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話題|Livehouse、音樂廳、劇場與小酒館...總有一款適合你!
最近,看到一個演出場地的朋友發(fā)朋友圈,“乞討請帶我一個”,還有一些博主發(fā)的,諸如此類的圖:

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樣的朋友,本來計劃春節(jié)假期休息休息,看幾場好演出。如今一個沒看上,提前買的票有的退了,有的推遲到遙遙無期的明天。
對文藝愛好者朋友們,這是沒有電影院、live、音樂會、演出、各種藝術展的三個月。然而對行業(yè)來說,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營業(yè)了2752天全年無休的電影院就這樣永久閉店,倒下的電影院和相關場所不計其數(shù)。就算國內(nèi)疫情可以在一兩個月內(nèi)結束,還是少去這種封閉空間比較安全,回血就更是難上加難。
在沒有演出的今天,望梅止渴一下,回味從前看過的演出。作者在北京上學和工作的幾年里,去過的各種場地大概不算少。每當想到散場后的燈光和夜晚,總會陷入那時候的回憶里。齊聚一堂,共度的幾個小時,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奢侈。有一些場地,已經(jīng)謝幕告別,永遠地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里。我們感謝曾帶來的美好,也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夠渡過難關。
SailingPetteri?Sariola?-?Phases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關于場地的話題。
單就指彈來說,有的演奏家喜歡與觀眾互動,甚至走入觀眾席;有的演奏家則喜歡專心演奏,甚至從頭到尾都鮮少與觀眾交流。
而聽眾喜歡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坐下安安靜靜地看一場演出,有的則喜歡換上平時不穿的衣服,去livehouse燥一燥。
各位琴友,我們一起來討論,你最想在什么樣的場地看演出呢?有沒有哪一場演出,因為場地的特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o.1 Livehouse

優(yōu)點:容量合適、氛圍好
缺點:舒適度一般、有時需要酒水消費
單看北京的Livehouse,承辦的風格多樣,雖然貌似以搖滾樂為主,但國內(nèi)的指彈演出,有相當一部分都選擇在Livehouse。相信這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種場地。
在容量和演出方式上,它對流行以外的音樂風格是相當合適的——不至于到演唱會的大型體育場館那么多人,但能讓你更high,享受荷爾蒙與腎上腺素的飆升。
相應的就是舒適度的問題,夏天的livehouse就是個悶罐子,在這樣的空間里被擠1-2小時,想要好的位置則又需要提前半小時以上到。如果不是真愛,很多人不會受這份罪吧。但是也有非常多的朋友樂在其中。
還記得在某場老樂隊的live中,竟然看到一位大哥搬著折疊凳坐在邊上。詢問得知是腰不好,久站久坐都不行,反正也是來聽歌,沒必要在前面跟年輕人一起蹦。
到現(xiàn)在為止,好像沒聽說過指彈有pogo、跳水、死墻。同時,指彈其實是全年齡向的,特別是還有很多小朋友??紤]到多方面因素,指彈中國如果在Livehouse舉辦演出,都會設置座位。
No.2 小型音樂廳

優(yōu)點:音質好、安靜、舒適
缺點:互動不方便
其實我相信,小型音樂廳是更適合很大一部分指彈的。雖然沒有一起搖的那種氛圍,但是這種很舒適和安靜的場合,相信曲風偏安靜的演奏家會喜歡,也更適合全身心投入欣賞音樂。
唯一可惜的是這種場地并不多。在容量方面的合適,意味著它面向的不是能夠填滿大型場館那么多的觀眾,又不像livehouse能夠承辦盡量多風格類型的音樂,并且有酒水方面的收入。在盈利方面,它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No.3 小劇場

優(yōu)點:舒適、安靜(便于聆聽)
缺點:互動不方便、部分場地有音質限制
小劇場一般承辦的都是小劇場戲劇,有時候也會承辦音樂演出。
相對于大劇場,它能與演出者的距離更近,演出的氛圍更好,也更適合低成本的演出。在小型音樂廳場地并不多的情況下,有很多演出都是在小劇場里進行的。
小劇場是對我們特別友好的一個場地,相當多的戲劇團體都通過小劇場逐步收獲口碑,進入更大的舞臺。在音樂演出上,能夠擁有與小型音樂廳相同的氛圍。
因此,也有相同的弊端:不太便于互動,也許Petteri Sariola在這樣的場地演出,就沒有在livehouse演出更爽。另外,有的小劇場其實根本就沒有擴音的設備。
No.4 咖啡館/小酒吧

優(yōu)點:互動非常方便、氛圍好、票價便宜
缺點:擁擠、音質限制、有時需要消費
這里指的不是駐唱,而是賣票的專場演出。目前指彈很少在這種場館進行。在國內(nèi)外,這種場地的演出風格大多是民謠、爵士、布魯斯等。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場地。國外的一些脫口秀、沉浸式戲劇、魔術等演出都會在這樣的場地,氛圍好,便于走下舞臺與觀眾互動,同時還與很多種可能可以探索,會給觀眾帶來非常不同和難忘的體驗。
當然相對的,這種場地的不舒適與livehouse相似??梢宰?,但是是人擠人地坐著,來晚的就得在后面站著。但是如果前面的人站起來,就什么也別想看見了。
不過,這類演出的售價一般在50-100上下,價格不會太貴,有的時候是免票但有最低消費的,有的時候甚至直接免票。
同時,這類場館還有一個與livehouse相近的小問題,那就是消費。有很多地方是不允許自己帶水的,如果渴了就得在里面消費,里面的東西也不便宜,有時候不大合口味。很多和我一樣需要隨身帶保溫杯和熱水、不能喝冷飲和酒的朋友,在這類場館里還是比較難受的。
No.5 高校紀念堂

優(yōu)點:容量合適、周邊氛圍好
缺點:互動不方便、環(huán)境一般
高校紀念堂的演出,有點類似于小劇場和小型音樂廳。能在看演出之前,在大學校園里走一走,還是很愜意的吧。
如果指彈演出在這里進行,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喜歡的。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缺點,其實氛圍的分打得很低,是因為雖然類似于小劇場,但是里面的環(huán)境布置其實是有些令人失望的,畢竟原本只是為了滿足學校內(nèi)部活動的需要,作為演出就有些不夠了。
有的地方不但拍照出來不好看,甚至還有點簡陋,比較影響演出的氛圍。另外,音響效果能不能保證,也因場館而異。
No.6 園區(qū)場地

優(yōu)點:環(huán)境好、互動方便、時間不限制
缺點:地理位置、容量不固定、不夠專業(yè)
園區(qū)場地,指的是有一些藝術園區(qū)中,會有一些比較大的房間來承辦演出和其他社交活動。
這樣的場地,裝潢布置乃至周邊環(huán)境一般都比較令人賞心悅目。而且時間是最大的一個優(yōu)勢,可以承辦下午的演出。這是其他場地很難做到的,因為大概沒什么人愿意下午去Livehouse和小酒館吧。
這一類場地由于布局的設置和空間大小有限,有時候甚至不需要額外擴音。
但是一部分園區(qū)場館,并不是專業(yè)用來承辦演出的,在布局上不是很適合觀看,如果需要擴音可能也沒有專業(yè)人員進行對接和操作。
而且,很多園區(qū)都是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交通不太便捷。不過,目前還是有很不錯的園區(qū)內(nèi)的場地的,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可以考慮舉辦小型活動。
No.7 戶外

戶外演出我將其劃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音樂節(jié)。
國內(nèi)有一些指彈吉他音樂節(jié),如指彈中國的WAGF,這可以說是屬于指彈愛好者們的凈土。
但是這些音樂節(jié)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音樂節(jié),都沒有選擇戶外演出。而每年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音樂節(jié)上,也沒有指彈吉他的身影。我想大家都知道,這是出于對這種音樂形式本身的考慮。但是踏上音樂節(jié)的舞臺,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分出了另一種,是因為作者在幾年前曾經(jīng)見證過這樣觀看演出的經(jīng)歷。一次是由于場地突發(fā)狀況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實在是找不到演出場地。演出者在無奈之下,選擇了與就近高校進行協(xié)調(diào),在高校的涼亭中進行了一場演出。
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當時的觀眾對演出者全都選擇了絕對的信任。可能很多演出者和觀眾都很難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有觀眾席,席地而坐,沒有擴音,大家圍在一起。這是無奈之舉,是一次美好的意外,但也許,這也是一種演出方式。
另一次,則是在北京一個胡同里,觀眾與音樂家集體完成的互動形式的演出,采取的是報名制度。這也是非常令人難忘的經(jīng)歷,大家一起在一個美好的下午,共同完成一個音樂作品。
在合適的季節(jié)和時間段,選擇更好的戶外場地,如小型的草地音樂節(jié),草坪,廣場,天臺...可以進行適當擴音。
這種類型的演出更像是聚會,大多是非營利性質的。不過我相信,有過這樣體驗的表演者和觀眾都會覺得很難忘的。
No.8 其他演出場地
曾經(jīng)和一位音樂人討論的時候,他提出過一個自己的想法,當時記不清是20人還是30人以上的場地需要備案,他想過在進行不報備的聚會性質的演出,不在專業(yè)的場地,并且人數(shù)控制在報備的范圍以內(nèi)。當時覺得是一個特別好的想法,雖然不是很賺錢,但這探索了演出者和觀眾新的關系,新的可能。
在這里,也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討論,你喜歡什么樣的場地?哪些場地令你印象深刻?你有沒有關于其他場地的新想法?可以結合實際,也可以天馬行空。

指彈中國WAGF“土味指彈”大賽開展中
【指彈中國】
淘寶:指彈中國
《君と僕》正版教學!不是王炸不上架
明星課堂|第001期:Don Ross《Tight Trite Night》視頻教學發(fā)布!
明星課堂|第004期:Don Ross《Michael Michael Michael》全中文教學
如果你也喜歡本文?不妨將它分享至朋友圈
本篇來自指彈中國編輯部
作者:陳曦白?編輯:JIN
【往期相關】
“所有琴友,買它!”你一定沒想過這樣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