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虎抱頭”
? ? ? ?形意拳中有沒有“虎抱頭”這動作呢?我認為是有的。練形意拳學虎是它“三絕之技”的。特別是“虎有撲食之力”,而“撲食之力”的威力和效果。是和“虎抱頭”分不開的。我們從科技片中,可以看到“虎撲食‘的動作,當它欲撲食時,剛一躍起先將屈蓄的前腿貼胸向前伸,伸到嘴下兩腮處,成抱頭狀,故曰:“虎未撲食頭先抱”。所以練形意拳用“虎撲”進擊對方時,必用此動作以蓄勢。虎的撲食不易看到,但生活中可以注意貓撲食的動作,與之基本相似。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它的厲害之處,在于它的前爪與身體夾抱而成一氣,而且爪到的同時嘴也必到,使一般被撲的動物,幾無掙扎的余地。在這技擊上,當然就是很好的借鑒。
? ? ? ?在形意拳中“四象”的“虎抱頭”正是學其特長,象其形,取其意。因此,在技擊是也成為形意拳術出入手的獨特處,即拳經說的“肘不離肋,手不離心,出洞入洞緊隨身”。這里所說的“洞”就是指練者自己的口,手從口下出,就猶如虎欲撲食先抱頭狀,這也就是取“虎抱頭”之形。所要求的“不離肋”“不離心”“緊隨身”,正是為了臂借身力,身力得發(fā)。
? ? ? 拳經說:“先打顧法后打人”這些也正是所提到的“顧法”,也就是防守之法。這點是形意拳的精華之一。也是我們學習“虎抱頭”的目的。正因為這樣才有“四象”“虎抱頭”的技術要求。而這個要求,除了個別動作外是練形意拳的一般動作,都有必須做到的。
? ? ? ?一般初學站“三體式”是練形意拳的開始,站“三體式”主要是筑形體之基的。形,就是使形意拳的母式“三體式”之形,做到正確定型。體,就是調整初練者的體質,使之祛病、健身,特別因練的人腿力不濟,要增其力,以適應將來全面技術鍛煉的需要。在這筑基功夫階段,為了使學者掌握要領,加深理解,對一些基本技術要求,是必須使其領會,并在以后的鍛煉中,使之逐步做到的。因之,在教練站“三體式”時,要提出包括“四象”“六合”等等技術要求。何況在學站“本體式”時,還要學出手、換式等動作,而出手的動作,就包括有“虎抱頭”的技法。因之,在這時提出“虎抱頭等技術要求,就更是必要的了。比比如,剛站架,出前手,或換式出前手時,都是攥拳貼身經心口,從口下向前向上躦出,這個動作就是“虎抱頭”的技法,在學練“三體式”階段中,已經包括它。只是單講“三體式”的靜態(tài)姿式中體現不明顯,而在開始作“三體式”的出手動作中。卻運用它了。綜如上述,已可明確“虎抱頭”的外形、內意和能起到的作用。亦可證明在形意拳中“虎抱頭”這一技術用語上正確無疑的。只是對上述道理不是經過結合動作進行技術分析,和講解,一般學人是無從掌握和認識的,難怪許多練形意拳的人不理解它。(文:李文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