一張獨奏專輯是格倫·古爾德的出道專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你現(xiàn)在的想法還和當(dāng)初一樣嗎?
A:我知道這部作品是在小學(xué)二年級進入藝術(shù)殿堂academy以后正式開始學(xué)琴的時候,當(dāng)時買了基辛的肖邦專輯和格倫·古爾德的巴赫專輯,那張巴赫專輯就是哥德堡變奏曲。當(dāng)時我還不知道哥德堡變奏曲是什么,就放著隨便聽聽,因為太喜歡就聽了一整天。我當(dāng)時也不知道它是多么偉大的作品,只是因為太喜歡。我好像已經(jīng)說了10年了。如果我要出國際專輯的話,當(dāng)然要彈哥德堡。雖然不知道現(xiàn)實情況會變成什么樣,但我的愿望清單里一直有哥德堡的名字。

Q:最近有不少韓國參賽者在世界各大音樂比賽中獲獎,甚至有“K-classic”這樣的詞語出現(xiàn)了。你想對以你為榜樣的韓國年輕音樂家說些什么?
A:其實如果以我為榜樣的話,未來真的會變得很黑暗,也沒有什么發(fā)展機會,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把我當(dāng)做榜樣。雖然我現(xiàn)在在韓國,但我的心一直和1900年的偉大鋼琴家們在一起,比如謝爾蓋·拉赫馬尼諾夫演奏的肖邦專輯,從我小學(xué)二年級起,那張專輯就一直在我心里,當(dāng)時霍洛維茨也在。我個人很喜歡old russian school音樂,他們演奏的曲子我能夠很輕易地在ytb上找到,雖然我現(xiàn)在睡在韓國,但我的精神在1900年,所以我不懂什么“K-classic”,我的精神在那邊(1900年)。
Q:你希望別人不要拿你當(dāng)榜樣?
A:因為我其實在過去的三年里,每天練習(xí)6、7個小時,犯過非常大的錯誤,陷入了非常抑郁和內(nèi)疚的情緒里。三年是非常漫長的。現(xiàn)在回顧當(dāng)時我自己的樣子,我會覺得,千萬不要有人活得像我一樣,我在三年的時間里一直活得很抑郁,我想對他們說,千萬不要那樣活著。
Q:那種抑郁情緒不能成為你的動力嗎?
A:我不太清楚。不論如何,鋼琴就是要每天一個人,在幾平米不到的、又熱又窄還沒有花紋的練習(xí)室里,而且我的練習(xí)室全是灰色,在里面每天練習(xí)7個小時,一直練了三年,我的精神在途中完全崩潰了,所以非常難過。
Q:你認為音樂能夠超越國境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A:和我剛才說得差不多。最終,音樂是為了溝通而誕生的,是為了治愈痛苦而誕生的,不論是多么強大的東西還是病毒,即使它再怎么努力試圖消滅我們的音樂,音樂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治愈它們)而生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們能夠超越人種的局限,理解古老的古典音樂。
【僅供學(xué)習(xí)交流,禁止一切形式的轉(zhuǎn)載、復(fù)制、摘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