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進擊的巨人》最新話,你對艾倫的遭遇有何感受?
我的感受就是,從邏輯上可以理解,從劇情發(fā)展和文學批評的角度不可接受。艾倫所作所為就像一個小丑,想要的一切都失敗了,自己最珍重的兩個人都在想盡辦法殺了他,他究竟在想什么呢?除非諫山創(chuàng)忽然說139話有500+頁把之前所有的坑填完,否則「三笠斬首艾倫」這個構圖會被很多人視作爛尾證據。
從普通漫畫的角度來看,《進擊的巨人》123話之后的部分并沒有太大問題;但和自身90話之前的內容比較,這問題就太大了,「三笠斬首艾倫」只是最新、最突出的一點。
為什么《進擊的巨人》90話之前的內容能被封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漫畫極為精巧的構造。巨人初期的劇情帶有很多類似三流漫畫的特征,比如獵奇般的恐怖情節(jié)(戴娜巨人驚悚的微笑和血腥的吃人鏡頭)、看似故弄玄虛的設定(很像故意吊胃口的地下室)、很多看似俗套的人物設定(艾倫熱血笨蛋、三笠冷酷大姐頭、阿爾敏懦弱聰明、阿妮冰山美人等)和各種莫名其妙的「反派」巨人(無腦巨、奇行種、超大巨、鎧巨、女巨突然一個個出現)。這種設定不僅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而且很容易讓讀者覺得「作者是個不成熟的賣弄設定的青澀漫畫家(23歲青年的第一部漫畫)」,一旦謎底揭開后讓人感覺劇情俗套或者出現重大bug,那諫山創(chuàng)很容易被噴的體無完膚。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從「我鎧他超」的名場面開始煙消云散,到了90話結尾更是讓巨人成為了足以封神的名作。隨著梟和格里沙留下的墻外信息在帕島公布,讀者們終于發(fā)現巨人的設定有多么的牛,甚至可以說,《進擊的巨人》單憑到90話的內容,就可以在「劇情設定」這一角度被稱為「神作」,或者謙虛點說,成為漫畫領域的榜樣是沒問題的。漫畫初期埋下的各種坑,像帕島的奇特結構、巨人的來源、超大巨人破墻又失蹤、不同種類的巨人、格里沙失蹤的原因和第1話不正常的神態(tài)、艾倫變成巨人再變回巨人的原因等都逐一天坑。而諫山創(chuàng)最牛的一點,是他能邊填坑邊挖坑,最后在第90話(以及后面關于馬萊戰(zhàn)士和吉克背景的一兩話)把所有的坑都填上,比如尤彌爾(鄂之巨人)和赫里斯塔·蘭斯、帕島的假王、阿克曼一族的怪力、神秘出現的猿巨人、精神分裂的萊納等,輔以穿插「王政篇」和「瑪麗亞之墻奪還戰(zhàn)」這樣一文一武都能在漫畫史上排得上號的經典劇情,讓很多讀者對諫山創(chuàng)從心底里佩服。
(P.S. 「瑪麗亞之墻奪還戰(zhàn)」的經典程度爭議不大,但很多讀者可能覺得「王政篇」水平就那樣,不是特別精彩。怎么說呢,和嚴肅的政治文學作品比,「王政篇」確實比較普通,但在「漫畫」這個領域,能夠把一場政治事件寫的有頭有尾、流程順暢無明顯bug、敵我智商基本在線且劇情發(fā)展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真的保守估計都是百里挑一了。除了巨人的「王政篇」,可能就Hunter×Hunter的「獵人協(xié)會選舉篇」能達到這個標準了。)
打個比方來說,巨人的前90話就像是一部結構精密的推理小說里加入了恐怖、驚悚、熱血、懸疑等要素,還加入了「政治斗爭」和「死斗&智斗」這種最吸引眼球的要素,而且這部推理小說是可以看的,不經意間忽略的細節(jié)可能就隱藏著驚天伏筆,這部小說有多么好看,就可想而知了。
與此相對的,90話之后的,乃至123話之后的很多問題,就在于諫山創(chuàng)在挖坑的過程中沒有填坑,而且很多挖坑的地方根本沒想過去填。這種觀感給讀者造成了巨大的割裂,所以有那么多讀者覺得巨人坑填不完,要爛尾了;也有不少讀者覺得巨人講的挺好的呀,地鳴停止了,賈碧和皮克罪有應得了,下一話怪誕蟲估計也會死巨人之力消失,韓派耶派皆大歡喜。兩者都沒有錯,只是閱讀作品的角度和對巨人的要求不一樣。
還是沿著「對《巨人》要求很高,坑多就是爛尾」的角度去考慮。前期的漫畫劇情,但凡出現新的設定或者比較難以理解的事,往往會在幾十話后突然得到反轉、解釋,很多特別細的細節(jié)挖出來的時候,讓人感覺是非常驚喜的。以一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點來看看諫山創(chuàng)有多么細:

第3話的劇情在《進擊的巨人》初期極為重要,很多人注意到了艾倫大戰(zhàn)讓、幾個人最初選擇的兵團和結尾處小貝變身的巨人,本話還出現了艾倫頭疼并回憶起父親給他打針的重要場面,但基本沒人注意到漢尼斯的回憶。實際上,這句看似普通的話,竟然是揭開耶格爾身份的關鍵。
漢尼斯的話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詞,那就是「抗體」。
巨人的世界雖然是作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畢竟不能完全脫離現實,而「抗體」這個詞的出現就非常突兀,這一個詞就隱藏了海量的信息:
1.墻內的人們知道「抗體」的存在,且它已經成為常識,不僅漢尼斯大叔知道,15歲左右的三人組也很清楚,不需要解釋,也沒有理解的障礙;
2.雖然全書的關鍵詞是「自由」,但從劇情來看墻內的人們并沒有因為盲目追求自由而像當今世界某些國家一樣反口罩、反封城而導致疫情傳播,可以推測疫病流行的原因是墻內科技還不能大規(guī)模制造抗體來抵御疾??;
3.耶格爾醫(yī)生能帶著大量抗體出現拯救很多人。
而從前3話我們可以看出,耶格爾一家人中,艾倫的媽媽很普通,艾倫除了偶爾頭疼和向往自由沒啥特別的,三笠除了力氣比較大也沒啥特別的,艾倫的爸爸看著比較成熟穩(wěn)重。除了艾倫的爸爸似乎有點心事,像見過大世面的樣子外,其他人似乎都挺普通的。但正因如此,就能推斷一個很重要的結論:艾倫的爸爸,這位耶格爾醫(yī)生,大有來頭。這種制造大量抗體的能力絕非凡人,要么有什么特殊的渠道,要么有什么黑科技。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艾倫的父親,來自墻外和島外,整個《進擊的巨人》的故事可以說都是由他來開創(chuàng)的。
而和「艾倫的父親來自島外」這個從第1話就悄然埋下,在第3話等各個細節(jié)所展露出來的設定相呼應的還不止這一點,在很久很久之后還有幾個埋得很深的呼應線索:

從第87話可以看出,馬萊已經可以僅憑注射藥劑就能準確控制無腦巨的高度,這種技術對應到現實,大概相當于100%精準定向表達的轉基因技術,是21世紀的今天也沒有完全掌握的。而馬萊的生物科技發(fā)達程度還有很多驗證的劇情,例如:

如果說「人類變巨人」還過于科幻,不好推斷馬萊國的具體科技實力,通過格里沙和梟的對話可以看出,最早在主線開始的幾十年前(即梟剛潛入馬萊的時候),馬萊的普通醫(yī)生都能通過血液檢測來準確分辨出艾爾迪亞人和馬萊人。這一技術至少涉及到基因檢測,因為諫山創(chuàng)多次在漫畫中明示從外表上根本區(qū)分不出兩族的區(qū)別(破墻三人組潛伏島內多年沒人懷疑,梟沒人懷疑,艾倫等人不喬裝打扮大搖大擺在馬萊港口逛街等),至少可以判定艾馬兩族的基因相似度極高,檢測普通的血液成分是很難分辨的,必須到「基因」這個級別才能確定。在現實生活中,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在2003年才完成,由此也可以判定馬萊國的生物(醫(yī)學)科技是極為發(fā)達的,至少達到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水平。
在巨人剛連載到破墻三人組暴漏時,就有大神通過漫畫中各種細節(jié)的考究,推測出墻內文明的水準大概在19世紀初期,而稍微一分析墻內外文明的狀況,就會發(fā)現兩者驚人的巧合,即「漫畫中的生物、醫(yī)學水平恰好約超過現實100年」:
島內文明(生物、醫(yī)學以外水平和現實類似)
145代王進入島內(約18世紀后期)→閉關鎖國100年(緩慢發(fā)展到19世紀初期)
島內文明(生物、醫(yī)學水平超過現實100年)
145代王進入島內(約19世紀后期)→閉關鎖國100年(緩慢發(fā)展到20世紀初期,掌握了繃帶包扎治傷等現實中20世紀初的技術、抗體的知識被普及,但缺乏工業(yè)化、規(guī)模化的產能)
馬萊文明(生物、醫(yī)學以外水平和現實類似)
145代王進入島內,馬萊崛起(約18世紀后期)→正常發(fā)展100年(一戰(zhàn)前期水平)
馬萊文明(生物、醫(yī)學水平超過現實100年)
145代王進入島內,馬來崛起(約19世紀后期)→正常發(fā)展100年(約20世紀末~21世紀初水平,能制造生化武器巨人脊髓液/氣,能進行基因檢測,擁有類似定向基因表達的黑科技)
可以說,在諫山創(chuàng)筆下,關于「巨人世界的生物、醫(yī)學科技約領先其他科技100年」這么一個隱藏設定,很少有人關注,也確實不太重要,但硬是通過「格里沙醫(yī)生用抗體治病」這么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細節(jié),從第3話到第88話,完完整整地圓了起來,對此我只能說,諫山創(chuàng)NB!
好,說完前90話,要說說萬惡的123話之后了。這不用舉太多例子,隨便找一個就能看出諫山創(chuàng)自己都多么無奈:

在137話「巨人」中,出現了這么一個場景:阿爾敏用兩根手指拿著樹葉,而在吉克眼中卻是三根手指托著棒球。
這已經不是暗示了,是赤裸裸的明示,應該涉及到「路」的運作機理,這么一個場面肯定是有故事的。如果放在90話左右出現這么一個情節(jié),肯定會被各種巨學家從不同的角度瘋狂解讀,然而出現在137話的結果是,很多人都懶得去分析這一點,因為后面的坑太大、也太多了。
在123話之后,諫山創(chuàng)仿佛完全放飛了自我,根本不在乎劇情有沒有挖坑。之前第3話漢尼斯一句「耶格爾醫(yī)生帶著抗體……」就草蛇灰線,到第88話還有對應,然而后期呢?不分析被吐槽最多的所謂島上韓派和榮譽馬萊人聯合的「救世小隊」,單說劇情本身:
艾倫不給內心描寫,誰知道他在想啥?
始祖尤彌爾大啞巴,除了經典的流淚場景幾乎全程黑線眼,內心在想什么?
「路」的運作機制是什么樣的?能廣播,能捏人,能穿越時空,能操縱艾爾迪亞人,能絕育,這是個什么機理?
艾倫既然能發(fā)動地鳴踩死那么多人,為什么不能把萊納皮克的能力給下了?為什么不用洗腦能力?
皮克136話能連續(xù)變身開無雙,那瑪麗亞之墻奪還戰(zhàn)她在干嘛?只會運輸物資然后用嘴搶人?真有136話那實力,皮克直接參戰(zhàn),根本就沒有什么白夜,漫畫直接完結了好嗎?
吉克和阿爾敏怎么進入「路」中的?為什么「路」中沒有艾倫和始祖尤彌爾?
為什么吉克出來地鳴就停止了?然后艾倫的頭和怪誕蟲合體能重新發(fā)動地鳴?吉克:說好的我是發(fā)動地鳴的關鍵呢?——小丑竟是我自己
吉克從「路」中出來干什么?然后被兵長砍頭,兩個人那是什么表情?
艾倫為啥能變成超大巨?為啥要變成超大巨和阿爾敏打?
上面的一系列劇情矛盾和疑惑,讓人根本分析不出來,所以「樹葉與棒球」這種明示級別的劇情,都讓人懶得分析了。是啊,吉克和阿爾敏怎么進入「路」又離開「路」都莫名其妙,誰會分析吉克看到棒球的原理???
所以回到正題,關于艾倫的遭遇就特簡單了:
艾倫被三笠斬首,這是之前鋪墊很久的事情,確實有跡可循,但艾倫為什么不吐露內心,為什么不和朋友溝通,為什么有那么多bug的能力不用(始祖巨的剝奪能力、洗腦;戰(zhàn)錘的硬質化和造兵器等),為什么在后期戰(zhàn)斗中像個憨憨;三笠為什么智商情商乃至顏值三下降,為什么后期只會嗚嗚艾倫,為什么能輕易原諒馬萊那幾個殺人兇手,為什么決定要和敵人合作所謂「救世」,為什么下定決心殺了艾倫,為什么砍了頭要抱著親……那么多坑諫山創(chuàng)不去填,那分析這段劇情真的很心累,不如簡單認為這是「先發(fā)糖后發(fā)刀再發(fā)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