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為士兵提供全新棉服,印度后勤真有這么差嗎?

近期,據媒體報道,印度吹噓又被打臉,邊境大雪即將來臨,印軍卻無奈承認造不出新棉衣,數十萬士兵只能穿二手棉服在高原地區(qū)過冬,并且該國高層還呼吁士兵進行自主防寒,發(fā)揚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下印軍是徹底失去希望了,沒想到一向號稱生產大國的印度,如今卻無法為士兵提供全新的過冬棉服,難道它的后勤真有這么差嗎?

自邊境沖突爆發(fā)以來,印度為形成自身優(yōu)勢,頻頻往邊境增派兵力,目前已有數十萬印軍駐扎在高原地區(qū),隨著兵力的不斷增加,對印度后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障高原士兵的基本生活需求,還要提供過冬所必須的防寒衣物,比如保暖服,手套,雪地靴及帽子等一系列配套物資,然而印度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方面,別說過冬物資了,就連士兵的正常飲水都成了問題。
大家都知道,高原地區(qū)不比平原,就算是普通居民在該地區(qū)生活都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更何況是作戰(zhàn)的士兵,更加需要特殊對待,首先高原地區(qū)十分寒冷,而士兵由于時刻處于高度警戒的狀態(tài),體能消耗會更快,因此他們需要的軍資就會更多,除了寒冷以外,高原地區(qū)的氧氣含量非常少,如果士兵的物資無法得到保障,很有可能會出現非戰(zhàn)斗傷亡的情況,長期下去,會很大程度上削減軍隊的戰(zhàn)斗力,同時也給國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如今印軍當前就面臨著這種困境,數十萬士兵正等著棉服過冬,而印度政府卻因采購不到足量棉服,讓士兵自己解決防寒保暖問題,但卻將此前采購的幾千套棉服分發(fā)給了4個山地師的高種姓精英軍官,可見印軍內部是何等不公平,怪不得總是出現士兵凍死的現象,要知道高原地區(qū)的冬天才剛剛開始,如果僅靠所謂的自我御寒來過冬的話,估計到明天春天,印軍數量會減少一半,到時看印度還如何在邊境叫囂。

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后勤是多么差勁,本國內不具備這些物資的生產能力,只能依靠于進口,盡管國內的紡織業(yè)還算不錯,但絕大部分都是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根本生產不出邊境士兵所需的高端棉服,而現在就算是進口,也無法一下子得到如此數量的棉服,無奈之下印度只能買進別國的二手棉服,就算這樣,也無法滿足龐大的軍隊需求,仍有大量士兵得不到棉服。
總而言之,在現實面前就暴露了印度的真實面目,其軍事野心與實際能力所不符,與其一味在邊境叫囂,還不如切實為士兵解決實際困難,連軍隊物資都無法保障的國家,居然大言不慚地說要成為世界強國,豈不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