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黑色遺跡
希蘇營地本身就離0公里線不遠,只要一會兒就能看涇渭分明的黑色分界線,跨過這條線,土地就猛然一黑,空氣也涼了幾分。
而在0公里線處,植物的長勢也截然不同,兩個相隔不遠的草叢,一處低矮碧綠如春,而另一處則葉片直挺,渾身呈墨綠色。
這兩種差距巨大的植物其實是同一物種,雜草的草籽落入黑色地域,就會發(fā)生異變,變成這種擁有鋒利葉片的……雜草,不僅生命力頑強,而且繁殖極快。如果不是因為黑色遺跡里面的生物無法在黑色遺跡外存活,只怕不需要一年就能鋪滿整個邊際。
來往這里的人都叫它扎胎草,因為普通的橡膠車輪走在上面很容易就刺破,而處理辦法也只有三個,要么換特殊防扎輪胎,要么敬而遠之,要么直接放火除掉。道安濟的車輪算是用特殊材料制成,自然不會懼怕這種雜草。
0到200公里算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區(qū)域,道安濟沿著已經(jīng)開裂嚴重的高速公路,自由的馳騁在這片黑色的原野上,但越往里面,荒蕪的感覺就跟嚴重,經(jīng)常會有一種這個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荒涼感覺,倘若在廢土電影里,這種獨自一人的感覺會很棒。但很可惜,這里是黑色遺跡,一但出現(xiàn)這種感覺就說明你的情緒受到了影響,黑色遺跡本身就會影響人的情緒,放大或扭曲人的負面感覺,越往里,這種影響就會越強烈,從而產(chǎn)生極度的抑郁情緒,讓人走向極端。
在黑色遺跡里自殺的人數(shù),其實遠高于被怪物吃掉的人數(shù)。
“滴?。。。 ?/p>
路上和一輛開著車燈的運貨卡車相錯而過,對方友好的鳴了一聲車笛,道安濟也按動車笛,回應(yīng)了一聲。
黑色遺跡真的是十分危險的地方,除非是一開始就抱著惡意進入或者遇到絕境,遇到陌生人相互間都會友好的問候與相互幫助,這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邊際人員特有的習(xí)慣,延續(xù)了幾百年之久。
告別了這個偶然遇見的車輛,在三個小時后道安濟就已經(jīng)越過了200公里線,進入了第二階段。
這里的土地更加黑暗,即便開著車燈,眼前的景色也是灰蒙蒙的。土地不再干燥,而是變成了浸入雨水的軟噠噠樣,一腳一個坑。植物也不再是之前的扎胎草,而是一種飛快游動的,然后底部緊緊吸附地面的連串植物。一般來說,邊際的人喜歡叫它伏地虎,畢竟這種植物和爬山虎很像-喜歡吸附在物體的表面生活。
它們的莖很粗,但葉子很細小,黑色遺跡里面的太陽并不強烈,光合作用對植物來說一點都不吃香。
而且這種植物平常也不扎根,單純像蛇一樣依靠扭動與伸縮來移動。只有當它們?nèi)狈δ芰繒r,它們才會伸出細小的尖刺扎入土地來吮吸營養(yǎng),不過這片貧瘠土地的營養(yǎng)哪能夠伏地虎來吸收?伏地虎游動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捕獵。
無論是什么東西,伏地虎都會很快的感應(yīng)到,然后迅速攀附上去,用尖刺固定住,如果是生物的皮毛,這種固定就是刺入,然后用尖刺里隱藏的尖嘴撕咬吞噬。而且伏地虎覆蓋吞噬的速度賊快,以前就聽說有個少年太困了從車上掉下去,一車人想停車救援少年,結(jié)果被伏地虎覆蓋車身全軍覆沒的故事,告誡人們千萬不能在有伏地虎覆蓋的區(qū)域停車。
如果你把伏地虎掰開,就會發(fā)現(xiàn)表面會是很多細小的缺口,那就是伏地虎的嘴,而里面流出來黑色的物質(zhì),那就是伏地虎的血液。
在黑色遺跡200公里線以后,是不存在只吃素的動植物的,無論是大的動植物還是小的動植物,每個都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爭奪領(lǐng)地不僅發(fā)生在動物身上,也有可能發(fā)生在植物身上。
不過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存在伏地虎的區(qū)域很少有其他怪物活動,可以安心的加足馬力飆車,道安濟暢快的握住把手,將車速提升到最大,厚重的車輪碾過無數(shù)的伏地虎,黑色的汁液甚至濺到了后視鏡上,看來回去后又要洗車了。
再往前就通過了伏地虎的范圍,此刻道安濟已經(jīng)前進了大概300多公里,一半的路程,而時間也過去了差不多五個小時,凌晨一點。
按理說現(xiàn)在肯定是漆黑一片,但前面的地平線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陽光。道安濟停下車輛欣賞著這淡淡的美景,此刻如同朝陽出來前的那一瞬,雖然披上薄霧,但依舊熠熠生輝,讓人心生希望。
不,那其實不是陽光,而是散發(fā)著光芒的樹叢。學(xué)名不知道,但邊際的人喜歡叫它夜毒樹,它散發(fā)著如陽光樣溫暖的光線,吸引著動物向里前進。
只要稍微懂一些黑色遺跡的環(huán)境,人都會懂得要避開這種怪物叢林,每個夜晚,夜行性的動物都被光線吸引到這里,而夜毒樹也會在這里釋放興奮性氣體,讓動物變得興奮與好斗,開始廝殺,捕獵與繁殖后代。
至于怎么捕食,夜毒樹的樹干有一個缺口,里面的氣味在吸食完氣體后會變得非常有誘惑力,讓走進的動物愿意奮不顧身的跳下去,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放在人類這邊,大概意思就是有人免費給你們提供場所提供小丸子給你們嗨,然后隨機選擇兩個倒霉蛋的命當報酬。
小心翼翼繞了遠路,中途又見到了不少奇形怪狀的動植物,但都避開或者跑掉了,500公里線內(nèi)愿意主動捕食并且能追上開車逃跑的人類可不多,而白天會有很多恐怖的大型生物來這里捕食,夜晚走反而更安全一點。
距離營地已經(jīng)過了400公里,又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樹木,它長得很高大,大概20米高,只不過沒有多余的樹枝,只有頂部光禿禿的一片呈圓形的樹葉,而且整體歪歪斜斜,好像是小孩畫的簡筆畫。
綠帽子樹,啊不是,達爾斜樹也是需要注意的樹木之一,它是以一個遺跡研究學(xué)家達爾的名字命名。整體看起來很歪,就像斜塔一樣,當他們成長到一定高度樹干就會發(fā)生斷裂,頂部會摔在地上,果實會掉落,重新扎根,生長,破碎的樹干和葉片化為養(yǎng)料,為新的斜樹提供能量。
而且斜樹的果實也不少,這個時候會吸引很多生物前來捕食,爭搶過后剩下的果實基本上不足百分之一。如此樂于分享的行為,經(jīng)過會被邊際的人笑話成“老好人樹”。
不過實際上,斜樹的這種行為可不是為了奉獻,種子會隨著動物的糞便掉落到其他地方,相當于將動物當作工具動物。在生長的時候會吸引一些會攀爬的動物爬到高處,但高處的樹干具有大量的膠水,被黏住了只會被吸收。而且知道這種果實香,在斷裂的時候下面會守一批動物等著,砸死幾只變成養(yǎng)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別說,聽說還真有探險家和獵人被這種樹砸死過。
由此又想到了另外一種樹,果實在被吃掉后會寄生到捕食者的體內(nèi),消化它的營養(yǎng),足夠生長了再把捕食者吃掉,不過這里沒有見到,也就不想那么多了。
不知不覺邁過了500公里線,從這里開始道安濟就要小心一點了。500公里線后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有影響感官:出現(xiàn)幻覺,身體失衡都是小事,最怕的是失去方向感,你感覺你是在往邊際走,說不定是在往1000公里線跑,遲早會死在捕食者嘴里。
小心降低了速度,外骨骼的監(jiān)控模塊也全功率運行,防止自己路線出現(xiàn)錯誤。500公里線后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地表移動會帶動身體發(fā)生偏轉(zhuǎn),除了少部分東西可以充當?shù)貥耍蟛糠謻|西,例如山坡,溪流,樹林都不可靠。
同時,這里也有更多的捕食者在沉眠著,道安濟也不敢用之前游山玩水的性質(zhì)前進,慢慢摸索著,花費了足足十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的六百公里處。
現(xiàn)在的時間是已經(jīng)到達正中午,但天是無比黯淡,黑色遺跡里面的環(huán)境永遠這這幾種,陽光永遠不足,要么如下雨前那樣黯淡,要么如日落時那樣昏黃,要么是深夜后那樣漆黑,也很少看見星光與月光,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的普通人根本無法在這里存活。
“地標是一個戰(zhàn)列艦的殘骸,(467,234),以戰(zhàn)列艦的前端為起點,往正西前進2600米,然后往東偏南35°走1700米,會看到一個推進器的殘骸,以殘骸上紅色標識為起點,的再往東走2000米……”
中間路過了以前戰(zhàn)爭機器的殘骸,上面的刻痕說明了時間的久遠道安濟握著表盤,小心前進著,摸索了兩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就是這里?”
那是位于兩座山體之間的建筑,整體看上去破破爛爛,長相就是一座碉堡樣的廢墟,外面也沒有什么顯眼的標志。
“以前還真沒有來過這,不過這地方竟然在一個山谷里,怪不得沒人發(fā)現(xiàn)……”
山谷是500公里線到1000公里線里最復(fù)雜的地形,本身就高聳,加上地形變化迅速難以找到路,無論進入還是出去都非常麻煩,只能用無人機慢慢勘測,至于載人機?在黑色遺跡內(nèi)空氣動力學(xué)不是很適用,燃料的性質(zhì)也可能發(fā)生改變(即便是凈化過后的希礦,也有可能被污染)只要不擔心摔死其實還是可以的,況且誰沒事送個飛機到500公里遠的地方來?被怪物盯上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今天這么順利的就進入了山谷中,也讓道安濟對中間人的勢力產(chǎn)生了一些懷疑。山谷地形的偵查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將坐標盯的這么詳細,進入也必然不成問題,既然如此,那為什么讓我自己來?
不過過多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了反而讓自己疑神疑鬼,一但被放大情緒就要遭殃,道安濟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全力去完成任務(wù)。
“進入地點是在二層墻壁上的通風(fēng)口,足夠容納一人通過……找到了。”
很快就注意到那被風(fēng)沙掩埋一半的通風(fēng)口,道安濟用力扒了扒,終于露出了里面還算干凈的長管道,幾百年的時間竟然還能保存這么完好,真的不可思議。
“從這里自行200米然后向左拐,就能到達下面的通道……”
道安濟沒有立即下去,而是先返回車輛的旁邊,小心翼翼用障礙物偽裝好自己的車,再撒上怪物平常都避而遠之的惡草水,才又返回了通風(fēng)口,準備進入。
任務(wù)開始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