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跪了,萌妹紙get全美TOP5計算機全獎博士

基本背景:
學校與專業(yè):
華中科技大學 信息安全專業(yè)
申請方向:計算機博士
GPA:3.88/4.0
雅思:7.5
收獲offer:
1. UBC-Doctor of Philosophy in Computer Science
2. NEU - PhD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
3. UCI - Software Enginering PhD program
4.UC Davis-PhD in Computer Sciense
5.UIUC-PhD in Computer Sciense
6.Stony Brook University-PhD in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
結束了起起落落的申請季,好像有很多感想但又不知如何下筆。在真正確定自己喜歡的方向之前,我嘗試過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也正是在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之后,我堅定了繼續(xù)做科研,申請博士的決心。
我尋找科研機會的方式主要來自于校內(nèi)科研及海外科研,非常幸運且感恩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我的導師們。在校內(nèi),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做著出色的科研工作,這是獲得科研機會時最近最熟悉的資源,可以通過老師的主頁、課程、創(chuàng)新項目等渠道了解老師們的工作方向,勇敢積極地同老師們進行交流,并且爭取進入感興趣的實驗室開始接觸科研工作。進行科研的過程可能會使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對科研的熱愛,也有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喜歡科研,但無論結果如何,都是能夠讓自己更加了解自身特點與發(fā)展方向的過程。經(jīng)過了大二一年的科研訓練,我在導師的指導下不僅收獲了科研工作中的知識與技能,并且激發(fā)起了繼續(xù)進行科研項目的興趣,于是我開始尋找海外科研的機會。計算機專業(yè)的同學可以根據(jù)csrankings上的信息主動出擊,查找相關領域的教授信息并進行套磁。在疫情的影響下雖然并沒有進行線下暑期科研,但線上科研的形式反而更加靈活,可以進行多線程的工作。我的一個小小建議是,我們在進行科研工作時,不要經(jīng)常給自己施加關于文章的壓力,多多關注要做的事情,往往會有不一樣的收獲。我們需要做的是,認真做到能做的一切,盡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不斷保持尖銳的思考,并且在過程中不斷嘗試探索自己真正喜歡什么樣的科研(例如更偏向于empirical study,還是更偏向于框架工具類的設計等等)。剛開始接觸科研的時候,作為本科生,導師往往會給我們很多hands-on的指導,帶我們不斷熟悉一項工作如何展開(例如如何進行l(wèi)iterature review,如何發(fā)現(xiàn)并提出好的idea,如何一步步地設計并完成實驗等等),之后當我們做這些工作時,更需要不斷思考;同時過程中關于工作的進展、遇到的問題等等,要和導師、合作者保持緊密的溝通與聯(lián)系。
關于語言考試,我的整體備考過程太過坎坷,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反面案例進行參考。憑借一己之力將語言考試拖延到申請ddl之前出分。在選擇考雅思還是托福時,我首先分別做了兩套測試樣題了解了一下這兩種考試,在托福中聽力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雅思的關鍵之處在于口語,聽力反而較為簡單;經(jīng)過思考之后,我決定去考雅思,因為聽力對我來說有些發(fā)怵。
總結來看,體驗過申請季之后,我的感覺申請phd時各方面所占比重大概為:推薦信>=paper>科研經(jīng)歷>雅思/托福>=GPA>GRE。對于博士項目來說,加權成績、語言成績達到錄取標準就好,主要競爭區(qū)別在于科研背景及成果的積累,有頂會文章的發(fā)表會很加分。同時也要看自身與老師科研方向及興趣的匹配程度。另外需要注意有的學校會對博士申請人的語言口語小分有要求,對于申請北美項目來說,考托福的優(yōu)勢大于考雅思(例如某校CS phd的要求是雅思口語8分或托??谡Z24分,后者明顯易于前者)。對于碩士項目來說,加權成績、語言成績則是越高越好,同時也需要關注所申請的項目與個人背景、未來規(guī)劃的匹配程度。例如有些偏向就業(yè)的碩士項目可能會比較青睞有工作背景的申請人,而偏向科研的碩士項目則比較適合有科研經(jīng)歷且志于科研的申請人。
我本來以為申請phd靠自己DIY沒什么問題,直至申請季前夕,當科研跑實驗、寫paper、語言考試、選校申請、寫文書等等所有事情砸在一起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打臉了,忙得暈頭轉向、壓力山大,幸運且開心這個時候找到了世畢盟,很感謝一直給我超級多的鼓勵與幫助的培訓師小姐姐和mentor學長!他們幫我根據(jù)自身情況一起確定選校、不斷修改文書并潤色,使我有更多精力與時間完成科研上的事情,并且以過來人的角度結合以往很多案例的詳細背景,以及我自身的特點,給了我很多個性化的經(jīng)驗。
其實對于不同的申請者來說,由于自身的背景不同,各個項目的難度肯定不同。總體而言,對于博士項目的申請,對科研能力與背景的要求更高一些;對于碩士項目的申請,背景各個維度的匹配程度很重要。CS本身作為一個很熱門的方向,畢業(yè)后進入業(yè)界的話大多進入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公司,或者留在學術界找教職。但無論如何,熱愛自己現(xiàn)在做的事情、以及未來要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