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食者》讀后筆記(一)
《石食者》是羅馬尼亞仙人球大師達格潘科(Dag Panco)著,國內(nèi)仙人球大神“鄭州小王”翻譯的一篇關(guān)于仙人球基質(zhì)配土的文章,“石食者”三字很好地詮釋了仙人球的“食石本性”,文章適合于所有想養(yǎng)好仙人掌的愛好者、園主和研究人員,為大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配土思考方式,并能夠借以解決種植中的一些問題,建議仙人球愛好者都看一看。
? ? ? ?《石食者》?的中心思想:回歸原生態(tài),各種大小石頭作為基質(zhì)主材,最終摒棄所有的有機植料。配土原則:排水性第一,高于一切,如果植物顯得饑渴,加入腐殖質(zhì),如果植物顯得腫脹,加入石灰石。一盆好土取決于石灰石和有機物的平衡,以及這些成分之間是否有足夠空隙。
? ? ? ? 本人在拜讀了原文三遍之后,對其中提到的可以用于仙人球種植基質(zhì)的石頭及有機植料進行了歸納,作為讀后總結(jié)與大家分享。?限于篇幅,對于詳細的石材成分有疑惑的朋友請自行度娘。文中大部分圖片來自原文。
安山巖:
一種含有斜長石(鈣和鈉的鋁硅酸鹽晶體)和鐵鎂化合物的火山噴出巖,在配土中可作為填充物或瀝水層。安山巖在各種道路建設(shè)工地和采石場很常見。

粘土:?
? 采用用干燥顆粒和半煅燒產(chǎn)品(比如赤玉土其實就是粘土中的高級貨),去除微塵粉末后使用,為了保證配土的透水性,根據(jù)情況添加5%-10%。對于星球?qū)俚哪承┢贩N-鸞鳳玉、瑞鳳玉、般若及他們的變種,其土壤中的粘土成分不應(yīng)該超過?5%- 10%,有機質(zhì)不超過 10%。這些品種生長在幾乎無土的礦渣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石食者!燒紅磚,陶瓷,水泥都需要大量開采原生粘土。另外,煤渣可作為此成分的替換品。

石灰石:
主要成分碳酸鈣,推薦粒度3-8mm。總體來說,南美球厭鈣,北美球喜鈣,因此,北美球可添加20-30%左右的石灰石作為主材。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在水泥廠和水泥原料的采石場都很常見。

白云石:
推薦粒度3-8mm,由于溶解度明顯高于其他石灰石,在混合基質(zhì)中,白云石的用量應(yīng)該明顯低于上述的石灰石,而且一旦使用白云石,就不要再往里面加其他的各種石灰石。在國內(nèi),花鳥市場有售。

鈣質(zhì)凝灰?guī)r:
在中國的花市,此物被大批量用于制作廉價的商品盆景。鈣質(zhì)凝灰?guī)r是池塘中飽和的碳酸鈣快速的化學(xué)沉淀而成,絕對不能打碎后大量混入基質(zhì)中,因為它疏松并有大量孔隙存在,導(dǎo)致鈣溶解率超高。

石英砂:
惰性植料,幾乎無法被仙人球吸收分解,很多情況下,石英砂只能作為固定物或者稀釋物添加到基質(zhì)中去,不推薦使用。

英安巖:
原作者高度推薦的石材,最佳配土基礎(chǔ)之一,最佳配方是搭配花崗巖和云母片巖。鋪路工地或采石場可找到。

花崗巖:
花崗巖是一種酸性的火成巖,除了長石和云母,花崗巖還含有大量巖生植物所需要的鈣、鐵、鎂、錳、鈉、鉀、銣、鍶和鈦,推薦的顆粒度為0.2mm-8mm。和英安巖一樣,花崗巖是原作者高度推薦的石材之一。

砂巖:
將其碎片混入基質(zhì),可以使用5mm-25mm的任意大小,這種沉積巖除了沙還混入了大量別的物質(zhì),能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很多元素。將其大片傾斜或垂直布置在盆里,可以讓細小的植物在大盆中迅速扎根。國內(nèi)山區(qū)有大量此種巖石。

下圖:龍角牡丹及其自然環(huán)境,很好詮釋了何謂石食者(圖中黑色三角狀即為龍角牡丹露出來的球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