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何急需發(fā)動二次政變?政變前李隆基如何排兵布陣?(一)
歷史就是這么詭異誰能想到年僅28歲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他的人生當中居然要啟動第二次政變來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這次對手當然就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了。咱們實事求是地講,歷史留給李隆基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按照原來的計劃太上皇李旦在八月份的時候就會要求李隆基進行巡查邊疆的工作,你要指望李旦再次改變主意不是沒這個可能,萬一真要是下決心派你李隆基出行,你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所以李隆基必須在八月份之前啟動政變來鞏固他自己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李隆基團隊來講,每一天都是生死時速。王舉和崔日用這些人每天都在認真籌劃政變的每一個細節(jié),同時天天在催李隆基趕緊把日子定好,咱要行事了沒多少時間了,就在這樣一個關(guān)鍵的時刻,李隆基突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決定,要見一見太平公主手下最重要的謀士崔石。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崔石是什么人?他是太平公主的情人,兩個人如膠似漆的,而且太平公主實力強,他一門心思抱緊太平公主的大腿,這個時候你找他來有什么意義?其實李隆基在很早之前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專門邀請過崔石,經(jīng)常到他家里跟他敘舊拉攏關(guān)系。
但是即使這樣崔石不買他的賬,我就跟著太平公主混,因為崔石很清楚從各個角度來看太平公主的實力都要強于李隆基。李隆基雖然現(xiàn)在是皇帝,保不齊哪天就被拿下了。而太平公主,掌握整個實權(quán)的朝廷上下都是太平公主的勢力,你能翻到哪兒去?李隆基在這種情況下還把崔石找來有什么意義?李隆基表現(xiàn)得非常堅定,他安排崔迪把催石找來。崔迪就是崔石的親弟弟。杜甫有一首詩,江南逢李龜年其中有一句叫做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個崔九就是崔迪她排行老九,他跟他哥哥屬于兩個截然不同的陣營,他堅決站在唐玄宗這一邊,而崔石恰恰站在太平公主這一邊。
李隆基畢竟是皇帝,讓你來你還得趕緊覲見皇帝,崔石來見皇帝之前他弟弟崔迪就在店口等他,專門跟他講你跟皇帝說話一定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可別兜圈子對你可不利。別看崔石嘴上答應(yīng)的挺好,真正見到唐玄宗的時候無論對方怎么跟他講他也油鹽不進,我也不說話,我也不表態(tài),說白了我跟您沒話說,我是太平公主的人,您想想就這態(tài)度,你跟他說多了有什么意思?
聊了一會兒唐玄宗把拉攏他的意思都講清楚,說你還是到我身邊來,你在我身邊會有更大的用處,你應(yīng)該跟太平公主遠一點兒跟我近一點兒這多好。崔石油鹽不進,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只好讓他回去了,崔石走了以后不少人會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找這種人聊天純粹是浪費時間,他根本不可能站到唐玄宗這一邊的。但是事情有這么簡單?
大家都能看懂的事兒李隆基會看不清楚他?非常清楚崔石跟太平公主的關(guān)系,按照正常邏輯崔石出去之后會做什么?他肯定會立刻跑回太平公主身邊跟太平公主講,皇帝召見我了他想拉攏我,說讓我到他身邊給我高官俸祿用這種小伎倆來考驗干部,我這樣的老干部怎么能挺不???說完這一番話之后太平公主團隊會是個什么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