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類稿》明 郎瑛 (十三)
1 白居易有一七絕《寄李郎中》說“往年江外拋桃葉,近歲樓中別柳枝;寂寞春來一杯酒,此情惟有李君知?!弊⒔庹f“桃葉是陳結(jié)之,柳枝是樊素?!笔莾蓚€他喜歡的妓女。他與李郎中同嫖二妓,而且還說李郎中是他的知已。不知這李郎中是何方神圣? 2 吳東升,杭州百夫長,這人善于寫詩作文章,活到八十歲,他臨終寫了一詩說“囑咐兒孫送我終,衣衾棺橔莫豐??;停喪止可經(jīng)旬外,出殯須行徑路中。念我行藏?zé)o大過,請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與兇?!保ㄔ姶笠馐钦f,我死了,喪事簡辦,抬我去埋的路,要找人少的走,我一生沒作什么壞事,請僧人超度就免了,沒什么用還白花錢,隨便找個地方把我埋了,別信風(fēng)水師那張嘴。)我們這出了這么個人,真是難得,他是杭州前衛(wèi)人。 3 浙江省有一員外郎叫張光弼,名昱,廬陵人,元朝末期政治敗壞,于是他辭官回家,以寫詩喝酒過生活,號一笑居士,他有一《春日》詩說“一陣東風(fēng)一陣寒,芭蕉長過石欄桿;只消幾度瞢騰醉,看得春光到牡丹。”這是他在說辭官后居家時的事,現(xiàn)在詩集并沒有收錄。 他曾經(jīng)說“我死后把我骨頭埋在西湖,墓碑上寫‘詩人張員外墓’就可以了。”后來他死后,真如他所說的這么辦了喪。海昌胡虛白作詩悼念說“二仙坊里張員外,頭白相逢只論詩;今日過門君不見,小樓春雨燕歸遲。西子湖頭碧草春,天留山水葬詩人;老逋泉下應(yīng)相見,為說梅花寫得真?!倍煞痪褪呛贾莸膲郯卜晃?,也是現(xiàn)如今的花市。 4 我的朋友虞子匡元良,是個長得好看的小伙子,他才志過人,雖然是朝廷補(bǔ)員,但不屑朝政,我對他非常尊敬,每當(dāng)他有作品,就會拿來和我討論,如果只是改個別字,他能接受,要是字改多了,就會將作品撕掉,說“這已經(jīng)不是我寫的了,是抄襲盜名?!? 有一天,他為人題扇面,有一聯(lián)說“瓦樽頻泛綠,銀燭短燒紅?!边@句讓我贊嘆玩賞好久。后來看《因話錄》中記載三紅秀才應(yīng)子和的詩有“兩岸夕陽紅,風(fēng)過落花紅,蠟炬短燒紅?!钡木渥?,我因驚嘆而笑,才了解所謂“好句人先得,達(dá)者所見略同?!钡暮x。 5 牡丹色奪眾花,被認(rèn)為是花中之王,吟詠必須有“天香國色”這四個字,唐朝時用這四個字形容牡丹太多了,后來沒人再用了。其實不用這四個字也能形容牡丹花,我的好友金茂之珊,有二聯(lián)說“色疑傾國罕,香憶自天來?!庇帧靶胖獓鴥?nèi)真無色,浪說天邊別有香?!边@可稱為善用“國色天香”這四個字。 比如寫元夕的詩必須用到“鳳輦、鰲山”,王禹玉奉皇帝寫詩,又必須用到用爛了的“鳳輦、鰲山”,于是他說“雙鳳云中扶輦下,六鰲海上駕山來?!背蔀榻^唱,我好友也是仿效王禹玉的變句。 6 我和王蔭伯一槐同窗最久,年輕時我倆一起上下學(xué),每過一處,必然會應(yīng)景得對,兩個人于是各出對子較量,如今大部分忘記了,但還能記得一二來。比如里仁坊對鄉(xiāng)義巷,三叉路對十字街,火燒榛對風(fēng)縐栗,癸辛街對子午谷,一德格天對五經(jīng)掃地,夏雨分牛脊對秋風(fēng)貫驢耳,死人頭邊有活鬼對強(qiáng)將手下無弱兵,臨卭道士鴻都客對錦里先生烏角巾,屋簷下天燈對樓板上地鋪。那可真是天生的切對啊。 7 史青,唐朝開元中上書自薦能寫詩,說曹子建七步寫一首詩,我五步之內(nèi)就可以完成。唐明皇以除夜、上元出題,史青都應(yīng)口而成,除夜詩說“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來;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迴。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催;風(fēng)光人不覺,移入后園梅?!被噬洗鬄橘澷p,封官為監(jiān)門衛(wèi)將軍。 詩話皆以為這首是王涯的詩,他們有失考察。我曾經(jīng)思惟這首詩,大概如柳公權(quán)應(yīng)皇命以邊城賜衣為韻,應(yīng)時而作,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才有“大家所景仰的曹子建是七步成詩,你三步就成了?!钡恼f法,我個人認(rèn)為,三步、七步的時間太短,再厲害的人句子也不可能全部完成。 8 王铚寫了本書《默記》,里中記載歐陽文忠公與外甥女私通,因此而被降級,這事書中記載得很詳細(xì)。 但《錢氏私志》說歐陽文忠公自己寫了首詞說“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憐枝嫩不勝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閑抱琵琶尋;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已留心,何況如今?!蓖馍畞碚覛W陽文忠公時,年紀(jì)才七歲。 我認(rèn)為歐陽文忠公因為外甥女才七歲年小無依無靠,才將她留下來養(yǎng),怎么能這樣說歐陽文忠公領(lǐng)養(yǎng)時就有那心思呢?何況這詞的后一拍,根本就是他人在揣測歐陽文忠公的話(比如這句“恁時已留心,何況到如今”,當(dāng)時你已經(jīng)有這心思了,現(xiàn)在長大了更不用說了吧。),事實如何,沒辦法去詳細(xì)辨別,但可以肯定這首詞絕對不是歐陽文忠公所寫。或許錢世昭因為歐陽文忠公的書《五代史》中,在議論吳越時很不客氣,才故意詆毀他的。就如落第士子寫《醉蓬萊》來嘲笑歐陽文忠公這類的,讀者自行以正理推導(dǎo)。 9 “人生自是人間月,客亦天邊寄此身;彼此虛空無著處,誰歟是主復(fù)誰賓。”這首詩是元朝人梁隆吉所作,但同時期許獻(xiàn)臣的詩集中也有,這二人一定是好朋友,二人中不知是誰誤寫了,后人因而延誤出版了。就如“春水滿四澤”這首,是顧長康的詩,也被誤編入陶彭澤集中,估計是與此相似的事。 10 宋朝詩僧很多,祕演、惟巖、參寥、善權(quán)較出名,他們與歐陽修、蘇東坡、秦少游、黃庭堅、石曼卿交往非常好,因此在當(dāng)時也是名聲響亮一時。 其中還有另外九個僧人,和他們也是同時代的人,歐陽修也非常欣賞他們,他們的詩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在《溫公詩話》中只記載他們的名字,我考較了他們的詩,發(fā)現(xiàn)都是學(xué)自賈島、周賀,既然談到釋子,也應(yīng)該說說這九位僧人。 在《瀛奎律髓》這本書中記載九位僧人很多詩,我現(xiàn)在各選一首收在我的書中,也好讓人了解下這九位僧人,并記住他們的名字。 《劍南希書送可倫赴廣西轉(zhuǎn)運(yùn)凌使君見招》說“別語畏殘漏,心懸瘴海邊;回期無定日,去路極遙天??囔F沉山郭,寒沙漲隰田;幾消尋使府,清語廢閑眠。”(釋希書) 《金華保暹早秋閑寄宇昭》說“窗虛花簟明,微覺早涼生;深院無人語,長松滴雨聲。詩來禪外得,愁入靜中平;遠(yuǎn)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保ㄡ尡e撸? 《南越文兆宿西山精舍》說“西山乘宿興,靜稱寂寥心;一徑杉松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語息,云閣馨聲沉;未遂長棲此,雙峰曉待尋?!保ㄡ屛恼祝? 《天臺行肇效居吟》說“靜室簾孤捲,幽光墜露多;徑寒杉影轉(zhuǎn),牕晚雪聲過。茗味沙泉合,爐香竹靄和;遙懷起深夕,舊寺隔滄波?!保ㄡ屝姓兀? 《貴城惟鳳吊長禪師》說“霜鐘侵漏急,相吊晚悲濃;??蛡鬟z偈,林僧寫病容。漱泉流落葉,定口集鳴蛩;回首云門望,殘陽下遠(yuǎn)峰?!保ㄡ屛P) 《淮南惠崇訪楊云卿淮上別墅》說“地近得頻到,相攜向野亭;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望久人收釣,吟余鶴振翎;不愁歸路晚,明月上前汀。”(釋惠崇) 《江南宇昭幽居即事》說“掃苔人跡外,漸老喜深藏;路僻閑行遠(yuǎn),春晴晝睡長。余花留暮蝶,幽草戀殘陽;靜日空林下,孤禪念石霜?!保ㄡ層钫眩? 《峨眉懷古寺居寄簡長》說“雪苑東山寺,山深少往還;紅塵無夢想,白日自安閑。杖履苔痕上,香燈樹影間;何須更飛錫,歸隱沃洲山?!保ㄡ寫压牛? 《沃洲簡長送僧南歸》說“漸老念歸國,先歸獨(dú)羨君;吳山全接漢,江樹半藏云。振錫林煙斷,添瓶澗月分;重棲上方定,孤枕雪中聞?!保ㄡ尯嗛L) 11 杜甫的《早朝》詩中有“旌旗日煖龍蛇動?!庇莶⒔庹f“龍蛇動,是描寫旌旗雉尾;日煖,是描寫旗子動的影?!? 我覺得古時候的人認(rèn)為兩條龍蟠結(jié)一起是旂(原文 交龍為旂),將繐狀羽毛(原文 析羽)綁在旂竿上頭稱為旌?,F(xiàn)代人將煖用來形容旌旗飛揚(yáng),龍蛇動用雉尾來解釋,以為旗影,我覺得應(yīng)該不是這個意思。 12 以前有位僧人秀關(guān)西對黃山谷說“作詩可以,但是不能寫艷歌小詞?!? 黃山谷笑著說“我就說些空話,難道會墮惡道嗎?” 禪師說“如果說些邪話來激動人心,使對方因為你的話犯事,我看不止墮惡道這么簡單?!? 黃山谷聽了禪師開導(dǎo)后,自此不寫艷詞。 我思惟禪師說的話,認(rèn)為說得非常有理,但詞曲一般都是在表達(dá)情思,不像詩那樣的蘊(yùn)含深意,意氣悠揚(yáng)。比如柳耆卿有《晝夜樂》詞說“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纔堪亞;層波細(xì)剪明眸,膩玉圓搓細(xì)頸;愛把歌喉當(dāng)筵逞,遏天邊亂云愁凝;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雕房飲散簾幙靜,擁香衾歡心稱;金爐麝裊青煙,鳳帳燭搖紅影;無限狂心乘酒興,這歡娛漸入佳境;猶自怨鄰雞,道春宵不永?!边@詞雖然是他寫給一位妓女的,但絕對夠上狎語淫言了,讀書人不要這樣才好。 13 唐朝崔道融有《題班婕妤》說“寵極辭同輦,恩深棄后宮;自題秋扇后,不敢怨春風(fēng)?!? 曹鄴《題庭草》說“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風(fēng)?!? 元朝陳自堂《題春風(fēng)》說“著柳成新綠,吹桃作故紅;衰顏與華發(fā),不敢怨春風(fēng)?!? 這三首詩所表達(dá)的意思差不多,但工拙各有不同。第一首詩寫得婉轉(zhuǎn)含蓄有蘊(yùn)借,是借題扇說到不怨處。第二首詩也婉轉(zhuǎn)工整,但看不到蘊(yùn)借。第三首詩就非常直白了,全無唐朝人寫詩的那種味道。有人說“元朝的詩因為取巧導(dǎo)致了唐詩風(fēng)格的末落”(原句 元詩巧而成唐晚風(fēng)),這話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