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桌游——三國之爭預告以及玩法詳解#1
首先說明靈感來自三國群英傳and斗腦三國,都是挺不錯的游戲推薦去試試,但是加入了很多自己構思的元素,總體來說更加復雜。
自制桌游:三國之爭玩法說明:
每個人物分為:
名字(可添加前綴,如雷公·張角和大賢良師·張角不是1個人物,也可以理解為稱呼,多用于表示一些牛逼人物的不同時期屬性)
國別(蜀魏吳那種,還有袁,漢,黃巾,帝,等等,選擇蜀君主則無法使用對立國的人物)
職務(君主,幕僚,謀士,統(tǒng)帥,武將這里可以理解為職業(yè),其中君主,幕僚,謀士和統(tǒng)帥都只可以帶1個)
帶兵上限(每個人物的帶兵上限,but這并不代表你這個人物的一直帶兵數(shù)量和初始帶兵數(shù)量以及能夠帶兵的數(shù)量,超過帶兵上限的士兵每次移動會有500逃兵,當帶兵為500時無戰(zhàn)斗力一旦戰(zhàn)斗,直接被擊破)
帶兵兵種(刀,槍,弓,騎,衛(wèi),銳,民7種其中刀克槍,槍可騎,騎克弓,弓可刀,銳可刀槍弓騎但被衛(wèi)克,衛(wèi)僅克制銳,而民被所有其他兵種克制,被克制的兵種戰(zhàn)斗中損失人數(shù)將增加50%,既本雙方各損失2000,被克制的一方將會損失3000)
特殊效果(就是技能)
屬性(分為米,軍,將,謀,糧,兵,械7種,每次戰(zhàn)斗米上限不可超過20+糧的數(shù)量,攜帶人物不可超過軍的數(shù)量,攜帶“武將”職務人物不可超過將數(shù)量,攜帶“計謀”數(shù)量不可超過謀數(shù)量,攜帶兵器數(shù)量不可超過“兵”,攜帶“器械”數(shù)量不可超過械,每個人物都有米以及2個其他屬性共3個屬性)
舉例1:
姓名:天公將軍·張角
國別:黃巾
職務:君主
帶兵上限:1w
帶兵兵種:民
特殊效果:你攜帶的統(tǒng)帥,幕僚以及謀士都算為將軍
屬性:米10,軍10,將10
舉例2:
姓名:定行萬里·劉巴(劉巴,法正,龐統(tǒng),諸葛亮蜀國最厲害的文官)
國別:蜀
職務:幕僚
帶兵上限:500
帶兵兵種:衛(wèi)
特殊效果:每次移動有50%遭受1000土匪(兵種民)攻擊50%想到1個計策
屬性:米2,糧9,糧9
舉例3:
姓名:東吳小霸王·孫策
國別:吳
職務:帥
帶兵上限:5500
所帶兵種:銳
特殊效果:兵種高于對方2000時損失1000士兵擊破,高于對方4000時直接俘虜
屬性:米8,兵1,將7
各國別隊伍:(前是自身國代表數(shù)字,后是可使用的國的代表數(shù)字)
1蜀,1,2,4,5,8,11,12,16,17,18,19(蜀漢)(不要問我為什么蜀這么多)
2漢,1,2,11,12,16,17,18(大漢)
3魏,2,3,16,18,19,28(曹魏)
4吳,4,6,11,16,17(東吳)
5公孫,1,2,5,16,19(公孫瓚)
6孔,2,6,16,18(孔融)
7袁,2,7,9,16,17(袁紹)
8蠻,8(蠻人)
9帝,7,9,16,17(袁術)
10黃,10,19(黃巾)
11表,2,11,16,17(劉表)
12焉,2,12,16,17(劉焉)
13董,2,13,14,15,16,17,19(董卓)
14呂,13,14,16,19(呂布)
15涼,13,15,16,19(西涼)
16英,16(在野)
17世,17(世家)
18陶,1,2,18(陶謙)
19賊,19(亂軍等)
20倭,20(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