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
員工積極性不高,推一步,走一步,一旦管得松點,便開始懶散,甚至,三番兩次有人離職。
這些狀況,真的都是員工的問題嗎?
著名管理學家陳春花曾說過: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
想要員工積極上進,對公司忠誠,管理者至少要在這3個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1—
錢要給到位
讓員工得到應有的回報
前幾年,很多公司都學習華為的狼性文化。
關于狼性文化,曾在華為工作過的自媒體人焱公子,在一篇文章寫道:
在華為,每一個入職的正式員工,幾乎都會被要求簽署一份“奮斗者協(xié)議”:
我自愿申請成為公司奮斗者,自愿放棄帶薪年休假,自愿放棄非指令性加班費。
與之相對應的,是華為的高薪。
正如任正非所說:公司不會虧待奮斗者。每一個在華為奮斗的員工,都能獲得相應的薪酬回報。
有人批評這種狼性文化,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都很高。相反,那些只要求員工付出,卻沒有相應回報的公司,大都留不住人。
朋友的表哥,幾年前跳槽到一家通信公司做技術,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待了2年,終于熬不住,辭職了。原因無他,工資太低了。
用他的話來說,“公司啥都對標華為,工資為什么不對標華為?”
為什么還是留了2年?因為他覺得這個領導能教他很多東西,所以一邊忍受著低工資,一邊默默跟著領導學習。
當然,該學的都學了,業(yè)績也很出色,所以有了更好的機會時,他就選擇了離開。
類似朋友表哥這種優(yōu)秀員工離職的現象,并不是個例。
薪酬是一個人在組織中的價值體現,也是一個人在組織中被重視的程度。每個人都有過上更好生活的追求,也都有過上更好生活的權利。
如果一家公司只知道一味強調精神回報,也許可以暫時留住人才,但是長期來看,缺乏物質回報的組織,遲早會分崩離析。
—2—
公司有積極的價值觀
并且能堅定地落實
80、90后這一代員工,大多已經超越了溫飽需求。他們尋求一份工作,常常是為了通過組織來實現自己的追求。
有上進心,有追求的員工,往往會在意,一家公司的價值觀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
一家公司如果有積極的價值觀,就能夠凝聚一群自帶激情的員工,進而散發(fā)出更大的力量。
當然,價值觀可不是說說而已,必須做出來。
怎樣才算做出來?公司必須將價值觀貫徹到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反過來,如果員工按照公司價值觀行事,公司必須全力支持。
這一點,阿里巴巴可謂做到了極致。
馬云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阿里巴巴就是喜歡不斷給員工調崗,如果有人不接受,就會被邊緣化。
為什么這么做?因為阿里巴巴需要綜合能力強的人才。而綜合能力強,就意味著你必須到哪都能適應,無論與什么樣的人合作,都能搞得定。
阿里巴巴留到最后的人才,都是“身經百戰(zhàn)”。早期加入阿里巴巴,花名“雙兒”的一位員工,在職16年間,換了8個崗位。淘寶、口碑、阿里云、聚劃算、淘寶規(guī)則……后來又被調到現場娛樂事業(yè)部。
而談起這樣頻繁的調崗,她只是很平靜地說:其實,這在阿里,屬于“一般操作”。
如果說“雙兒”屬于被動調崗,另一位花名冷月的員工,則是三番兩次地主動挑戰(zhàn)。入職10年,她從市場部做到品牌部,接著又負責線下活動,現在是天貓總裁。而公司對她的要求,每次都“強烈支持”。
阿里巴巴在成立之初,就堅持擁抱變化,這個文化經過二十年的執(zhí)行,沉淀,培養(yǎng)出一大批在任何領域都堪稱優(yōu)秀的員工。
而不僅是是阿里人,許多阿里之外的人,對這家公司,都始終懷著好奇,熱情,和憧憬。
如果你一名管理者,你不一定要學習阿里巴巴的文化,但你必須有自己積極的價值觀,并且堅決地落實,只有這樣,員工才會愿意陪你一直走下去。
—3—
公司充分地信任員工
給他們足夠的成長空間
朋友李勇現在的領導,個人能力非常強,不僅擅長定戰(zhàn)略,對細節(jié)也吹毛求疵。
但是另一方面卻讓李勇非常煩惱。他覺得領導好像總不放心他,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
李勇負責寫文案,心里很多想法,非常想換個法子嘗試一下,但是領導從來不給機會,所有的細節(jié),都必須通過他。
時間一長,李勇覺得自己就是個打字的,把老板的想法打下來而已。這使他感覺到成長空間受阻,他希望自己可以對一部分結果負責,這樣工作起來更有激情。但領導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很多人都曾遇到這種情況,領導管理過度,什么事情都要插手,自己絲毫沒有發(fā)揮的空間。雖然最后犯的錯確實少了,但是沒有犯錯的機會,也就意味著失去了成長的空間。
充分信任員工這一點,優(yōu)衣庫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
優(yōu)衣庫的管理者,會在充分地評估事情的難度和員工的能力后,將事情交由員工獨立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關注員工做得好的地方,忍耐他們做得不足的地方,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犯錯,去成長。
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任由員工自由發(fā)揮,管理者們會時刻關注進展,并且在必要時,提出建議。
這個做法,既然保證員工在大方向上不出錯,又能夠給員工足夠的成長空間。
作為管理者,不能把員工捧在手心里,必須將他們扔出去,讓他們體會摔倒再爬起來的感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長得更快,而管理者若想員工保持積極性,并對公司有較強的忠誠度,一定要充分地授權,給足信任,給足他們成長的土壤。
員工和公司最好的關系,是互相成就。
員工努力工作,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公司為員工提供機會、資源、空間,幫助他們茁壯成長。
相互成就的結果,自然就是相互忠誠。
忠誠都雙向的。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以上3點,員工就會更忠誠,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END-
文章來源:網絡(如侵聯刪)
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