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鄉(xiāng)村教師》
這是一個偏僻,落后,愚昧的小山村,是的,所有人都這么說他,但有誰知道山里面的難處呢?他們愚昧,他們落后,他們貧窮,他們毫無希望。無知,讓人都變得下作起來。
他是這個小山村的老師,小學老師,一個初中學歷的鄉(xiāng)村教師,是這個山村里學問最高的知識分子。20年前,他來到這里,來到這個落后、愚昧,毫無希望的山村,教育一群山村里的孩子,他的世界就在這里。
他來到這里,并非什么轟轟烈烈的夢想,或是理想。這僅僅只是因為一件小事,他自幼喪父喪母,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待他如子,教育了他,是他給了他希望。
所以,他回到了這里,回到了這個已經因為沒有老師而廢棄了好幾年的鄉(xiāng)村小學。他立誓要將這些山村的孩子帶入知識和科學的殿堂,雖然他知道的很難很難,雖然他知道,現(xiàn)在孩子們的瞳孔里倒映的是紙錢和燒香的火焰。
他已經無力斥責他們迷信了,太累了,無力了,他患了食道癌,無力治療。按理說來他的工資雖然不高,但孤身寡人,幾年下來也攢下來能夠治療的錢。能看到孩子們那沒有多少油星的飯鍋,他總是買些肉,買些豬肉。
它無意于宇宙的廣闊,人類之渺小,那不是他的世界。孩子,那朗朗書聲,這是他的世界,亦是這小小山村的星火。
這愚昧而毫無希望的山村呵,他無力改變什么。
他恐懼,但他無能為力,在他死后,這個傾注了他畢生經歷的鄉(xiāng)村小學也將隨之消散。但這是他的世界,孩子們是希望,他只想叫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不管他們是否會走出大山,但上過學的娃總歸和不上學的不一樣,他們是一縷微不足道的火苗。
他不管宇宙之廣闊,人類之渺小,這小小的山村,是他唯一的世界。
半年逐漸過去了,他漸漸的虛弱了,再也無力了。好在,這屆畢業(yè)班也要完成他們的學業(yè)了,但他還想要,想要多教會他們一點兒什么東西。
在床上,周圍是孩子們,看著微弱的燭火啊,他知道,他快要燃盡了。他看著孩子們,開始了最后一節(jié)課。
昨天他教的是語文,教的是《狂人日記》,這雖然不是教學大綱里的內容,孩子們雖然也不會聽懂,但這是希望,今后總歸會懂的。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F(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shù)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他朗讀著。
今天他要教物理,孩子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它,今后也可能從來不會再聽到。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這些幾百年前歐洲那個已經入土的卓越大腦里的理論,被幾百年后一群操著濃重西北口音的孩子們朗誦著。
他感覺燭火將要熄滅了,他已經看不清孩子們的臉了。
孩子們朗誦著,背誦著,哭著。
燭火滅了,他死了……
宇宙是多么廣闊??!人類又是多么的渺小。他死了,只有他的世界在意他。
孩子們的希望,雖然很多人會和他們的父輩一樣,迷信愚昧,毫無希望,但星火總會燎原,不是嗎?
在
牛頓第一定律: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中
是一個山村的希望,無關宇宙。
寫到一半,發(fā)現(xiàn)沒時間了,先寫這么多,下下周再說。
我是臨安,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