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去風險” 對世界經濟增長可能不是好消息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夏賓)
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第三屆“智薈中歐·北京論壇”日前在京舉行,論壇聚焦全球價值鏈調整中的機遇和挑戰(zhàn)等議題。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在論壇上進行視頻發(fā)言。他表示,所謂“去風險”對世界經濟增長而言,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拉米稱,總體來說,全球目前正在發(fā)生的是效率和安全之間的再平衡。效率源于國際分工帶來的裨益,關注安全是因為有必要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這種再平衡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供應鏈,從而影響經濟,我們得努力回答這一問題,以便為未來做準備。”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看變化仍在進行中,一個是市場驅動的“去風險”,引發(fā)了一定程度的重組,另一個是政府推動的“去風險”,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脫鉤”。一方面,市場驅動的供應鏈重組轉化為多元化發(fā)展,企業(yè)希望減少對單個或若干上游供應商的依賴,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供應鏈的區(qū)域化發(fā)展。
另一方面,出現了更多由政府推動的貿易措施,比如限制、禁令等,這對供應鏈造成影響。還有一些新的貿易協(xié)議出現,其目的是確保參與方能獲得綠色轉型等領域所需的重要資源,芯片和半導體等領域也存在出口限制措施。
“目前就數據而言,這一切對貿易的影響還不夠清楚,但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影響清晰可見?!崩妆硎?,近年來外國直接投資數據顯示,近岸投資趨勢頗為明顯。若公司想在海外投資建立新供應鏈,就會傾向選擇更靠近本國的地方,這表明安全顧慮在增加。
在拉米看來,低效的供應鏈成本更高。打造供應鏈本是為降低成本,如果以適得其反的方式重組供應鏈,就會增加成本,影響為世界創(chuàng)造新附加值,因此會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