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志書的編輯量
?提高志書的編輯量
王照倫?
?
?????? 新志書中的差錯,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地是編者的責任,但是,如果我們不是抱有偏見的話,應該說編者負絕大部分責任。只要我們分析一下新志中的觀點差錯、史實差錯、常識差錯、文字差錯、數(shù)字差錯等一系列差錯產(chǎn)生的原因,就不難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有以上差錯,基本上都與志書的編輯量不足有關。編輯量是指編者在志書編纂過程中的編纂勞動含量。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編者在修志中所下的功夫。編輯量直接與志書的質量相聯(lián)系,在一般情況下,編輯量高的志書其質量就高,反之志書的質量就低。同時,編輯量的有無及其大小又不是完全以編者意志為轉移的,它是以編者對修志工作熱愛的程度或是說是否把修志工作當回事和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為前提的。因此,要提高志書的編輯質量,一要提高編者對修志工作的認識,二要提高志書編者的編輯能力。
1提高認識
?????? 第一屆新志書的編輯量不足,與編者的認識欠缺是直接的因果關系。一方面,有些綜合性志書的個別編者,認為入志資料基本上是所志區(qū)域內的有關職能部門提供的,我們對這些部門的工作不熟,其資料的真?zhèn)坞y以斷定,只好照抄照錄,出了問題責任在資料提供部門,不是編者的問題。并自我安慰說,你給我送來了高梁米,我怎么也給你做不成大米飯。忘記了編者有鑒別資料真?zhèn)?、消滅入志資料差錯的責任,使本應避免的錯誤冠冕堂皇地出現(xiàn)在新志書中。例如,某新編縣志就出現(xiàn)了縣內 1987年水庫、塘壩數(shù)量水利專志記成603座、農業(yè)專志記成588 座的錯誤。如 果編者認真一點,像這類明顯的數(shù)字錯誤完全可以消除。另一方面,由于新方志理論研究不深,許多問題仍處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態(tài),個別志書編者又不愿意對方志理論問題作深人細致的研究,于是找?guī)撞恳殉霭娴男轮緯蘸J畫瓢,致使某部新編縣志在一章內用4個標準將經(jīng)營體制分為國營工業(yè)、二 輕工業(yè)、鄉(xiāng) (村)鎮(zhèn)工業(yè)、部門工業(yè)、家庭工業(yè)、港商合資工業(yè)。其實,志書篇目設計中的分類問題,已在志界達成廣泛的一致,如果編者認真看一下有關專著或論文,就能夠避免這類錯誤。第三,個別志書編者缺乏起碼的敬業(yè)精神,采取十分隨便的方式對待新志書編纂工作。我讀到的新編志書不足百部,但就在我所接觸到的這很有限的新志書中,已發(fā)現(xiàn)有一部志書標題的編排格式有4種,還有兩部志書竟有6種編排格式。不僅志書,所有的圖書 (包括電子版圖書 )全書各級同類標題的編排格式應統(tǒng)一,這是一種常識。新志書出現(xiàn)這種常識錯誤,不能不說編者太粗心大意了。可見,提高編者對志書編纂的認識,是增加志書編輯量的重要途徑。我們在志書編纂中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出版法規(guī)和志書編纂的一系列規(guī)定辦事,以便使志書的質量達到較高的水平,去滿足社會各界對地情信息的需求,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志書是一種傳之久遠的地情資料性著述,千萬不能因為編者的疏忽而使志書“難謝古人,愧對今人,有負后人”(李樹喜先生語,見《光明日報》1 9 9 3年11月21日第2版)。志書中的錯誤不僅害了讀者,對編者也是極不利的,修志編者萬不可掉以輕心。
?
2提高編輯能力
?????? 在這里,我們所說的編輯能力,主要是指志書編者的方志學修養(yǎng)。大家都知道,我們這一屆志書編纂是在理論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全面展開的,許多著手修志的同志 當時連什么是地方志都不知道,我就是在不知方志為何物的情況下動手修部門志的。也就是說,不少人是在沒有編輯能力或編輯能力不高的狀態(tài)下參加修志工作的,其所修志書中的編輯量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加之有些同志不是十分熱心對方志 問題的研究,沒有使自己在短時期內由外行變?yōu)閮刃?,致使不僅早期的新志書而且最近幾年出版的一些新志書編輯量仍然不夠。我們知道,志書編纂所涉知識十分廣泛,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誰也不敢說方志領域里的所有問題他都能順利、圓滿地解決。因此,在修志過程中碰到一些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問題,一時沒有對策,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方志現(xiàn)象反映在志書中,它的突出表現(xiàn)就是編輯量不足。由于一些志書編者沒有掌握某些方志理論問題或者有些方志理論研究尚不成熟,在解 決涉及此類理論的修志實踐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造成了志書中編輯含量的降低。 較為普遍的方面有,志書的政黨、政權和政治運動問題,計劃經(jīng)濟和市場經(jīng)濟的是非功過問題,宏觀記述與微觀記述的關系和分量問題,人文部類與經(jīng)濟部類的關系 問題,資料性與學術性的關系問題,真實性與傾向性問題,縱與橫的關系問題,圖表與正文的關系問題,等等。不少志書處理得都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著程度不同的欠缺,其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原因還是編輯能力不夠。我們要下大力氣提高志書編者的方志學修養(yǎng)。志書編者的方志學修養(yǎng),并不是看某一位志書編者是否能熟練準確地說出方志和方志學的概念,也不是說是否具有豐厚的文史知識和編輯、出版方面的常識。這些知識作為志書編纂的基本功雖然是重要的,但只是敲開方志 這個行當、登堂人室的最基本的條件,離真正具備方志學修養(yǎng)、得心應手地編出一部高水平的志書還差很遠。我們看一位志書編者的方志學修養(yǎng)水平,歸根到底還要 看他是否能在一部志書編纂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妥善地解決問題,向社會推出一部精品志書。因此,我們在即將開始的續(xù)志編修志前和編續(xù)志中,要認真總結第一屆新志書編修實踐中的經(jīng)驗教訓和合理的吸收新方志理論研究的成果,并科學地借鑒傳統(tǒng)方志編研的積極成分,多讀、多看、多積累、多升華、多用筆去提煉,用心去體會各種各樣的方志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懂的一定要搞明白,千萬不要滿足于一知半解,應將這屆修志中成功的部分發(fā)揚光大并隨續(xù)志實踐中變化了的情況隨時完善改進之,將本屆修志中的不足之處克服掉,不使續(xù)志再犯類似的錯誤,用編者較高的方志學修養(yǎng)去提高續(xù)志的編輯量,進而使續(xù)志的質量實現(xiàn)質的飛躍。
?
《江蘇地方志》1997年第4期
?
收入《中國知網(wǎng)》,文章網(wǎng)址:http://202.106.125.35/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31&DbCode=CJFQ&dbname=CJFD9498&filename=JSDF199704006
收入《百度學術》,網(wǎng)址: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e4870c16dafb2ae9e9e390653853265b&site=xueshu_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