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訓練常用數(shù)據(jù)一覽
1. 功體比(Power to Weight Ratio,PWR):是指騎手產(chǎn)生的功率與體重之比,通常以瓦特/千克(W/kg)為單位。計算方法是將騎手的最大輸出功率(以瓦特為單位)除以其體重(以千克為單位)。例如,一個體重70公斤的騎手,最大輸出功率為350瓦,其功體比為350/70=5W/kg。?在訓練中,功體比可以作為評估騎手強度和能力的指標。一般來說,功體比越高,騎手的爬坡能力和速度越快。?
2. TSS(Training Stress Score):是指訓練對身體的負荷程度,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包括訓練的強度、持續(xù)時間和頻率。TSS是通過將每次訓練的負荷程度(以
相對強度百分比和持續(xù)時間
為基礎)相加得到的。例如,一個60分鐘的高強度訓練,相對強度為80%,則其TSS為80*60*0.75=360。?在訓練中,TSS可以用來評估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以及對身體的適應程度。合理的TSS安排可以幫助騎手避免過度訓練和受傷。 TSS:0-150為輕度負荷,151-300為中度負荷,301及以上為重度負荷。? ?3. IF(Intensity Factor):是指訓練強度
相對于個體最大心率或最大功率的比例
。IF通常是以0-1的小數(shù)表示,其中1表示最大強度。計算方法是將訓練的平均功率除以個體最大功率,例如,一個騎手最大功率為300瓦,一次訓練的平均功率為240瓦,則其IF為240/300=0.8。?在訓練中,IF可以幫助騎手評估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以及確定訓練的目標和計劃。 IF:0-0.75為低強度,0.76-0.90為中等強度,0.91及以上為高強度。? ?4. NP(Normalized Power):是指一次訓練的平均功率,經(jīng)過特定算法處理后得到的一個更準確的指標。NP可以理解為訓練的“
真實
”強度,因為它考慮了訓練中的功率變化和間歇性質(zhì)。計算方法比較復雜,通常需要使用專業(yè)的軟件或設備來計算。?在訓練中,NP可以幫助騎手評估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以及確定訓練的目標和計劃。 ?5. AP(Average Power):是指一次訓練的平均功率,通常是以瓦特為單位。計算方法是將訓練期間的總功率除以訓練時間。例如,一個2小時的訓練,總功率為240瓦,其AP為240/2=120瓦。?在訓練中,AP可以幫助騎手評估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以及確定訓練的目標和計劃。與NP不同,AP不考慮訓練中的功率變化和間歇性質(zhì),因此可能不夠準確。 6. 心率(Heart Rate,HR):是指騎手的心跳頻率,通常以每分鐘跳動次數(shù)(BPM)為單位。心率可以用來評估訓練的強度和負荷,以及騎手的心血管適應能力。 心率:根據(jù)年齡和性別不同,心率的等級區(qū)間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安靜心率為60-100 BPM,最大心率為220減去年齡。例如,一個30歲的騎手最大心率為190 BPM。在訓練中,低強度為60-70%最大心率,中等強度為70-80%最大心率,高強度為80-90%最大心率,超高強度為90%以上最大心率。? ?7. 踏頻(Cadence):是指騎手的腳踏頻率,通常以每分鐘踏動次數(shù)(RPM)為單位。踏頻可以用來評估騎手的騎行效率和技術水平。 踏頻:根據(jù)個人水平和騎行環(huán)境不同,踏頻的等級區(qū)間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低踏頻為60-70 RPM,中等踏頻為70-90 RPM,高踏頻為90-110 RPM,超高踏頻為110 RPM以上。?
?8. 速度(Speed):是指騎手的騎行速度,通常以公里/小時(km/h)為單位。速度可以用來評估騎手的騎行效率和能力。 ?9. 坡度(Grade):是指騎行路段的坡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坡度可以用來評估騎手的爬坡能力和騎行技巧。 坡度:0-3%為平路,3-6%為小坡,6-10%為中坡,10-15%為大坡,15%以上為超大坡或山地。 . 各大自行車賽事對于坡度的分級: ?- Tour de France:4-5級為小坡,6-8級為中坡,9-11級為大坡,12級及以上為超大坡或山地。 - Giro d'Italia:3-4級為小坡,5-7級為中坡,8-10級為大坡,11級及以上為超大坡或山地。 - Vuelta a Espa?a:3-4級為小坡,5-7級為中坡,8-10級為大坡,11級及以上為超大坡或山地。 - Spring Classics(比如巴黎-魯貝、弗蘭德斯環(huán)道賽等):1-2級為小坡,3-4級為中坡,5-6級為大坡,7級及以上為超大坡或山地。??
?10. 溫度和濕度:是指騎行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通常以攝氏度和相對濕度表示。溫度和濕度可以影響騎手的體能和表現(xiàn),因此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