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

2023-01-07 19:38 作者:漢斯和艾麗卡  | 我要投稿


??

? ?在經(jīng)過著名的“三大戰(zhàn)役”以及在戰(zhàn)略決戰(zhàn)階段的其他戰(zhàn)役,國民黨軍大部主力已被殲滅,中國人民解放軍已解放東北全境、華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qū),各解放區(qū)已連成一片。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已發(fā)展到400萬人,士氣高昂,武器裝備得到進一步改善,大兵團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更加豐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國范圍內戰(zhàn)勝國民黨軍。

? ?三大戰(zhàn)役之后,國民黨正規(guī)軍還有71個軍227個師的番號約115萬人,加上特種部隊、機關、軍校和地方部隊,總兵力為204萬人,其中能用于作戰(zhàn)的部隊為146萬人。

??這些部隊,大多是新建或被殲后重建的,且分布在從新疆到臺灣的廣大地區(qū),在戰(zhàn)略上根本就沒有辦法組織有效防御。

? ?蔣介石為了贏得時間,依托長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軍力,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隱退,由副總統(tǒng)李宗仁擔任“代總統(tǒng)”,并出面提出與中國共產(chǎn)黨進行和平談判;另一方面仍以國民黨總裁身份總攬軍政大權,積極擴軍備戰(zhàn)。

? 蔣介石將京滬警備總司令部擴大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任命湯恩伯為總司令,統(tǒng)一指揮南京、上海兩市及江蘇、浙江、安徽3省和江西省東部的軍事,會同華中“剿匪”總司令部(4月改稱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集團組織長江防御。

???1949年4月,國民黨軍在宜昌至上海間1800余公里的長江沿線上,共部署了115個師約70萬人的兵力。其中,湯恩伯集團75個師約45萬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間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團40個師約25萬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間近千公里地段上。同時,海軍海防第2艦隊,轄各種軍用艦艇89艘,位于長江下游;江防艦隊,轄各種軍用艦艇44艘,位于長江中游。

? ?國民黨的空軍部署了4個大隊,計飛機300余架,分置于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哲姄撝г戃姸笫亻L江防線的任務。

? ?此外,美英等國也各有軍艦停泊于上海吳淞口外海面,威脅或伺機阻礙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

? ?長江作為中國的第一大江,自西向東橫貫大陸中部,歷來被兵家視為天塹,下游江面寬達2至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間開始上漲,特別是5月汛期,不僅水位猛漲,而且風大浪高,影響航渡。沿江廣闊地域為水網(wǎng)稻田地,河流湖泊較多,不利大兵團行動。

??防守這個地段的湯恩伯集團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據(jù)點作為警戒陣地外,以主力18個軍54個師沿南岸布防,重點置于南京以東地區(qū),并在縱深控制一定的機動兵力,企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時,憑借長江天險,依托既設工事,在??哲娭г?,大肆殺傷其于半渡之時或灘頭陣地;如江防被突破,則分別撤往上海及浙贛鐵路(杭州一株洲)沿線,組織新的防御。

??具體兵力部署是:以第8兵團指揮第55、第68、第96軍防守湖口至銅陵段;以第7“綏靖”區(qū)指揮第20、第66、第88軍防守銅陵至馬鞍山段,第17兵團所屬第106軍位于涇縣,寧國、太平地區(qū)為預備隊;以第6兵團及首都衛(wèi)戍總司令部指揮第28、第45、第99軍防守南京及其東西地區(qū);以第1“綏靖”區(qū)所屬第4、第21、第51、第123軍防守鎮(zhèn)江至江陰段,第54軍位于丹陽、武進地區(qū)為預備隊;以淞滬警備司令部指揮第37、第52、第75軍防守蘇州至上海間地區(qū)。

??另外,以第9編練司令部指揮第73、第74、第85軍和第18、第67、第87軍共20余個師位于浙贛鐵路沿線及浙東地區(qū),擔任第2線防御。防守湖口至宜昌段的白崇禧集團,以27個師擔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團位于武漢及其以東至九江地區(qū);以13個師位于長沙、南昌之間地區(qū)。

?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百萬大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奪取國民黨政府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南京和上海。

??1949年2月~3月,中共中央軍委依據(jù)向長江以南進軍的既定方針,命令第二野戰(zhàn)軍、第三野戰(zhàn)軍和中原軍區(qū)、華東軍區(qū)部隊共約120萬人,統(tǒng)歸由第二野戰(zhàn)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和第三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組成的總前委指揮,由鄧小平擔任書記。

? ?1949年3月14日,中央決定:鄧小平任華東局第一書記、華東軍區(qū)第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在5月汛期到來之前,由安慶、蕪湖、南京、江陰之線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殲滅湯恩伯集團,奪取南京、上海以及江蘇、安徽、浙江省廣大地區(qū),并隨時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國家可能的武裝干涉。同時決定,第四野戰(zhàn)軍以第12兵團部率第40、第43軍約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由平津地區(qū)南下,歸第二野戰(zhàn)軍指揮,攻取信陽,威脅武漢,會同中原軍區(qū)部隊牽制白崇禧集團,策應第二野戰(zhàn)軍和第三野戰(zhàn)軍渡江作戰(zhàn)。

? ?依據(jù)中央軍委的意圖和國民黨軍的部署以及長江中下游地理特點,1949年3月31日,鄧小平親自制定了《京滬杭戰(zhàn)役實施綱要》,決定組成東、中、西3個突擊集團,采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戰(zhàn)法,于4月15日在江蘇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實施渡江作戰(zhàn),首先殲滅沿江防御之敵,爾后向南發(fā)展,奪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領江蘇、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

? ?其兵力部署是:以第三野戰(zhàn)軍第8兵團指揮第20軍、第26軍、第34軍、第35軍,第10兵團指揮第23、第28、第29、第31軍和蘇北軍區(qū)3個獨立旅,共35萬人組成東突擊集團,由粟裕、第三野戰(zhàn)軍參謀長張震指揮。其中第34、第35軍位于江北全椒、儀征及揚州等地并攻占瓜洲、浦口、浦鎮(zhèn),吸引和牽制南京、鎮(zhèn)江地區(qū)國民黨軍;主力6個軍由三江營(揚中以北)至張黃港(靖江以東)段實施渡江,成功后向京滬鐵路(南京—上海)挺進,控制該路一段,阻擊南京、鎮(zhèn)江的國民黨軍東逃和上海方向的國民黨軍西援,并向長興、吳興方向發(fā)展,會同中突擊集團切斷京杭公路,封閉南京、鎮(zhèn)江地區(qū)守軍南逃的通路,完成戰(zhàn)役合圍,爾后協(xié)力殲滅被圍之敵。

??以第三野戰(zhàn)軍第7兵團指揮第21軍、第22軍、第24軍,第9兵團指揮第25、第27、第30、第33軍,共30萬人組成中突擊集團,由譚震林指揮,在裕溪口(蕪湖以北)至樅陽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殲滅沿江守軍,并監(jiān)視蕪湖守軍;主力迅速東進,會同東突擊集團完成對南京、上海、杭州地區(qū)國民黨軍的包圍,爾后各個殲滅被圍之敵。第7兵團并準備奪取杭州。

? ?為求得中、東兩集團行動上的協(xié)調,迅速合圍南京、鎮(zhèn)江地區(qū)守軍,中突擊集團過江后統(tǒng)歸粟裕、張震指揮。以第二野戰(zhàn)軍第3兵團指揮第10、第11、第12軍,第4兵團指揮第13、第14、第15軍,第5兵團指揮第16、第17、第18軍及中原軍區(qū)部隊一部,共35萬人組成西突擊集團,由劉伯承和第二野戰(zhàn)軍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由樅陽至望江段實施渡江,成功后以1個兵團挺進浙贛鐵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區(qū),控制該路一段,切斷湯恩伯集團與白崇禧集團的聯(lián)系;主力沿江東進,接替第9兵團殲滅蕪湖守軍的任務,并準備參加奪取中國首都南京的作戰(zhàn)。

? ?1949年4月3日,中央軍委批準了上述計劃。為了便于部隊就糧和避免過分擁擠,4月17日總前委又決定西突擊集團過江后,第3、第5兵團直出浙贛鐵路沿線,第4兵團執(zhí)行東進任務。鄧小平、陳毅位于合肥以南的瑤崗,代表總前委統(tǒng)一指揮渡江作戰(zhàn)。

? ?

? ? ?早在淮海戰(zhàn)役臨近結束時,蔣介石就已決定放棄淮河防線,將長江以北的殘余軍隊撤到了長江以南地區(qū),接著在“和談”的掩護下,又加緊部署長江防線。

? ?這時,國民黨軍隊在從湖北宜昌到上海的1800余公里的長江沿線,部署了約70萬兵力。其中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部約45萬人,在江西湖口至上海的地段上布防;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部約25萬人,在湖口至宜昌的地段上布防。另以海軍艦艇120余艘、空軍飛機280多架支援作戰(zhàn)。他們幻想依憑長江天險和??哲妰?yōu)勢,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

? ?針對國民黨軍隊在長江以南的布防情況,中共中央軍委決定以第二野戰(zhàn)軍和第三野戰(zhàn)軍及地方部隊共100萬人,首先在長江下游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殲滅湯恩伯集團;同時以第四野戰(zhàn)軍一部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在平津戰(zhàn)役結束后迅速南下,參加渡江作戰(zhàn)。

? ?為了能夠加強渡江作戰(zhàn)的統(tǒng)一領導,1949年2月11日,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在淮海戰(zhàn)役期間組成的總前委,在渡江作戰(zhàn)中“照舊行使領導軍事及作戰(zhàn)的職權”。

?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沒有單獨討論軍事問題,但對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極為關注。七屆二中全會結束后,3月下旬,總前委根據(jù)中央軍委的意圖,制定《京滬杭戰(zhàn)役實施綱要》,決定組成由粟裕、譚震林、劉伯承分別指揮的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在江陰至湖口間500余公里的地段上,有重點地分路突破國民黨軍隊的江防;另以第四野戰(zhàn)軍先遣兵團歸西集團指揮,在武漢正面鉗制白崇禧集團。

? ??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xié)定》上簽字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命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wèi)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

? ?同時指出,對于凡愿停止戰(zhàn)爭、用和平方法解決問題的國民黨地方政府和地方軍事集團,可以按照《國內和平協(xié)定》的大意,同他們簽訂地方性的和平協(xié)定。

? ?4月20日20時,人民解放軍中突擊集團首先開始渡江,并迅速突破安慶、蕪湖間防線。

??4月21日晚,東、西兩突擊集團分別從鎮(zhèn)江、江陰間和貴池、湖口間渡江。

? ?解放軍用木帆船做主要航渡工具,廣大指戰(zhàn)員發(fā)揚英勇頑強、有進無退的戰(zhàn)斗作風,不顧國民黨軍隊陸??諈f(xié)同的炮火阻擊和多次反撲,千帆齊發(fā),于4月22日成功突破了國民黨軍隊近千里的江防陣地,登上南岸,并爭取江陰要塞守軍起義,控制江陰炮臺,封鎖了長江。

? ?當渡江作戰(zhàn)即將發(fā)起時,4月20日9時左右,英國“紫石英”號護衛(wèi)艦由東向西,闖進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不顧解放軍警告,強行溯江上駛,雙方發(fā)生了激烈炮戰(zhàn)。

? ?“紫石英”號被擊傷后,擱淺于鎮(zhèn)江附近江面,4月20日13時,停泊南京的英國軍艦“伴侶”號下駛接應“紫石英”號,被擊傷后倉皇向東逃竄。

? ?4月21日上午,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中將率旗艦“倫敦”號重型巡洋艦和快速艦“黑天鵝”號溯江西上,被解放軍炮火擊傷后逃跑。

? ??長江炮戰(zhàn)震驚了世界,英國議會反對黨領袖麥克米倫在議會辯論此事時,不得不哀嘆英國政府的“炮艦觀念”似乎是“太過時了”,保守黨領袖丘吉爾主張派航空母艦到中國海上“實行武力的報復”。

? ?人民解放軍總部發(fā)言人在4月30日發(fā)表聲明,指出“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wèi),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要求英方道歉和賠償損失,并要求英、美、法等各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

? ?聲明中也宣布人民政府愿意保護從事正當職業(yè)的外國僑民,愿意考慮同與國民黨政府斷絕關系的各外國政府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的基礎上建立外交關系。聲明表達了中國人民不怕威脅、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嚴正立場。

? “鴉片戰(zhàn)爭以來,帝國主義者依仗船堅炮利在中國橫行霸道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

??

? ?國民黨政府在其江防被全線突破后,于4月22日下午倉皇部署總退卻,并企圖在浙贛路和上海地區(qū)組織新的防御。

? ?國民黨政府留在南京的許多機構倉皇遷移廣州,“代總統(tǒng)”李宗仁逃往桂林勝利渡江的人民解放軍于4月23日解放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中心南京。

? ?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22年反動統(tǒng)治的崩潰。

? ?4月25日,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由劉伯承、宋任窮分任正副主任,劉伯承兼任南京市市長渡江戰(zhàn)役第一階段突破江防的任務勝利完成。

?

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城

?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軍中、東兩個突擊集團在粟裕統(tǒng)一指揮下東西對進,迅速在皖南郎溪、廣德地區(qū)包圍殲滅南京、鎮(zhèn)江逃敵五個軍,于5月3日解放杭州,進逼上海。

? ?西突擊集團分路向浙贛路齊頭并進,到5月7日,先后占領浙贛路上的上饒、橫峰、貴溪,解放金華、衢縣等城市,先期截斷浙贛路。

??同時,第四野戰(zhàn)軍先遣兵團和中原軍區(qū)部隊,占領湖北孝感、黃陂,逼近武漢。上述追擊作戰(zhàn)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在浙贛路組織頑抗的企圖,切斷了湯恩伯與白崇禧兩集團的聯(lián)系,渡江戰(zhàn)役第二階段結束。

? ?湯恩伯集團一部在郎(溪)廣(德)地區(qū)被殲后,主力約20萬人退守上海及其周圍地區(qū),在蔣介石直接部署下,企圖憑借囤集的大量作戰(zhàn)物資和4000多處鋼筋水泥工事堅守,并陰謀挑動英軍和美軍進行武裝干涉。

?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中心,也是帝國主義長期侵略中國的重要基地。中央軍委要求人民解放軍在解放上海的過程中,既要徹底消滅敵人,又要盡量保護上海數(shù)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和各種市政設施、工廠、學校,還要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的武裝干涉。5月12日,第三野戰(zhàn)軍主力對上海外圍發(fā)起進攻。為避免戰(zhàn)火波及主要市區(qū),攻擊部隊采取鉗形攻勢,分別自浦東、浦西進逼吳淞口,逼敵退出主要市區(qū),縮集于蘇州河北,然后加以聚殲。第二野戰(zhàn)軍主力則在浙贛路上金華至東鄉(xiāng)段休整,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可能的挑釁。

? ?5月23日夜,解放軍發(fā)起對上海的總攻,以快速勇猛的動作,多路直插市區(qū)追殲國民黨軍隊,到5月27日,除湯恩伯率5萬人登艦逃跑外,其余15萬余人全部投降或被殲滅,上海宣告解放。

? ?當天,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陳毅任上海市軍管會主任兼上海市市長,粟裕任軍管會副主任。

? ?在進占上海的過程中,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模范地執(zhí)行黨的城市政策,露宿街頭,不進民房,保護國外僑民,嚴格遵守三大紀律與八項注意,贏得了上海市民的熱烈歡迎和愛戴。

?

解放上海

? ?在第三野戰(zhàn)軍圍殲湯恩伯集團期間,武漢地區(qū)的白崇禧拒絕中共提出的忠告,不愿以和平方式解決中南地區(qū)的問題,并且準備南撤至湘、贛、粵、桂地區(qū),繼續(xù)抵抗。

? ?5月14日,第四野戰(zhàn)軍先遣兵團在湖北團風至武穴地段橫渡長江,16日解放漢口,17日解放武昌和漢陽。

? ?國民黨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官張軫率部2萬余人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與此同時,為策應第四野戰(zhàn)軍先遣兵團的渡江,第二野戰(zhàn)軍一部于5月17日解放九江,22日解放南昌,第三野戰(zhàn)軍一部于6月2日解放長江口外的崇明島。

? ??至此,渡江戰(zhàn)役勝利結束。

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蚌埠市| 丰都县| 得荣县| 营口市| 垦利县| 寿宁县| 尤溪县| 洪泽县| 依安县| 右玉县| 汤阴县| 密山市| 衡水市| 环江| 曲阜市| 郧西县| 平乐县| 封丘县| 伊春市| 宽甸| 宜兰市| 神池县| 昌都县| 肥城市| 八宿县| 邢台县| 台山市| 公主岭市| 称多县| 察哈| 宝坻区| 冕宁县| 康保县| 宁远县| 晋州市| 互助| 民乐县| 岱山县| 澄迈县| 邢台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