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未授權銷售怎么處理?
大家好,這里是利適網絡控價,想要了解更多處理方式,可以查看上方昵稱咨詢交流》
隨著電商時代的發(fā)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足不出門便可以擁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產品,另一方面網絡的優(yōu)惠力度也遠遠大于實體店。但作為品牌方來說,經銷商或者線下代理未經品牌方授權將商品掛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是對市場環(huán)境嚴重的不利。
線上與線下本就是品牌相伴而生來發(fā)展的,線下貨源沒把控好導致竄貨問題出現,一些竄貨的商家由于手里堆積了很多貨就開始將產品低價放在線上就行銷售,從而又影響線下的渠道發(fā)展,導致品牌的惡性循環(huán)。不僅影響了品牌的形象,甚至影響了圈內行業(yè)整個的市場秩序。品牌控價工作刻不容緩。我總結了一下目前大多數品牌方遇到的問題:
1. 低價亂價:經銷商未按照品牌商或廠家指導價格, 低于指導價格進行網絡銷售的行為,對品牌商整體的價格體系造成巨大的沖擊,嚴重紊亂了原有經銷商的體系
2. 知識產權侵權:可以分為商標侵權、著作權侵權、專利侵權。指未經過品牌商授權,私自盜用品牌商標銷售產品、盜用品牌旗艦店官網圖片文字及視頻用于自身寶貝鏈接以及侵犯產品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發(fā)明專利的行為。
3. 非正規(guī)授權銷售:沒有預先經過品牌方允許,個人或者公司私自在網上開店進行銷售;線下的經銷商未經允許私自在網上開店進行銷售同樣是非授權銷售的一種行為。
4. 竄貨水貨:由于產品經銷網絡中的各級經銷商和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驅動,沒有按照品牌商規(guī)定的市場進貨渠道拿貨,使所經銷的產品跨區(qū)域、跨渠道銷售。
5. 假貨山寨貨:未經品牌商授權銷售,無正規(guī)渠道進貨,屬賣家私自生產制造,借用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銷售質量不達標不合格的假冒偽劣甚至山寨產品。
遇到以上問題,很多品牌方會第一時間在網上搜索對應策略,有自己一個一個店鋪通知的;有警告線下經銷商的;有自己嘗試注冊賬號投訴的等等......對于以上措施我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1.懂的人兼職做:無需慢慢摸索,直接上崗,一邊負責其他工作一邊關注投訴控價;
2.懂的人專職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但是要顧及到人員流動性,保證這個人能一直做下去;
3.不太懂專職做:需要耗費時間摸索平臺規(guī)則,比較耽誤時間;
4.不太懂兼職做:這個是最壞的情況,浪費時間還要白花錢;
還有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外包給第三方管控公司來處理這個事情,術業(yè)有專攻,既保證了這個事情處理起來的專業(yè)度,又能夠得到人員的穩(wěn)定。但是在選擇第三方公司的時候一定要甄別仔細,切不可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影響了整個品牌長遠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