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再原創(chuàng)丨姑娘的剩飯(散文)

姑娘的剩飯
文/周鐵再
?
稀里糊涂,不知不覺,已經(jīng)把姑娘養(yǎng)到34歲了。如今,她也是為人妻,為人母的人了,但在我看來她依然是我的寶貝疙瘩,每每她有意無意間吃剩下的飯菜我都會搶過來吃得干干凈凈,哪怕是一口飯,一片菜葉,一點湯湯水水都不會放過。
媳婦也不止一次說我:姑娘都那么大了你還好意思吃她的剩飯;姑娘也不止一次說我:爸,我正在吃飯你咋老看我?我說:怕你吃不完,我在時刻準備著唄。
父親的脊梁,他是用天高與地厚切成的墻,是無法丈量的;父親的情懷,他是用天高與地厚熔成的斗,是無法估量的;父親的責任,他是用天高與地厚壘成的山,是無法稱量的。
姑娘屬于獨生子女行列。意味著捧在手心養(yǎng)育,暖在心窩疼愛,含在口里呵護。意味著必須在人為的矛盾中把一個矛盾著的生靈培養(yǎng)成為自立自強者。
吃飯是為了啥?味道與否對我無所謂,領悟與咀嚼其中的營養(yǎng)之道,奧妙深淵。每天早起晨跑或晨走回來首先就是搜尋“消滅”冰箱里有無剩飯剩菜,而后再給家人備餐。這是一種規(guī)矩,定了就得落實,不允許浪費;這是一種情結,我是山里長大的娃,深深懂得山里老鄉(xiāng)們的不易;這是一種認知,總認為這里面有一種珍貴無從衡量,正如老子的“無”與“有”之道德。
我也常常反思,我真的患上了心理疾患?但又堅信總想著感恩,報恩沒錯。就連媳婦和姑娘也時常埋怨我太較真。生我的父母不能忘,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不能忘,幫我的恩人不能忘,我生的孩子不能忘。這就是我理解的“良心”。所以,把愛吃姑娘的剩飯剩菜作為突破口去凝練全家人的大愛大德,用極其簡單的“張口之勞”傳遞修心靜德之妙。
我深知自己是拿著燒火棍談奉獻的人,位卑未敢忘憂國。雁過留痕,風過留聲,人過留名,人生貴賤自在無悔,努力使自己成為物質與精神相匹配的靈魂富有者。
人生就是爭食。想自己豐盈,讓他人也能不饑荒,這是常理。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咱負重前行。有時一邊吃著姑娘的剩飯,一邊也嘮叨片言只語。雖然每每“交鋒”與“沖突”都以自己的沉默“失敗”而告終,但又是每每地在欣慰中看到了片片明亮,事物的發(fā)展總是遠遠比想象的好。姑娘的“獨生子女味”漸漸蛻殼、蛻脂、蛻變不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嗎?每每打開冰箱或是看到姑娘、女婿外出吃飯帶回來的小袋袋剩余菜肴心里暖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學面前不差,同齡面前不輸,同志面前不弱,同行面前不低。枕邊有書踏實,腳下有跑堅實,心中有夢充實。我有點認死理踐行愚人之執(zhí)著。姑娘是有主心骨的人,她的執(zhí)拗與我同質。時而也提提涼壺:吃姑娘的剩飯到天長地久。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媳婦姑娘也不止一次開玩笑說我有“強迫癥”。
此生以感恩、報恩為自己修德立身之本不會改變。坤講承載,容納天下。感恩會吸引感恩。不抱怨的世界全是輕盈,抱怨的世界全是沉重。琢磨來琢磨去漸漸就通透了,圍繞真美善“學思修”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和媳婦溜達時常問她:你給姑娘的小寶寶收拾臭臭為啥不嫌臟?我吃姑娘的剩飯為啥那么香?媳婦會笑著說:前世欠的債唄。我笑著說:這是咱今世修來的福。
2003年我從部隊轉業(yè)時帶回了一點錢,媳婦說咱是買房還是給姑娘籌備學費?當然是給姑娘籌備學費了,我立刻回答。然而我對姑娘的日常深愛從沒有奢侈過,甚至有點“無情無義”。姑娘對我的“贊揚”:我爸就知道52.0。多少年一貫制,逢年過節(jié)、姑娘的生日我給她發(fā)的紅包都是52.0元。
養(yǎng)子莫若嗇。是從“治人事天,莫若嗇”理解而來。在我的認知理解中,能給予姑娘的“大富大貴”就是和她一起向深遠的認知探究。這種財富非錢非物但是一種富有。一個老百姓種出了一窩紅薯與一個科學家造出了一顆原子彈誰更偉大?前者能把饑餓的人救活,后者能把活著的人毀滅。人類的進程和生命一個道理。在這個回歸中我們能做的就是強身健體凈化靈魂,讓其到再復生時能盡量地拓展。姑娘是我的一粒種子,澆水施肥營養(yǎng)她走向無限遠方是我的心志。我慶幸遇到了先輩們用熱血生命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好時代,通過自己的一定努力生存無憂時可以靜下來,學習思考充實軀體,塑造靈魂,在不斷提升認知中享受慢慢變老。
1963年出生的我,60歲以后不是沖動地吶喊,而是漸漸在理性里思考:人的欲望是貪念。欲望不斷會沖擊靈魂,消耗靈體生命,放縱欲望無度,會荒廢時光,不可救藥。善待自己的身體就是撫摸自己的靈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靈魂在欲望的牽引下容易迷失??刂朴?,堵塞貪婪,關閉外界干擾,就沒有憂患了。一個人的心靈應該被自己所掌控,只有通過不斷地修行、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才能夠為自己的靈魂找到真正的歸宿。
打開心量,讓愛飛過無際的天空,通經(jīng)和脈,慈悲和愛才能真正的救贖自己。包容接納和光同塵,容得下萬物也是容得下自己。心量一寬,遍體通泰。
人生是一堂課,有始有終。
我視姑娘的剩飯似一只船,自渡也渡她……
?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