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立講《論語》】第12講:孔子帶娃用什么教材
#公眾號:天第書院
#視頻號:吳守立談家庭教育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strong>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季氏·第十六》
孔子的弟子陳亢(字子禽),有一天問孔子兒子孔鯉(字伯魚):“你從你老爸那兒有學到什么特別的道理嗎?”
他這樣問的意思,就是你是他兒子,我們是他學生,兒子比較親,學生比較疏,你有沒有從你父親那里得到什么秘法,專門教你個什么。
孔鯉說,沒聽過什么特別的,都跟你們一樣。
我曾經(jīng)有一次,看到父親一個人站在堂上,當我快步走過前庭時,父親就問我:你學過《詩經(jīng)》了嗎?
其實,孔鯉有沒有學過《詩經(jīng)》,孔子是非常清楚的,故意一問是提醒他要好好學《詩經(jīng)》。
然后孔鯉就回答,還沒有。
這時,孔子就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經(jīng)》就無法掌握與人言語的一個節(jié)度。
于是孔鯉退下來之后就開始認真學詩。
又有一天,孔子又ー個人站在堂上,孔鯉又從堂前快步走過。
孔子又問了一句,你學過《禮經(jīng)》了嗎?
孔鯉回答,還沒有。
這時,孔子又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經(jīng)》,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
于是,孔鯉退下來之后便開始認真學《禮經(jīng)》。
孔鯉接著說,私下教我的只有這兩件事,一個是學詩乎?一個是學禮乎?學過《詩經(jīng)》嗎?學過《禮經(jīng)》嗎?
各位,你要知道,這兩件事可是孔子在學生前、在朝堂上天天講的,并不是什么秘法。
陳亢跟孔鯉談完話,退下來之后非常高興。他說,問一得三,我問伯魚一件事,然后我得到了三個重要的心得,哪三個呢?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我知道學詩很重要,又知道學禮很重要,然后又知道君子教他的兒子跟其它同學是一視同仁,完全一樣的。
孔子曾說:吾無隱乎爾。我從來沒有什么秘密隱瞞著你們這些學生,我有什么就講什么,我恨不得你們統(tǒng)統(tǒng)學會??!
這就是圣人的慈悲,從來不藏私,有什么就教你什么,恨不得掏心掏肺都給你。
一人行之成模范,眾人行之成風氣。
歡迎將此文分享轉(zhuǎn)發(fā)給更多有緣人,一起加入到“讓3億中國人讀《論語》”的行列!
《論語》是中華文化的源代碼,也是中國人的國學必修課。
讀《論語》,知中華文化,懂善惡美丑。
讀《論語》,涵養(yǎng)智慧、心胸、氣質(zhì)、修養(yǎng)。
#視頻號:天第書院
#視頻號:吳守立講論語