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國也不一定能學好外語!

我經(jīng)常聽到別人說“immersion”(沉浸學習)是學習外語最好的方法。如果“immersion”是指花費盡可能多的時間聽、讀外語,那我贊同那個看法。但是推薦“immersion”的很多人不是那個意思。他們的意思就是出國,去人人都講那個語言的地方生活。在我看來,這樣“immersion”的好處被很多人高估了。
現(xiàn)在和以前情況不同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之前,可以出國學習的外語學生的確有很大的優(yōu)勢。那個時候,學生在自己的國家很難接觸到足夠多的外語材料,講外語的機會就更難找到了。一旦出國,這兩個問題都可以解決。比如說,一個在80年代學習法語的人,第一次到法國以后才很可能是他第一次看法文報紙、看法語電視、聽法語廣播等等。同時,當ta在那邊的時候,基本無法接觸到自己原本國家的媒體。那真的算是提高外語的超好場合。學生不得不每天用目的語言溝通,只能看和聽目的語言的媒體,不可能看到和聽到自己的母語媒體。因此在那個時代,出國學習真的很有幫助。
● 多虧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明,現(xiàn)在一切都改變了。如今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從來沒有上過法語課的中國人完全可以在家就培養(yǎng)一口又流利又準確的法語。而同時她的雙胞胎妹妹則有可能在法國生活了好幾年以后都還是一點都沒有掌握法語。呆在國內(nèi)的人可以一整天都消費法語內(nèi)容,并跟網(wǎng)上的法國朋友或語言交換伙伴交流。住在法國的妹妹卻可以每天一整天聽和看中文,在網(wǎng)上跟國內(nèi)的朋友交流,以及在法國交上一群中國朋友。所以像這樣,我們外語學生如何花費自己的時間,自己每天多少個小時接觸到外語,就是影響我們語言進步的主要因素。
出國的作用被高估了
●我不是說出國學習沒用,而是它的用處被簡單地高估了。當然最理想的就是在目的語言的國家生活,以及每天都聽、讀、說,使用那個語言。這樣學生的進步會比以上提到的呆在中國的學生快,但是區(qū)別不會特別大。住在目的語言的國家的主要好處就是可以更容易認識到真正的“網(wǎng)下朋友”。在我經(jīng)驗中,跟網(wǎng)上對話相比,面對面的對話更刺激一點,所以學習的效率更好。另外,在國外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外語參與各種不同活動和不同課程。
● 理論上,在國外上班應該也對自己的外語很有幫助,但那絕對取決于工作的類型。在辦公室每天依靠外語閱讀、聽力、口語、寫作完成任務的人當然會培養(yǎng)出高的外語級別。但是在便利店或中國餐廳上班的人,通常每天都在跟客戶重復同樣類型的對話。這樣的人,除非他自己有意識地做其它學習和練習,否則他的外語能力很可能不會提高多少。
● 不少沒有在國外學習過的人都以為,如果自己可以在國外生活,就可以天天跟路上的人以及跟服務員練習外語。實際上很少人能夠跟路上的陌生人展開對話。如果你很少用母語那樣做,那很可能也不會通過外語去做。跟服務員和店員溝通的效果也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在同一天跟超市的收營員、餐廳的服務員、水果店的老板說的外語,加在一起大概等于2分鐘的外語練習,有幫助但是效果不大。
● 所以呢,任何盡可能多地通過外語來過日子的人會成功學會外語,但不出國的人也可以做到,只是相較而言,前者會更方便一點。由于網(wǎng)絡的發(fā)展,如今有好多沒有去過目的語言國家卻能說一口流利當?shù)卣Z言的人,但同時也有更多去過目的語言國家,在那邊呆了很久,卻還是不會說話的人。
現(xiàn)在正在海外生活的朋友們,你現(xiàn)在每天說最多的話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