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盲人摸到光?電刺激皮膚替代視覺?》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沒有之一。失去視覺的盲人,是一個非常弱勢的群體,他們不僅看不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連生活都難以自理。
而盲人感受這個世界,除了聲音以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觸覺,從導盲杖,到盲文,本質(zhì)都是基于觸覺去感受外界的信息。
所以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想,是否可以用電刺激的方式,將視覺印象直接轉(zhuǎn)發(fā)為電信號,刺激皮膚,從而代替視覺影像?
于是我上網(wǎng)搜索了一下,發(fā)現(xiàn)還真有人進行過相關(guān)的研究。
但和我想象的不同,直接在皮膚一次性播放整個畫面的信號,效果是很差。
這個并不難理解,可以做個實驗,你可以拿幾根手指或幾根筷子戳自己的手掌,你可以感覺到被戳,但感覺不出是幾根。
盲人在觸覺上當然比一般人要敏銳,但大約只能止感受出幾根手指的水平,再復雜就無法方便了。
解決的方法不是沒有,當我們在感受一個東西的紋理時候,往往是反復去摩擦。
如果只是碰到的話,我們甚至無法分辨一個東西是粗糙還是光滑的區(qū)別,只有來回摩擦才能感受到區(qū)別。
至少在觸覺層面上,變化的信號比靜止的信號更容易感受,但也只能感受個大概。
于是科學家放棄了直接播放整個畫面的信號,而是播放連續(xù)的像素,就像我們在手上寫字一樣,一點點畫出來,這樣就能畫出眼前的畫面。

那么,反過來可以借助圖形處理,將圖形處理成幾根線條,再將其畫在盲人的手掌上,這樣,盲人就能感受到一個簡化的圖形了。
不過,盲人感受到的大概也只是簡化的圖形罷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盲人理解圖形語義,但沒有細節(jié),盲人別的不說,甚至都很難感受到空間遠近感。
這也是盲人的另一痛點,沒辦法感受空間,只能通過長度有限的導盲杖,但這意味著很容易就遭難。不過仔細想,不是有激光測距儀嗎?激光測距儀可以將距離轉(zhuǎn)換為電信號,這個可比上面的畫畫簡單多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盲人感受空間距離。(注意,有一類的激光測距儀會對人眼造成傷害,也有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的種類,所以想在生活中使用就要確認好激光測距儀的種類,且要使用低功率種類,以免傷害到人。而且激光測距儀也沒辦法完全取代導盲杖,比如長滿雜草的坑之類的。)
也可以使用電子指南針幫助盲人建立方向上的信號,畢竟即使是一個視覺正常的人,在沒有明確方向的情況下,在野外行走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的開始兜圈子,何況是盲人。
總的來說,這些都不是真正替代視覺的解決方法,但我想可以極大提升盲人的體驗,至少在我的認知里,以上所需要的技術(shù)當代應(yīng)該是有,不過我終究也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技術(shù)能力的手殘鍵盤俠,只是我發(fā)現(xiàn),盡管有很多人同情盲人,但似乎沒s'm人關(guān)注這個技術(shù)話題,實際上有太多太多的方法,希望這個文章能讓更多有技術(shù)能力的大佬關(guān)注這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