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感受不到《倚天屠龍記》中的“男子情義”?
在《倚天屠龍記》的后記中,金庸明確寫道:“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和張翠山之間、謝遜和張無忌之間父子般的摯愛。”

然而很多第一次接觸《倚天屠龍記》及其改編作品的朋友卻沒有感受到《倚天屠龍記》中的“男子情義”,以至于《倚天屠龍記》的很多討論(撕逼)都集中“張無忌到底喜歡誰”上。這又是為什么呢?

1961至1962年,金庸在《明報》上連載了《倚天屠龍記》。金庸在連載《倚天屠龍記》時正處在事業(yè)有成、兒女滿堂的幸福之中,因此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的情感重點依然是傳統(tǒng)的男女之情。

1972年,金庸決定封筆并開始對連載版小說進行修改。但是在1976年,正在修改《倚天屠龍記》的金庸先生突遭喪子之痛。喪子之痛讓金庸真正感受了男子間的情義,也影響了之后對小說的修改。

正因如此,金庸在修改《倚天屠龍記》之時加入了很多對“男子情義”的刻畫描寫,形成了如今的三聯(lián)版和新修版《倚天屠龍記》。金庸那篇《倚天屠龍記》的后記也是寫于突遭喪子之痛的1977年。

然而修改終究不是重寫,三聯(lián)版和新修版《倚天屠龍記》保持了連載版以男女之情為主的故事框架,對男子情義的刻畫并不是主要內(nèi)容。張無忌與四女感情糾葛的篇幅明顯要多于“男子情義”的篇幅。

另外,很多人接觸的《倚天屠龍記》都是影視劇。而至今所有的《倚天屠龍記》影視劇沒有一版把重點放在“男子情義”上,全是男女之情。有些版本更是為了言情而大幅削弱武當七俠和謝遜的戲份。

由于《倚天屠龍記》以男女之情為主的故事框架和各種改編影視劇的影響,很多第一次接觸《倚天屠龍記》的朋友自然感受不到書中的“男子情義”。而金庸的后記則屬于有感而發(fā),不是對小說的總評。
標簽:
為什么很多人感受不到《倚天屠龍記》中的“男子情義”?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