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項目:共享核污水!

[[日本]]
8月24日
日本開始向大海排放核污水
計劃排放30年
我們用地圖了解一下
2011年3月11日
日本東面發(fā)生9.0級大地震
震源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有150多公里
當時這里有六座反應堆
地震造成三座反應堆發(fā)生堆芯熔毀
12年后的今天
這里依舊是爆炸熔毀后的模樣
為了冷卻堆芯
日本先注入大量的海水
然后把產(chǎn)生的核污染水
用1000多個儲水罐保存起來
地圖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圓筒
全是含有放射物質的核污染水
這里我們需要區(qū)分兩個概念
核廢水
核污染水
核電站正常排放的廢水叫核廢水
是工藝排水
只有少量裂變核素
而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有多達1000種
放射性物質性質完全不同
圓筒中間這個方形設施叫吸附塔
主要存放核污染凈化時產(chǎn)生的
含有放射性的物質
北面這幾個藍向裝置是中期貯藏設施
用來存放被污染的土壤和垃圾
再向北2km有一片住宅區(qū)
原本人口密集的建筑如今已拆除殆盡
大量房屋變成平地
更麻煩的是
核反應堆仍在衰變
海水冷卻不能停
每天流經(jīng)核電站的海水大約在170噸左右
也就是說
雖然目前日本核污水高達150多萬噸
但核污水依舊在以
每日170噸的速度不斷增加
核污水總有裝不下的一天
1000多個裝滿核污水的儲水罐
猶如一個個定時炸彈懸在日本民眾的心頭
這也是日本為什么如此著急
排放核污水的根本原因
等于日本搞出了一個核污染炸彈
然后讓全世界的人民承受傷害
共享核污水
核污染排放在日本東海岸
在強洋流的作用下
核污染只會順著日本暖流往北往西走
首先到達加拿大和美國
然后順著洋流在整個北太平洋循環(huán)逐漸被稀釋
在北太平洋繞一圈才會到達中國臺灣地區(qū)附近
此時中國黃河長江海河
珠江四大河流不斷向中國大陸沿岸注入水資源
會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屏障
海洋風原理類似
涇渭分明
以阻止核污水的進入
所以感謝我們的老祖先吧
選的地方是真的好
但海洋是連通的
中國韓國
菲律賓等國家
將不可避免遭受到這些核污水的污染
嚴重程度仍需進行監(jiān)測
不管怎樣
日本這次是開了人類之先河
潘多拉的魔盒已經(jīng)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