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古希臘人吃什么
原作者:石湖魚
文章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663324252715261
? ? ? ?最近似乎跳出來維護西方歷史的人多了,貌似個個號稱官科,看了幾篇他們的文章,真讓我懷疑,這些所謂的學者,究竟是個什么水平?
? ? ? ?先說第一點,對于歷史這種人文學科,我覺得誰也別裝大尾巴狼,這不是研究火箭助推器,這里面也沒多少真正的專業(yè)知識,只要具備正常思維邏輯,人人都可以是專家,誰都可以提出看法。
? ? ? ?某些專家的邏輯也真是令人無語,我很想知道,他們究竟有沒有仔細研究過古希臘歷史,有沒有仔細看過質(zhì)疑的觀點,就敢跳出來說三道四。
? ? ? ?不說還好,一說真是暴露了真實水平,這里不點名了,我也不是針對某個人。
? ? ? ?關(guān)于古希臘,矛盾和錯誤比比皆是,比如亞里士多德等大神拿什么寫上千萬字著作,用什么語言,寫在什么載體上,又是用那種墨水能保持千年不褪色?
? ? ? ?這些東西早被噴爛了,至今也沒見誰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但這些今天都不提,以前提到過的統(tǒng)統(tǒng)不提,今天來說個比較細節(jié)的東西,古希臘人吃什么。
? ? ? ?當然指主食,為什么提這個問題,因為希臘半島那個彈丸之地,號稱養(yǎng)了上千萬人口。

? ? ? ?這可不是我說的,希羅多德的《歷史》在描述希波戰(zhàn)爭時,稱希臘城邦總共投入了超過50萬的總兵力。
? ? ? ?偽造希羅多德的這幫人一定是軍事白癡,他們連最基礎(chǔ)邏輯都不懂。每名前線士兵,都至少需3人供應物資,也就是說,如果出動10萬大軍,背后就是30萬勤務雜役。
? ? ? ?乍一看50萬并不多,但如果考慮到通勤雜役,實際投入人口就要超過200萬。
? ? ? ?中國歷來以人口多著稱,打仗也以氣勢磅礴聞名,所以軍迷們有時候戲稱別的國家都是村莊級械斗。
? ? ? ?但你去翻史書,中國古代戰(zhàn)爭(近代不論,明清時引進玉米土豆紅薯,全球人口都大爆發(fā))有出動過50萬軍隊的沒有?
? ? ? ?吹牛皮的倒有,比如老曹赤壁,苻堅淝水,都號稱七八十萬大軍,但咱們都知道那是吹的,作戰(zhàn)人員最多一二十萬,加上運糧民夫倒可能真有那個數(shù)。
? ? ? ?一二十萬,已經(jīng)是中國古代戰(zhàn)爭天花板了。中國古代人口少嗎?還拿三國來說,戰(zhàn)爭前漢桓帝在位時,總?cè)丝?600多萬,如果加上少數(shù)民族(羌氐那時候可是大戶),人口總數(shù)輕松破7000萬。
? ? ? ?注:三國志記載人口很少,合計不到1000萬,那不是戰(zhàn)爭打死人多,戰(zhàn)亂對人口的殺傷力,根本不能與災害瘟疫相提并論,隨便鬧個蝗災都比打一場百萬大戰(zhàn)死人多。
? ? ? ?三國人口減少的真正原因是隱匿人口,政權(quán)連番更替一片混亂,大量人口逃亡,投靠貴族,成為貴族私家莊?。ɑ蛘呓星f客、莊農(nóng))。貴族有特權(quán),掛到他名下就不用服兵役,而這部分人口官府自然也無法統(tǒng)計。
? ? ? ?打個比方,諸葛亮給劉禪上書說,他死后不要封賞,家里還有桑田百畝,勉強夠子孫生活。
? ? ? ?一兩百畝地,你以為諸葛亮兒子自己下地干活?他就是500公斤大黃牛也耕不完。
? ? ? ?他家有莊丁,性質(zhì)跟部曲差不多,區(qū)別是部曲是私兵,只負責打仗,而莊丁只負責干農(nóng)活。
? ? ? ?注意,桑田可不是種桑樹的田,而是泛指莊稼地,所謂滄海桑田是也。
? ? ? ?大家讀三國時,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詞,土豪。這可不是說暴發(fā)戶,正確意思是有土地的豪紳,大莊園主。國家對莊園主是統(tǒng)一收稅,收稅基數(shù)除了看土地,還看人口。
? ? ? ?所以莊園主經(jīng)常瞞報人數(shù),1000人能給你報100都算有良心了,他們又都是當?shù)匾话?,想人口普查基本不可能?/p>
? ? ? ?小霸王孫策為啥跟江東大戶鬧矛盾,鬧得勢如水火,生死不休,就是因為這個。他兵力擴張速度太快,財政跟不上,只能動用酷烈手段清查人口,逼迫土豪交錢。
? ? ? ?啥問題最后都是錢,江東大戶跟孫家的深仇大恨,就是這么簡單。
? ? ? ?扯遠了,總之就是三國人口很多,遠不止官方數(shù)字1000萬,但曹孫劉三家打來打去,10萬人都是頂級規(guī)模大軍了(孫十萬我不是在說你)。

? ? ? ?所以古希臘那么巴掌大點的地方,希波戰(zhàn)爭動員兵力超過50萬,可能嗎?實際上按希羅多德所寫,比這個還要多,我懶得計算一些零頭,要把他寫的全算上,60萬都打不住。
? ? ? ?而更驚人的是,薛西斯的波斯大軍,達到了502萬。
? ? ? ?這可是波斯遠征軍,全是作戰(zhàn)人員,不包括后勤,其實即便加上后勤人員,這也是個無法想象的數(shù)字。
? ? ? ?所以說牛皮吹大了,容易扯著蛋,西方人真就是造假都不會。
? ? ? ?不管戰(zhàn)斗還是后勤,都得青壯年,外加男人。搞笑的是,希羅多德為了解釋,特意補充了一句,“一到關(guān)鍵時候,希臘十之七八的青壯年都要參軍?!?/p>
? ? ? ?這就叫畫蛇添足,所以說他們真就是造假都沒邏輯,以為這么一說,就能把兵力問題糊弄過去了。
? ? ? ?誰家到了緊急時刻,不是全民動員?別說十之七八,就算100%都不稀奇,問題是有沒有算過,50萬兵力,需要多大人口基數(shù)做支撐?
? ? ? ?古希臘不可能全是青壯年吧,總得有老人小孩,按常理老人小孩青壯年各占三分之一,再算上男女,女的當然不可能上戰(zhàn)場,別告訴我古希臘一半都是女兵。
? ? ? ?然后還要考慮官員貴族小商販,總得留幾個人看家吧,你再可著勁動員,也不可能全部男人都上戰(zhàn)場。
? ? ? ?通常來說,極限出兵比例是1:10,即人口的十分之一。古希臘200萬聯(lián)軍,那么希臘總?cè)丝诰统^2000萬。
? ? ? ?這也不是我說的,國內(nèi)某號稱專精西方史的大神(某大學教授),他的著作里就聲稱希臘城邦人口2100萬,我還替他抹掉了尾數(shù)。
? ? ? ?如果你再考慮到波斯500萬遠征軍的規(guī)模......
? ? ? ?誰能告訴我古波斯有多少人口?500萬士兵背后是1500萬后勤,2000萬部隊需要2億人口做支撐......
? ? ? ?古波斯人口居然比漢朝還多,你信嗎?
? ? ? ?我就算想信這也不可能,出動2000萬人打仗,你來算算一天開支是多少,光吃喝一天得搭里多少個古希臘國庫?
? ? ? ?有2億人口跟出動2億大軍是兩個道理,打仗就是燒錢,所以孫子兵法第一條就告訴你,“兵貴神速”。
? ? ? ?另一個問題,他們究竟種了什么,能養(yǎng)得起這么多人?
? ? ? ?說到糧食,也是西方偽史一大硬傷,因為他們不會種大米。

? ? ? ?稻米稻米稻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按重要性,說三千遍也不過分,因為稻米就是神。
? ? ? ?古代糧食產(chǎn)量低得令人發(fā)指,大麥小麥畝產(chǎn)多少呢?西方?jīng)]有畝產(chǎn)這個概念,也許是不好意思說,他們用產(chǎn)出比,也就是種多少斤種子收多少糧食。
? ? ? ?這個產(chǎn)出比多少呢?1:4,種一斤收4斤。
? ? ? ?別說我冤枉他們,這個數(shù)字實際是歐洲11世紀的水平,因為古希臘歷史從來不跟你提這個。但種糧食水平絕對不可能后退,你啥都可以忘,忘了科技,忘了文化,甚至語言都忘了。
? ? ? ?雖然我覺得很扯淡,但我先不管,因為你絕對不會忘了吃。
? ? ? ?別跟我扯古希臘種地技術(shù)也失傳,歐洲產(chǎn)出比1:4,古希臘只會更低,因為歐洲是海洋性氣候,有大片平原,而希臘半島全是山,又是農(nóng)業(yè)天敵地中海氣候。
? ? ? ?早就提出過這個問題,地中海氣候?qū)r(nóng)業(yè)是致命影響,氣溫最高莊稼最適合發(fā)育的時候它偏偏干旱少雨,所以要不為啥地中海特產(chǎn),不是橄欖就是葡萄。
? ? ? ?即便對農(nóng)耕極其重視的古代中國,歷代官府都有助農(nóng)舉措,比如免費提供耕牛農(nóng)具等等,小麥畝產(chǎn)量也不過百斤。
? ? ? ?種一畝小麥通常需4斤種子,也就是我們古代小麥產(chǎn)出比大概是1:25。
? ? ? ?想比較兩個文明的優(yōu)劣,最簡單方法看他們吃什么就行。我們北方也就是種種小麥,更早是粟米,也就是小米,中間當然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糧食,五谷雜糧嘛,但主流就是小米小麥。
? ? ? ?唐之前是小米的天下,唐朝石磨技術(shù)流行,才開始逐漸轉(zhuǎn)為小麥。
? ? ? ?但南方可不流行粟米小麥,他們打一開始就種水稻。
? ? ? ?稻米為什么是神?
? ? ? ?第一是口感,我一說南方人肯定心有戚戚焉。
? ? ? ?米這玩意,只要小時候吃過,就一輩子再也難接受其它主糧,所以南方人到了北方大多對飲食頭疼,而北方人去南方天天吃大米,并不會有任何不適。
? ? ? ?第二是產(chǎn)量。
? ? ? ?西漢稻米畝產(chǎn)多少?300斤,輕輕松松三倍。
? ? ? ?三倍是什么概念?北方100畝地可以養(yǎng)10口人,擱南方那就是30人,同樣大地方,我多出來兩倍人可以干別的。

? ? ? ?要不為啥自古江南富甲天下,江浙兩省賦稅動輒占全國一半,文人精英、富商大賈,絲綢陶瓷、筆墨紙硯等核心手工業(yè)全集中在江南,甚至包括煉銅、曬鹽......等等等等。
? ? ? ?不是什么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真正原因就兩個字,大米,江南產(chǎn)大米。
? ? ? ?糧食多就養(yǎng)的人多,人多自然精英就多。
? ? ? ?隋煬帝為啥要挖大運河,打大隋朝起,北方就得靠南方接濟,運河漕運一斷,北方人就得集體挨餓,有多少唐朝皇帝為了找口吃的,被迫到處流浪就食。
? ? ? ?所以有句話叫餓死的大唐,后來為啥首都定到了北京,因為有海運,比運河漕運還方便,你搬石家莊試試。
? ? ? ?第三耐操。
? ? ? ?這個耐首先是頂饑,相對于小米小麥,大米營養(yǎng)價值更高,本來產(chǎn)量就高,還更耐造,南方想不富裕都不行。
? ? ? ?大家干一樣活,人家效果是你三倍,如果論養(yǎng)人那就得按四倍五倍往上算。
? ? ? ?其二是耐災。水稻不怕淹,黃河流域都知道,如果黃河泛濫,莊稼地被淹全玩完,大概率顆粒無收。如果換水稻,隨便淹,淹過頂一個月,如果能淹死,我讓水稻跟你喊大哥,人家那可是號稱水生植物。
? ? ? ?旱災也沒戲,因為種在水田,想種水稻得先挖渠,人家就不靠天吃飯。你隨便旱,只要江南大大小小的河流沒斷流,那里的水稻就永遠不減產(chǎn)。
? ? ? ?想旱到江南河流都沒水?這似乎還沒發(fā)生過。
? ? ? ?水稻的優(yōu)點還有很多,說不完,比如耐鹽堿,現(xiàn)在海水稻都有了;對氣溫陽光需求也不高,東北一樣產(chǎn)大米,日本全是稻田......

? ? ? ?總之水稻是個極其耐操,隨便種種都能活的莊稼,甚至插秧苗可以隨手一丟,不用像北方種麥子,精耕細作,一顆種子一個坑。
? ? ? ?要不為啥袁隆平老爺爺一輩子都在研究水稻,它就是莊稼之神,也是中華文明最大依托。
? ? ? ?如果你問中華文明為啥如此獨特,如此絢爛,我會毫不猶豫把選票投給它。為啥我們文明牛逼,因為人多,為啥人多?因為有水稻,就是這么簡單。
? ? ? ?那么古希臘人吃什么?前面說了歐洲即便到了11世紀,產(chǎn)出比也就是可憐的1:4,換算成畝產(chǎn)不到20斤。
? ? ? ?就算只有20斤,那也不是小麥,而是大麥。別聽西方瞎吹什么他們是小麥原產(chǎn),原產(chǎn)不原產(chǎn)不管它,實際上歐洲歷史上大麥才是主糧。
? ? ? ?大麥是啥玩意?我們叫牧草,擱西藏叫青稞,咱們這都是喂牲口的,家里養(yǎng)驢養(yǎng)騾子了,就捎帶著種點大麥。
? ? ? ?因為這玩意不光難吃,還很難消化,一般人腸胃根本承受不起,能以大麥為主食的,必須是牲口級。
? ? ? ?為啥難吃?你要考慮到那是公元前,不會磨面。
? ? ? ?什么?你說古希臘會磨面?知道做一個石磨是什么技術(shù)等級嗎?我們漢代才學會水力石磨,到了大唐驢拉石磨才流行。
? ? ? ?你們誰說古希臘人會磨面的,找個石磨文物出來讓我開開眼。
? ? ? ?我尋思著這話是不是說太滿了,以西方人那尿性,青銅計算機都搞出來了,偽造一臺石磨又有何難。
? ? ? ?總之如果你還有正常邏輯,就該明白古希臘,包括古羅馬古埃及古巴比倫,那里的人都是吃大麥,而且是剝完就吃,俗稱麥飯。
? ? ? ?小麥也是這樣吃,要不為啥北方很早就有了小麥,但直到唐朝石磨流行,小麥才最終代替了小米。
? ? ? ?麥粒飯,能吃的這個都是鐵腸胃。
? ? ? ?腸胃好倒也罷了,但吃大麥有幾個明顯弊端,第一是發(fā)育不良,所以別再幻想古希臘人多高大,他們一定比漢朝人矮得多。
? ? ?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絕對胡扯八道,他要真率著希臘軍隊打到中國邊境,中國史書一定會留下“小希臘鬼子”的傳說。
? ? ? ?有寇自西方來,身高皆不足三尺......
? ? ? ?話說那個馬其頓長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們古代兵書說,長槍程度不能超過身高三倍,要不然無法用勁,明代武術(shù)書更是規(guī)范到5米以內(nèi),太長一則不便,二則發(fā)軟。
? ? ? ?你就是純鐵槍桿,五米長它也是軟趴趴,又想起來那句話,不怕短粗就怕細長......
? ? ? ?打住打住,咱不開車。

? ? ? ?馬其頓長槍號稱超過6米,大家想象一下場面,一群身高一米四五的小矮子,扛著一根六米大槍。
? ? ? ?第二是壽命短,大麥蛋白質(zhì)含量低,長期吃這個非常影響健康。
? ? ? ?舉個例子,解放前西藏平均壽命多少?35歲。
? ? ? ?雖然西藏有氣候影響,但主食青稞是個不可忽視因素。
? ? ? ?這些都不關(guān)鍵,不管大麥多難吃對身體多不好,只要有吃的就行。關(guān)鍵是大麥產(chǎn)量很低,都說了它叫牧草,種那玩意主要用途是打草給牲口吃,所以游牧民族都愛種。
? ? ? ?歐洲中世紀為啥種大麥,也是這個原因,本質(zhì)上歐洲古代民族,是游牧農(nóng)耕雜合,因為他們單靠其中任何一種都無法生存。
? ? ? ?種地沒那么高產(chǎn)量,畜牧又不夠吃,而古希臘地中海沿岸種大麥的原因更簡單,因為這玩意耐旱,他們純被迫,不種這個連吃的都沒得吃,現(xiàn)代希臘也沒解決種糧食問題,想吃飯靠進口。

? ? ? ?小麥產(chǎn)出比1:4,大麥做到都難,咱就按1:4,一個人種10畝地,一年也就凈落120斤糧食,他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起。
? ? ? ?以公元前古希臘的工藝條件,說它一個人能種10畝地,已經(jīng)是夸到了天上。
? ? ? ?那么古希臘人是怎么養(yǎng)上千萬人口的?而如果沒有上千萬人口做基數(shù),又如何誕生偉大文明?
? ? ? ?有人說古希臘靠商隊去地中海沿岸買糧,提醒一句,那里都是地中海氣候,大家一水的大麥,都不夠吃,你找誰買?
? ? ? ?就算有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也不行,雖然有好地,但他們不會種大米,就大麥這么可憐的產(chǎn)出比,你告訴我尼羅河三角洲得有多大,古埃及多少人種地,才能供應得起古希臘千萬人?
? ? ? ?再提醒一句,古代買糧跟現(xiàn)代根本不一個道理,糧食是古代最重要戰(zhàn)略物資,沒有之一,不是有多貴,是你拿多少錢都買不到,你去扒拉中國史書,看那個皇帝敢瘋到出口糧食。
? ? ? ?再反過來說,如果地中海附近有某個地方特別能產(chǎn)糧,糧食多得吃不完,那他們實力一定非常強大,又怎會輪到古希臘在地中海逞威風?
? ? ? ?最后一句,誰來解釋解釋,古波斯2億人口,又是靠吃什么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