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卡Energy Wood V2(EG V2)
擁有時間:2023.5.10.(航天)-2023.8.14.(賣給球友)
板重82.8g。配置:正手挺拔K2,反手尤拉黃金探戈2.0mm。整套176.2g。
EG V2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一塊老實、安定的底板。小力量不噴,甚至臺內(nèi)借力球有時候會掉球;大力量弧線似乎也不長。習慣打突然性、砸底線的玩家,可能會因此失望。但是,這種特性的另一面,就是吃球非常穩(wěn)定,發(fā)力掄上臺率高,基本上可以放心地發(fā)9成力。打下來體能消耗偏大。 這塊板子的神奇特性來自于它的結(jié)構(gòu)。減薄面材、加厚大芯,這已經(jīng)是塑料球時代的常規(guī)操作,其效果眾所周知;我這里想重點說的是力材。老EG的力材用的就是染色的科技木(重組木材),而EG V2進一步對力材進行了炭燒,獲得了黑…科技木。這層力材的特性很有意思。一方面,它給板子提供了非常好的硬挺性,球并不是輕易吃進大芯,而是在力材上積聚了較多的勢能才透進大芯。這種特性的影響就是,反手硬挺,可以撕出快而長的球(也有反手金探戈海綿硬度的功勞),而正手,對于掄大胳膊的打法來說,則其實是減短了弧線,把同時把擊球的能量更多地轉(zhuǎn)化到了球的旋轉(zhuǎn)和力量上。換言之,EG V2在長程加速的場景下吃球“實”而不深,脫板慢,是一種充分拉扯的效果。對面的球友反映,雖然弧圈不“頂”,但砸板勁大,不容易封擋。而如果要追求正手出球的一速,就要改用快收小臂的短程加速,此時正手和反手的表現(xiàn)類似,板子發(fā)出清脆的爆裂聲,弧線變長。 實戰(zhàn)下來,兩面粘套起下旋能力出色,底板為套膠提供了充足的支撐。盡管在絕對的出球威力上不及纖維板,EG V2其實也可以看作另一種“木纖維”板:沒有那么彈、那么快,而是主要在能量的轉(zhuǎn)化上做不易察覺的功夫。由于發(fā)大力弧線變長不明顯,板子會不斷地鼓勵使用者發(fā)力,這一點對于練功是好事情。容錯在傳統(tǒng)的五夾純木和纖維板之間??梢钥醋魇悄撤N“青春板”,不靠討巧,就靠純實力球,打下來還是比較酣暢的。相比先前試打的水谷隼純木,EG V2在應對塑料球時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不是增加表層彈性、提高能量轉(zhuǎn)化率,而是加韌力材,提升發(fā)力出球的綜合球質(zhì),可謂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