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中醫(yī):

局部望診-二陰?
同學們好,下面我們來學習中醫(yī)局部望診之望二陰。

【意義】
前陰為生殖和排尿器官,后陰是指的肛門,為排便之門戶。
前陰為腎所司,宗筋所聚,太陰、陽明經(jīng)所會,陰戶通于胞宮并與沖任二脈密切相關。肝經(jīng)繞陰器,所以望前陰的病變與腎、膀胱、肝關系密切。
后陰,也為腎所司,又脾主運化,升提內臟,大腸主傳導糟粕,所以后陰病變,與脾、胃、腸、腎關系密切。
望男性的前陰,應注意觀察陰莖、陰囊和睪丸是否正常,有無硬結、腫脹、潰瘍和其它異常的形色的改變。
對女性的前陰的診查,要有明確的適應征,由婦科醫(yī)生負責檢查,男醫(yī)生需在女護士的陪同下進行。
由于,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男科和婦科的??苾热荩虼宋覀冎痪蛶讉€比較典型的的病證給同學們作簡要的介紹。
比如,
【望前陰】
如果,外陰腫脹,又稱為陰腫,通常見于疝氣,通常是由于肝氣郁結,久立勞累,或者是寒濕凝滯所導致的一種病證。
而婦女陰戶有物突出,中醫(yī)又稱為陰挺,相對于子宮脫垂,這是內臟下垂的一種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凡是內臟下垂,都屬于脾虛、中氣下陷有關。因此子宮脫垂,也是脾虛、中氣下陷所導致的。婦女的陰挺通常與產(chǎn)后虛弱有密切的關系。
【望后陰】
望后陰,時應注意觀察,肛門有無紅腫、痔瘡、裂口,瘺管及其他的病癥。
比如
肛癰。肛癰,是指肛門周圍局部紅腫疼痛,狀如桃李,破潰流膿。肛癰多為濕熱下注或者是外感邪毒,阻于肛周而形成的一種病癥。如果肛癰成膿自潰,或者是切開排膿之后,久不連口,外流膿水,所形成的管腔稱為瘺管,又稱為肛瘺。
肛裂,是指肛門與肛管之間的皮膚粘膜有狹長的裂傷,可伴有多發(fā)性的小潰瘍,排便時疼痛流血,多因血熱腸燥,大便干結,或者是努力排便時撐傷,或者濕熱下注所導致的一種病癥。
痔瘡,是指肛門內外,有紫紅色的柔軟腫塊,突起如痔,為痔瘡。其起于肛門齒線以內的為內痔,起于肛門齒線以外的為外痔,內外皆有的,為混合痔。痔瘡,通常是由于腸中濕熱蘊結或者是血熱腸燥所導致的病癥。
脫肛,是指直腸粘膜,或者是直腸全層,脫出了肛門之外的表現(xiàn)。輕者排便時脫出,便后縮回;重者脫出后不能縮回,需用手慢慢的還納。
脫肛與我們前面講到的子宮脫垂,都是屬于內臟下垂,它們都有同樣一個病機,就是脾虛,中氣下陷,因此這兩個病癥治療方案都是一樣的,就是補益脾氣,升陽舉陷法。
以上是我們簡單介紹的前后二陰望診的內容。本節(jié)課就講到這里。
各位同道,本人自學中醫(yī)并取得了行醫(yī)資格,其中走了很多彎路,這是暨南大學孫立老師講的課程,我認為這個課程非常優(yōu)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