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李白和高適不是在二十多歲相識的。 高適和李白第一次相見是在梁園,李杜二人同游梁園遇見高適,那時候李白四十多,杜甫三十多。三人一見如故,被稱為梁園三劍客。 三人同游過一段,然后各奔前程。 永王先被玄宗封為節(jié)度使,然后李白做了他的幕僚,在這之后永王叛亂,李白被連坐。
新唐書講了李白被郭子儀救 查其他的資料,都是說高適見死不救,火速切割。
還有新唐書和唐才子傳里說是李白救了郭子儀,但是舊唐書里沒提到,所以這里存疑。 草率的查了一下新舊唐書里的郭子儀傳,沒有記載郭子儀與李白的交集。 (也可能是我沒看到) 所以追光是不是在亂寫,既然是歷史故事也要好好講吧。 還有關(guān)于高適的問題也很大。
所以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要這么講故事,以及這么塑造人物???? 好好的李白被塑造成這樣。 本來時間就長,我坐得太久有點(diǎn)煩躁了,結(jié)果越看到后面越氣。 看完出來更不能細(xì)想,一細(xì)想就更氣了。 這個編劇是筆力不夠,還是和李白有仇啊。 看著是按李白的生平來寫的,但是細(xì)節(jié)一堆問題,導(dǎo)致電影里的李白清,我怎么看怎么難受。 真的好氣啊。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