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中的她: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還做成了,就沒白活
今天我們說說白玉婷。
白玉婷是個特別的存在。二奶奶懷著她的時候,為振興百草廳而四處奔波,在馬車里匆匆產下了她。
如果說,白景琦出生之后不會哭,反而越打越笑令人稱奇的話;那么白玉婷在馬車上呱呱墜地,也可以說是世所罕見了。
與哥哥白景琦相比,白玉婷無疑是非常幸福的;在她的童年時期,經過二奶奶的不懈努力,百草廳已經重振雄風,生意興??;而父母和哥哥又對她非常寵溺,可謂是錦衣紈绔,衣食無憂。
正是在父母和哥哥的嬌寵之下,少年時期的白玉婷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度;不僅生活優(yōu)渥,精神世界也十分充實。
相信大家一定記得《大宅門》中這樣的一段情節(jié):白景琦從山東回來之后,白玉婷說要帶他去看戲,并說“有個唱小旦的萬筱菊,唱得可紅了”,這句話為她日后與萬筱菊產生交集、和萬筱菊的照片結婚埋下了伏筆。

白玉婷第一次對萬筱菊當面表明心跡,是在白家的大院中。
當時的萬筱菊唱完堂會正在卸妝,白玉婷便主動上前幫忙。
白玉婷當時對著萬筱菊耳語了幾句,便把他騙到了自己的屋里,表明了心意??赡墚敃r無論是動作還是語言都讓萬筱菊吃了一驚。隨后,萬筱菊便慌忙地逃出了后宅。
這是萬筱菊第一次拒絕白玉婷,也是唯一一次當面拒絕白玉婷。
然而白玉婷并沒死心,幾次三番對白景琦軟磨硬泡,要他向萬筱菊提親,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了。
最初,白景琦也不理解他的妹妹,畢竟戲子再當紅,也終究是戲子。戲子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窯姐是一樣的。大戶人家的女子怎么能自降身價嫁給戲子呢?況且又是女子主動求婚,這完全不符合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習俗啊。
正如白景琦所說:“鵪鶉戲子猴兒,沒人拿他們當人看”,一句話,充分說明了戲子在那個年代的地位,只是有錢人的玩物罷了。

但是白玉婷卻不管不顧,大有非萬筱菊不嫁之勢,甚至還揚言“哪天我也學學楊九紅,趕明兒我也夾個涼席到萬筱菊家門口,坐個三天三夜”。
可以說,白玉婷的叛逆程度和白景琦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也正是因此,她才做出了和萬筱菊的照片結婚的決定。
這個想法一出來,大宅門里的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認為她有毛病,但白景琦卻看懂了她的心思,他對眾人說:“你們吶!不知道當個女人有多難!她要不是真喜歡萬筱菊,能這樣嗎?這就是情種,哎,情種!這是把她逼到絕路上了,她才做個樣兒給你們看!”“你們甭瞪眼,世上這種女人太少了,難得!”
然而,當萬筱菊真的出現在白玉婷面前的時候,白玉婷卻選擇了離開。
看到這一幕,不光是白景琦不理解,萬筱菊的兩個師兄疑惑不解,做為觀眾的我們也看得一頭霧水。
對此,屏幕前的我們想到的首先可能是“葉公好龍”,或者“約拿情結”。

表面看起來,也許正如她對白景琦所說的“我是和相片結的婚”,這只不過是一個借口;實際上,當她再次見到萬筱菊的時候,她的心愿已經完成。也就是說,她的離開,對自己而言,已經沒有遺憾;而對萬筱菊,則是一種尊重。
而萬筱菊此時卻淚流滿面,他深感自己辜負了一份癡心,為自己當年的退縮感到慚愧。
對于白玉婷的一生,似乎可以貼上“奇女子”或“癡情女子”這樣一個標簽,說她是奇女子,是因為她的行為方式,在那個年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驚世駭俗,當她眼中的真命天子出現在眼前時,她不顧身份、地位和世俗的偏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縱然被拒絕也無怨無悔;說她是癡情女子,則是她對愛情的專一,看似遺憾,實則幸福,也正如白景琦安慰她時所說的:“人生一世,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還做成了,就沒白活?!?/p>
表面上看,白玉婷對萬筱菊的一片真心換來的只是“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但是,在那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她的這個舉動顯然和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格格不入,甚至被看作異端,而她卻反其道而行之,向世俗發(fā)出了挑戰(zhàn),想盡一切辦法追求她的愛情,盡管最后依然孑然一身,孤獨終老,但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勇氣卻是值得所有人欽敬的;而這一切,都源自于她身上的勇氣,那種敢于挑戰(zhàn)世俗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