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怎樣知道一個人是不是抑郁了?
有一位粉絲向我提了個問題,說:王老師,我身邊的有些人,整天看起來悶悶不樂的,他們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癥?
我們作為非專業(yè)人員,我們怎樣知道別人患有抑郁癥還是沒患抑郁癥,有什么簡單的方法?您說的ICD-10,還有DSM-5,那個我們不明白,也看不懂。
好,那我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通過你的觀察就可以知道,誰已經(jīng)處在抑郁狀態(tài),甚至已經(jīng)患上了抑郁癥。
我有這么一個總結,相信這個總結一定會在行業(yè)內(nèi)得到廣泛的認同。
抑郁癥患者一定有“六少”:
第一,說話少
原來還比較愛說話,能和家里人溝通,也能和朋友同學溝通,慢慢變得話特別少。話少,說明他的情緒在往下走,情緒已經(jīng)不支持他說話,也說明他的社會功能在退化、在減退。
因為社會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人際功能,人際交往主要是靠言語,你不說話了,你的人際一定是出問題了。
第二:活動少
就是基本上不太動,最多是吃個飯,洗個澡,刷個牙,大便小便,很少有其他活動了。
這個“活動”是有意義的活動,就是他的肢體處在一種相對不動的狀態(tài),不像過去生龍活虎。
第三:快樂少
看上去悶悶不樂,臉上沒有喜色,也不興奮也不高興,看上去非常的陰郁,郁郁寡歡,寡歡就是快樂少。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表現(xiàn),有人說抑郁癥就是“激情缺乏綜合癥”,而躁狂癥是“激情過剩綜合癥”。
躁狂癥非常地興奮,就像喝醉酒一樣說話很快,聲音很大,鏗鏘有力,非常興奮,精力旺盛,思維奔逸,喋喋不休,喜歡買東西,喜歡往外跑,他靜不下來,就是熱情過度。
而抑郁癥,是熱情不足,整個情緒狀態(tài)往下走。當情緒往下走,你自然不能感受到快樂了。
第四:交往少
就是很少看到他跟別人打電話,說個笑話,跑同學家里去,或者叫同學在家里來玩呀,積極主動地去找別人玩,找別人談問題、談合作或者是純粹是休閑,這些都大大地減少了。
原先還有朋友的,現(xiàn)在的朋友都疏遠了。你發(fā)如果現(xiàn)他開始疏遠朋友了,這個就麻煩了,疏遠朋友,就說明他的人際功能已經(jīng)在退行了?。
第五:吃飯少
食欲減退也是抑郁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表現(xiàn)。但也有個別抑郁癥,尤其是軀體抑郁癥患者,他的食量反而會增大。
抑郁癥的診斷要求里邊有一條是食欲改變食量改變,所謂“改變”就是和原來不一樣了,包含“吃的多了”和“吃的少了”,但是一定是跟以前相比較,大多數(shù)精神抑郁癥患者是吃得少了,食量減少了。
第六:睡眠減少
個別抑郁癥患者,尤其是軀體郁癥患者,他的精神癥狀不很突出,但是軀體癥狀非常突出,比如說食量增大,嗜睡,人發(fā)胖,明顯的疲勞感,高興不起來,感到心煩意亂,對于還沒有發(fā)生的事情做出悲觀的預測和解釋,這就是軀體抑郁癥的一些典型的表現(xiàn)。
但是精神抑郁的患者多數(shù)都是睡眠減少了,要么是入睡困難,要么就是早醒,要么就是中間醒來,醒來以后就很不容易睡著了。
那么,通過這六個表現(xiàn),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一個人是不是處在抑郁狀態(tài),或者已經(jīng)患上了抑郁癥。
如果有這六種表現(xiàn),那就趕緊帶他去看心理咨詢師,或者是心理醫(yī)生或者精神科醫(yī)生。
及早治療,是擺脫抑郁癥的最明智的選擇,如果耽延了,患者整個的認知就會發(fā)生改變,有些可能還向其他更糟糕的、更可怕的精神疾病發(fā)展和轉換。
抑郁癥現(xiàn)在是非常非??膳碌囊环N精神障礙,其發(fā)病率逐年在增加?,F(xiàn)在抑郁癥的發(fā)病率是百分之七左右,我們國家至少有七千萬到一個億的人處在抑郁狀態(tài),或者已經(jīng)有了抑郁癥了。
抑郁癥所消耗的醫(yī)學資源大得不得了,在世界各個發(fā)達國家,精神類疾病所消耗的醫(yī)療資源一直是第一位,遠遠超過腫瘤,超過糖尿病,超過心臟病。發(fā)達國家基本都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要及早預防抑郁癥,學會鑒別抑郁癥,把抑郁癥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或者在早期有效地把它控制好!
本文轉自”王國榮與眾不同的心理學“公眾號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nèi)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nèi)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