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什么要置清朝首富胡雪巖于死地?他們之間有個仇怨?
胡雪巖的死確與李鴻章有關(guān),但他卻并不是被李鴻章所殺,實際上,某種程度上來講的話:胡雪巖是被李鴻章活活氣死的。
也正因此,胡雪巖死前嘴里一直叨叨的始終是李鴻章,他的臨終遺言竟也與李鴻章有關(guān)。

“第一后人不要經(jīng)商,第二后人不要從政,第三胡李不通婚。”這三句,就是紅頂商人胡雪巖的臨終遺囑。而這第三句里的“胡李不通婚”中的“李”正與李鴻章有關(guān)。胡雪巖恨李鴻章,竟能恨到牽連所有李姓人(本作者姓李,很不服),這是真正深入骨髓的恨啊!
讓人驚詫的是,據(jù)胡慶余堂老藥師趙玉城尋找和研究:胡雪巖后人中也幾乎沒有與“李”姓人士通婚的記錄。“胡李不通婚”,如今甚至已經(jīng)衍變成了胡氏后人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
胡雪巖和李鴻章究竟有怎樣的深仇大恨,竟至于一棍子把所有姓李的人都打死呢?這背后的原因還得從頭說起--
胡雪巖,這位被稱作紅頂商人代表的的巨商,曾用30年時間締造了一個財富帝國。胡雪巖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人都說,胡雪巖一生,成也因“官商一體”,敗也因“官商一體”。這話,著實不虛。他從小雜役做起,依仗王有齡、左宗棠等政界要員,一路扶搖。在朝,他是“頭頂紅珊瑚,身著黃馬褂”的二品文職;在民間,他是富可敵國的晚清首富。而最終,胡雪巖破產(chǎn),也恰因與左宗棠關(guān)系密切有關(guān)。胡雪巖的倒臺,和新一代晚清首富盛宣懷的崛起,說到底就是左宗棠的倒臺和李鴻章的崛起而已。
洋務(wù)運動時期,同為朝廷重臣的左宗棠與李鴻章政見不和。雖然同是洋務(wù)派大臣,但在討論清朝國防重點時,左宗棠主張以陸地防御為主,李鴻章則主張以陸地防御為輔。為此,雙方在朝堂上屢次爭執(zhí),嚴重的時候甚至得慈禧出面調(diào)解才作罷。
為了徹底打倒左中堂,李鴻章想出了"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策略。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李鴻章就是左宗棠的錢袋子。左宗棠之所以能收復(fù)新疆、建船廠、購買軍火等等都是因為有胡雪巖在幫著他出資出力。而左宗棠接下來要搞洋務(wù),錢(胡雪巖)就更加是命脈了。如此一來,滅了胡雪巖,就等于拿掉了左宗棠的錢袋子。錢袋子沒了,左宗棠想要和李鴻章斗,自然就不可能了。
確定了"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這一謀略后,李鴻章在大力扶持商人盛宣懷同時,各方借機打壓胡雪巖。
而李鴻章把靶子瞄準胡雪巖的當(dāng)口,胡雪巖雖然有所察覺,但他終究只是一個商人,在政治上并不敏銳。換言之,胡雪巖雖然知道危險將至,卻對這危險卻始終缺乏判斷。
實際上,即使胡雪巖在政治上敏銳,晚年的他也很難真正察覺到危險。因為在巨大成功下的胡雪巖已經(jīng)慢慢被成功麻痹了,真正能毀滅成功的就是成功,大抵如此。

圖:胡慶余堂
胡雪巖真正的危機,隨著左宗棠在朝堂的失勢,如洪水般涌來。
1882,胡雪巖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高價盡收國內(nèi)新絲數(shù)百萬擔(dān),企圖壟斷絲業(yè)貿(mào)易。此舉惹怒了外商,隨即,外商聯(lián)合拒購華絲。又因海關(guān)海運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運。次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周轉(zhuǎn)不靈。
為了徹底“倒胡”,李鴻章收買了胡雪巖手下的伙計。實際上,胡雪巖在早期已發(fā)現(xiàn)伙計“可疑”,但因為念舊情,胡雪巖并未將他攆走,只讓其“好自為之”。胡雪巖不知道,對壞人仁慈,那恰是對自己的殘忍啊。
預(yù)知,后來,當(dāng)胡雪巖資金周轉(zhuǎn)不靈時,就是該內(nèi)部伙計各方散播“胡雪巖錢莊沒錢了”的消息(實為謠言)。
這個消息出來后,在外圍的李鴻章迅速采取行動,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慫恿上海地方拖欠應(yīng)付胡雪巖的協(xié)餉,同時還讓外國洋行和銀行去找胡雪巖要錢。
而第三路人馬盛宣懷則在胡雪巖的密令下,開始聯(lián)絡(luò)各大商幫搞胡雪巖。在盛宣懷的作用下,當(dāng)資金周轉(zhuǎn)不靈的胡雪巖找到各大商幫富戶借錢時,大部分富戶竟都沖胡雪巖搖頭擺手,而另外的小部分人則對胡雪巖避而不見。

圖:胡雪巖故居
緊接著,第四路人馬儲戶也出動了,這些把錢存在胡雪巖錢莊的人在這時候要拿回自己的錢,自然無異于雪上加霜。在多方夾擊下,胡雪巖的核心業(yè)務(wù)錢莊、當(dāng)鋪悉數(shù)被沖垮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遠遠沒有啊,李鴻章的手腕可絕不止這么一點點。從李鴻章接下來的做法看,他不僅僅是要搞垮胡雪巖,而恰是想搞死胡雪巖。
直到這時,胡雪巖雖遭遇多方夾擊但仍還有回旋余地。李鴻章見狀,使出了狠招: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請來各路下三濫群起敲詐勒索胡雪巖。于是乎,胡雪巖的資金鏈便就此徹底斷裂了,他辛苦打造的商業(yè)帝國也隨之轟然崩塌。十一月,各地商號倒閉,家產(chǎn)變賣,胡慶馀堂易主,宣告破產(chǎn)。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為了斬草除根,李鴻章還指示親信舉報胡雪巖“貪污挪用國家糧餉”,這一招“痛打落水狗”,直接把胡雪巖打得僅剩半條命。
慈禧收到舉報后,立即下令對胡雪巖革職抄家,此外她還勒令左宗棠向胡雪巖追繳欠款。一時間,胡雪巖不僅商業(yè)帝國崩塌,還丟了官,落到身敗名裂、負債累累的悲涼境地。

圖:左宗棠
胡雪巖用了30年締造的一切,李鴻章只用了三天,就讓它徹底覆滅,這是胡雪巖做夢也沒想到的。作為以“商官”起家的商人,最終胡雪巖也因其“官商”身份,成了左宗棠與李鴻章派系斗爭的最大犧牲品。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885年冬月,貧恨交加中,胡雪巖郁郁而終。臨終前,他一直叨叨著的“白老虎可怕,白老虎可怕”,這里的白老虎,大抵也是李鴻章。
胡雪巖給后世商人留下的最大教訓(xùn),應(yīng)該就在于:任何時候,為商還是不能太依賴官啊!要政局穩(wěn)定還行,一旦政局不穩(wěn),千層大廈瞬間傾不說,還有粉身碎骨的可能,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