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系緊兜襠布》雜感
? ? ? ??一直以為日本的武士道就是鼓吹舍身,以死“奉公”的。卻不想武士道有兩派。
? ? ? ? 一派士道,“主張君主不納諫,推行不了道,可以棄他而去”,認為“正因人固有一死,所以要安分守己,為人倫之道而生”,頗有中國的儒家之風。
? ? ? ? 另一派就是我了解的武士道,代表就是《葉隱聞書》。李長聲先生說《葉隱》鼓吹對主君從一而終,信仰舍身、以死“忍戀”、以死“喧嘩”(打架)。
? ? ? ? 喧嘩我是知道的,看日本的妖怪小說,知道一點,曾經一度武士及其囂張,凡事訴諸武力解決,甚至立于路旁見人就砍!
? ? ? ? 以死忍戀讓我迷惑了,百度一查,只找到一條回答:《葉隱聞書》的作者認為,戀是比愛更加重要的東西,戀之覺悟,終極是忍戀。而忍至死,至死亦不出口,則是忍戀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武士對于主君必須一忠到底吧?
? ? ? ? 武士道曾在近代風靡一時,為日本侵華洗腦了一批敢死隊,從而也給我國帶來十四年的慘痛災難。所以,我對日本的了解,一大部分就是武士道和介錯。
? ? ? ? 當然世人對武士道印象的加深,除了日本侵華的影響外,還有一個人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李長聲先生指出:1967年三島由紀夫出版《葉隱入門》,說“它是提倡自由的書,它是提倡熱情的書”,《葉隱》由此咸魚翻身,并跟著他走向世界。1969年收入日本名著叢書,這才變成了“古典”。
? ? ? ? 不過對我來說,這種熱情不敢恭維。本來因著名字,對此書很感興趣。葉隱葉隱,影在枝繁葉茂的樹蔭下,頗有一種閑情逸致,物之美油然而生。卻沒想到是武士道精神的代表。有了這一層的認知,不知為何驀地想到另一本書《菊與刀》。
? ? ? ? 當然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我還是要讀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