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學碩2021年總成績第一上岸經驗貼
發(fā)帖人是我今年(2021年)指導的一位考研南開日語的同學(只指導了復試)。在ta自己的努力和我的微小幫助下,成功以第一名錄取。經過ta的允許,我可以把經驗發(fā)到出來。
?????? 大家好,我是2021年新鮮上岸南開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小伙伴。在考研過程中,得到了學長學姐們的耐心幫助。所以在此應學長邀請,將自己考研的經歷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お役に立てればうれしいです。
(一)自身情況我本科畢業(yè)于一所較有名的211外國語院校,日專生,在校期間績點3.75/4,排名30/150左右,通過了日語N1、日語專八、英語六級等,有日本留學經驗。我是畢業(yè)后一年辭職考研的,7月辭職后開始擇校找經驗貼,8月上旬開始正式看書備考。我的備考時間相對較短,可能比較不具備參考性。建議之后的小伙伴還是早點開始準備,不然壓力會比較大。由于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原因,我本科階段幾乎沒有接觸過日本語言、文學、文化方面的課程,所以專業(yè)日語部分相當于從零開始,前期看書階段還是花費了蠻多時間的,整個備考階段特別是中后期經常覺得時間不夠。
(二)參考書目我綜合了之前學姐學長的經驗貼,最終用到的參考書目如下。
①專業(yè)日語:
A.語言學方向:金田一春彥《日本語》上下冊,金田一春彥《日語概說》(這本書是前一本書的中文譯本),皮細庚《日語概說》,玉村文郎《日本語學を學ぶ人のために》,翟東娜《日語語言學》,崔崟《現(xiàn)代日語語言學概論》電子版,加藤彰彥《日本語概說》電子版在前期備考過程中,我主要看的是前四本。翟東娜的《日語語言學》是最先看的一本,但當時覺得對我來說比較不好理解,稍微看過一遍之后就沒有再看了。最后面兩本書只用了電子版,只是在整理筆記時查資料時偶爾會翻閱,沒有全看。另外還用了一本留學期間用過的日本語教育相關的書籍,也是在整理筆記的時候按需翻閱。我個人語言學方向如上參考書的用法可能跟其他經驗貼不太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個參考,具體的自行判斷。此外,推薦大家在整理筆記時可以查閱一下日本的日本語教育相關的網站,我備考期間在查找一些語言學概念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一類網站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包括文學文化方向也是,也有一些日本網站上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資料。
B.文學方向:張龍妹《日本文學》上下冊,譚晶華《日本近代文學史》,張如意《日本文學史》,關立丹《日本古典文學史》,《概說日本文學史》。第一本書我看了一遍打基礎,之后備考中幾乎沒有再翻閱。第二本譚晶華老師的書也看過一遍,后來查資料補充筆記的時候也偶爾翻閱。不過重點看的還是《日本文學史》,《日本古典文學史》,《概說日本文學史》。其中《概說日本文學史》這本書是看學姐經驗貼里推薦的,用了之后我也覺得這本書挺好的,感覺思路、排版比較清晰。
C.文化方向:韓立紅《日本文化概論》第3版,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在看《日本文化概論》之前,我在b站上看了韓老師的日本文化概論的課程。家永三郎的書,之前有經驗貼說這本書現(xiàn)在考察的比較少,比較推薦看重點筆記和課后詳解,所以我只看了電子版的重點筆記和課后詳解,沒有看原本。
②基礎日語:我主要用了往年的真題以及藍寶書N1語法,也刷了幾套N1真題。翻譯部分看了幾篇人民網的中日對照長文,積累了一些慣用表達。作文部分報了初心的作文課,以此積累了一些慣用表達和作文框架,也在他們公眾號的每周作文中找了幾篇感覺可能會考的作文,在此基礎上增減刪補整理出來看了幾遍。整體上來說,翻譯和作文部分我很少動筆(不提倡大家像我一樣),用在這一部分的時間也不是很多,沒有太多可參考的經驗。政治英語方面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心得經驗。還有就是考試時遇到不會的選擇題啥的先寫上再說,不要總覺得自己之后還有時間再來思考再來補上,可能這是老生常談了,但我自己今年就當了回傻乎乎的失分選手(攤手)。
(三)復試相關今年是線上復試,復試的流程和題目如下:
①自我介紹+政治部分。這兩個要求在4分鐘之內陳述完。自我介紹我是請我委托發(fā)帖的學長幫忙修改的,在內容和結構上學長都幫我做了修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重點應該還是自我介紹。這部分結束之后就進入專業(yè)課問答了。
②專業(yè)課問答:這一部分具體分為語言學、文學(古典文學+近代文學),文化三個方向。往年古典文學和近代文學聽說是分開提問的,今年放一起提問了。
③翻譯部分:這一環(huán)節(jié)分為中譯日、日譯中兩個部分。面試之前老師有讓準備一張空白紙,翻譯在出題之前老師有說可以一邊聽題一邊做筆記。今年是翻譯完以后就沒有別了的,老師們沒有再問我其他問題,沒有聊天。在準備復試過程中,往年復試的真題非常重要。在看到往年真題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真題和我原來預想的題目差別還是蠻大的,有些復試真題考察范圍較寬,比如說文學部分的一些題目。而有些地方又考察的是比較細小的知識點,比如今年的文化部分就是如此。所以提前看看真題從中大概把握出題特點是比較重要的。我復試階段報了學長的課程,對我而言學長的復試指導起了蠻大作用的,我在學長的幫助下整理出了往年真題答案,學長還幫我補充了一些題目和知識點。
(四)幾個經驗:①把握真題,全盤兼顧。南開專業(yè)日語的真題的重復率相對較高,在備考過程中要把真題中的知識點吃透,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查閱資料,補充筆記??赡芸疾煨问铰杂胁煌?,但無論是初試復試,都有可能出現(xiàn)往年真題中的題目。例如2021年復試語言學考察的簡答題,就是往年初試填空題里出現(xiàn)過的。像這種如果備考時多留意下將它整理出來,復試的時候興許就可以用上了。而且真題中有些題目的出題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說最近幾年初試中相繼考察了語言學的幾個具體分支學科等。所以可以根據真題的規(guī)律,補充相關知識點。在備考過程中,尤其是前期,對于所有的知識點應該廣泛涉獵,打好基礎,不要因為覺得某個部分不是重點不會考察之類的,直接放棄不看這一部分。畢竟考察的題型和題目隨時可能變化。比如2021年初試語言學部分增加了原來沒有的選擇題,選擇題部分有些語音部分的選擇題考察得還是挺細的,其他部分也有考察一些比較細致的而且很容易被忽略的知識點??傊蠹覀淇紩r不要直接忽視書上和真題上的邊邊角角,還是都要看一看的。②做筆記也非常重要,在后期備考過程中除了真題,最重要的就是筆記了。如果只看書沒做筆記的話,知識會比較零散,也不太容易記憶。我備考過程中在看了兩遍參考書之后也還是覺得好像沒留下特別大的印象(捂臉)。我向學姐買了專業(yè)日語的筆記,在學姐筆記的基礎上自己又修改、整理、補充,結合真題用于后期復習。建議大家在備考過程中好好做筆記,整理出適用于自己的筆記。③在備考期間要保證學習時間和效率,每天開始學習前可以大致做個學習計劃。學習期間盡量遠離手機,可以借助計時軟件、手機使用時間控制軟件,如番茄to do,種樹等加以輔助。我自己的話消息一般集中到吃飯前后回復,以防學習過程中回復時聊嗨了或者趁機玩手機。此外,可以和備考的朋友一起打卡學習,也算是相互督促。我8-10月平均每天學習8-10小時,11-12月每天學習10-11小時左右(但感覺還可以有進步空間,因為我是脫產備考較少有別的事情干擾)。不過也要注意比起時間更應該注重效率,不要因為看到學習時間就自我感動。也不要因為看到其他人的學習時間比自己多就盲目焦慮,畢竟每個人情況不同,學習時間也并不等同于效率。備考期間盡量不要有較長時間的松懈休息。比如說國慶假期期間大家可能都想玩一玩休息一下,但如果連續(xù)好幾天完全脫離學習狀態(tài)的話,之后要再進入專注的學習狀態(tài)就不那么容易了。④調整好心態(tài),對自己要有信心,少焦慮。如果情緒很壓抑的時候,建議及時宣泄疏解,憋在心里也會影響到之后的學習情緒和效率。現(xiàn)在想想我覺得抱著盡人事聽天命的態(tài)度,在竭盡全力的基礎上順其自然就挺好的。還有堅持到底,不要初試時或復試前中途放棄,堅持不一定能收獲驚喜,中途放棄就真的沒辦法了??赡芎竺孢@部分有點啰嗦了,但這確實是我自己經歷過后的樸素真實的想法。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參考吧,祝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